Thursday, March 25, 2010

薪火相傳(王上 2-6)

薪火相傳(列王紀上2:9-11,6:8-23)
作者:葉福成
翻譯:楊貴容

沒有任何田徑比賽比四百公尺接力更吸引人,更能展現愛國的精神。美國隊最戲劇性的失敗乃在2008年的奧運。

首先,在男子四百公尺接力賽預賽,當時美國男子組前兩棒順利地跑完,最後的交棒時,巴頓 (Darvis Patton) 和蓋伊 (Tyson Gay) 無法成功的接棒。當巴頓在跑完交棒區前奮力往前撲設法將棒交給蓋伊,但蓋伊握著拳,抓不到棒。那棒掉在雨濕的地上反彈,觀眾大吃一驚。蓋伊說他感覺到那棒。 「我想去抓著它,但抓不到什麼」,他說。

之後,美國女子組進入最後交棒前還是表現的很好,但是蘿琳威廉斯未能接到多麗愛德華的棒。棒子掉落地上,多麗只能大叫,用雙手遮蓋她的臉。蘿琳威廉斯 (Lauryn Williams) 的失誤不僅一次而是二次奧運會的交棒過失,影響她團隊奪金牌的機會。 4年前,她在最後一棒與瑪麗恩•瓊斯 (Marion Jones) 接棒時被判跑出20米的接棒交換區。 “U.S. 4x100m Teams Both Drop Batons” http://www.nbcolympics.com/trackandfield/news/newsid=243415.html

無論這一代領導人是多麼優秀,可信任,被珍惜,那棒總有一天要交出。舊一代的必讓位給年輕人。黃金時代轉眼便成為過去。中國人說,「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這是生命之循環。

以利亞很樂意把棒交給以利沙,而以利沙也很樂意接棒。雖然跟隨屬靈巨人和精神領袖以利亞的腳步不易,以利沙卻完成一件不可能辦到 而辦得好的事。我們會研究以利亞的繼任者,以利沙,如何對待以色列人,他的僕人和亞蘭人。

我們如何跟著一個傳奇的腳步?一個成功的顛峰是否仍有改進的空間? 神對學習事奉的信徒有什麼期待?

以打破障礙去自我更新 (Better Yourself by Breaking Barriers)
8 亞蘭王與以色列人爭戰、和他的臣僕商議說、我要在某處某處安營。9神人打發人去見以色列王、說、你要謹慎、不要從某處經過.因為亞蘭人從那裡下來了。10 以色列王差人去窺探神人所告訴所警戒他去的地方、就防備未受其害、不止一兩次。11 亞蘭王因這事心裡驚疑、召了臣僕來、對他們說、我們這裡有誰幫助以色列王.你們不指給我麼。12 有一個臣僕說、我主、我王.無人幫助他、只有以色列中的先知以利沙、將王在臥房所說的話、告訴以色列王了。(王下6:8-12)

花生漫畫的露西問:「查理布朗,人生好比遊船上的躺椅。乘客打開這些帆布躺椅便能在太陽下坐。有些人的椅子面向著船的後部以至他們能夠看到他們經過之處。其他人的椅子面向著船的前方──他們想看看他們究竟往那裡去。在人生的遊輪裏,你的躺椅面向著什麼方向?」

但是查理回答說:「我一直無法把椅子打開來。」

你的人生觀是否執著於如一些負面格言 : 人生是艱難的。
我從網路上看到的一些喜歡的格言「人生是艱難的」列舉十句如下 :
「人生本是艱苦的,但作選擇使人生之路變得更艱難。」
「人生是艱苦的,戴上安全帽吧。」
「人生是艱苦的,但這不能成為藉口。」
「人生大部分都是困難,但不是全部。」
「人生是艱難的,但你將它弄得更難。」
「人生是困難,但一些人會更困難。」
「人生是困難,但是這不是壞事。
「人生是困難,但也可以是美麗的。」
「人生是困難,但與什麼相比呢?」

孫德生 (Oswald Sanders) 說的好:「這世界是由疲倦的人在運轉的。」

在列王紀上十九章中,情緒低落的以利亞害怕(王上十九3),而逃到沙漠去(王上 十九4),求死 (王上十九4)隱藏在洞裏(王上十九9)。相反的,堅定的以利沙,,儘管他要求擁有以利亞雙倍的感動的靈(王下二9)加倍自己的事工,反而克服困難更加興盛。他的事工衝破地理的障礙,越過王朝的限制,打破了種族障礙。

這位樂觀的繼任者曾經倒水在以利亞的手上(列王記 三11),照理說他無法和前任悲觀的以利亞有何不同。雖然以利亞將自己局限於北國的以色列,以利沙卻擴大自己到以色列和猶大,以色列和亞蘭,亞哈一家及下一王朝的耶戶族。事實上,他公正和坦率的面臨他所有的挑戰。在第三章,他願意協助亞哈的兒子約蘭,北國以色列的王 和南國猶大王約沙法,雖然好王約沙法和亞哈也結了親(代下十八1)。以利沙責備約蘭說,「我若不看猶大王約沙法的情面、必不理你、不顧你。」(王下三14)

誠然,以利沙在口頭上藐視約蘭,但在行為和戰爭上卻沒有放棄他。這先知有許多理由來鄙視而不拯救約蘭(王下 三1-3)。儘管北國王在這一章的結束將會威脅殺死以利沙(王下 六30-32),但以利沙「不止一兩次」的「警告」(10節)約蘭,告訴他亞蘭人的營地,計劃和行蹤。「不止一兩次」( 10節)在希伯來文是意味著多十分多,無數次。以利沙是個不厭倦,熱情和積極的人。「不止一兩次」與以利亞對抗亞哈一家中的疲倦,精疲力竭和放棄(王上 十九)作一個強烈的對比。即使臨近死亡,以利沙還想幫助之後的第三個王和下一個朝的王約阿施打敗並趕走亞蘭人(王下 十三14-20)。

以利沙成全了他作先知的潛力和責任,不論約蘭是否配得或作出要求。先知的職責,在以西結書三章(結三17,18,18,19,20,21,21)和33章(結 卅三3,4,5,5,6,7,8,9),是「警告」眾民──乃是與第10節相同的一字,無論他們是義人(結三21)或惡人(結三18)。以利沙是以西結 三章和卅三章中記載的典型守望人。他不猶豫地警告(10節)約蘭王他所遭遇的危險。

此外,以利亞的事奉不超過亞哈的廿二年的統治(王上十六29),但以利沙事奉超越以利亞兩倍,從約蘭作了以色列王十二年開始(王下三1),包括下一個王朝的耶戶作王廿八年,以及約哈斯作以色列王十七年。(王下 十三1),至約阿施作王十六年,和約阿施作王十六年(王下十三10) - 一共超過五十年。以利亞的事奉生涯在聖經共列出七章(王上十七章至王下二章),但以利沙的共有十七章(王上十九~廿二至王下十三章)。

此外,以利亞僅僅是針對亞哈一家,但以利沙致力幫助以色列人和亞蘭人。以利亞不是沒有機會和亞蘭人接觸,但他拒絕與他們來往。你可否記得神吩咐以利亞膏哈薛作亞蘭的王(王上十九15),但他沒有這樣作。後來以利沙完成這任務(王下八13)。聖經沒有解釋為什麼以利亞局限自己與以色列人對話,而以利沙延伸工作於外邦人,包括乃縵。不過,他們之間的恩賜,個性和事奉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他們都是事奉主,相輔相成。

以承受負擔去自我更新 (Better Yourself by Bearing Burdens)
13 王說、你們去探他在那裡、我好打發人去捉拿他。有人告訴王說、他在多坍。
14 王就打發車馬、和大軍、往那裡去、夜間到了、圍困那城。15神人的僕人清早起來出去、看見車馬軍兵圍困了城。僕人對神人說、哀哉、我主阿、我們怎樣行纔好呢。16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17 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阿、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王下6:13~17)

讓我以一個問題來考你:當一個人對你說「你好嗎?」,你會如何回答他?通常有四種的答案。一無所知的反應包括臉上沒有表情,冷漠地對待或可疑的凝視,這是青少年常見的表現。

有禮貌的答覆就是,「很好,謝謝你。」

第三種會反問:「你如何?」或者「你好嗎?」

當然,最完美的是先問候人,但可惜在香港只有受薪的僱員,由保安到超市工作人員,才這樣做!這不單是問候別人「早」的問題。在香港有時候我會為一個陌生人打開或抓住大門,但是過了之後他們不說「感謝」一句,好像我是看門的。其實,即使在教會的弟兄姐妹也沒有互相問候「你好」「早安」或「平安」?過去認為沒有禮貌的,目前已經成為慣例。我發覺,一次問候,點頭一下或一個微笑 ──雖在香港都看為一個愚蠢和可疑的動作──比福音傳單更快打開福音的大門。

友善的以利沙比起冷漠的以利亞如同日和夜之區別。前者表現出是一個夥伴,同工,同事,知己和教練。事實上,先知門徒10次出現在以利沙的事奉上(王下 二3,二5,二7,二15,四1,四38,四38,五22,六1,九1),但他們沒有與以利亞一起在場。聖經很少提及以利亞與先知門徒的關係,除了膏以利沙以外 (王上十九16),這也是出於神的命令而不是以利亞的主動。相反以利沙沒有停止與先知門徒來往並且協助幫他們,他認同先知門徒為同路人,合作夥伴和先知組合。請注意,他們是先知(複數)門徒,絕不是先知(單數,以利沙)門徒。以利沙輕鬆,自然,主動的與周遭人們互動,然而以利亞卻對先知們沒什麼可說。這也不難想像為什麼以利亞三次強調說「只剩下我一個人」(王上十八22,十九10,十九14),是最後的英雄。

以利沙是一個鼓舞信心,製造士氣,肯定同工並且平息恐懼的導師。他是一個令人擁戴,跟隨和信任的領導者。在當時他如何支持先知門徒和他的僕人是非常少見的。他們可以和他交談,向他訴苦和信任他的決定。

留意以利沙如何處理以利亞所不曾有的對白:
先知們:「耶和華今日要接你的師傅離開你、你知道不知道?」
以利沙:「是的,我知道,你們不要作聲。」(王下二3)

先知們:「耶和華今日要接你的師傅離開你、你知道不知道?」
以利沙:「我知道.你們不要作聲。」(王下二5)

先知們:「僕人們這裡有五十個壯士.求你容他們去尋找你師傅。」(王下二16)
以利沙:「你們不必打發人去。」
以利沙:「你們打發人去罷。」
以利沙:「我豈沒有告訴你們、不必去麼?」(王下二18)

先知們:「這城的地勢美好、我主看見了.只是水惡劣、土產不熟而落。」
以利沙:「你們拿一個新瓶來裝鹽給我。」(王下二19-20)

以利沙:「你將大鍋放在火上、給先知門徒熬湯。」
先知們:「神人哪、鍋中有致死的毒物!」
以利沙:「拿點麵來、倒出來、給眾人喫罷。」(王下四38-41)

先知:「看哪、我們同你所住的地方過於窄小。求你容我們往約但河去、各人從那裡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
以利沙:「你們去罷。」
先知們:「求你與僕人同去。」
以利沙:「我可以去。」(王下六1-3)

先知們:「哀哉、我主阿、這斧子是借的!」
以利沙:「掉在那裡了?... 拿起來罷。」(王下六5-6)

然而以利亞沒有與其他先知談話,他卻有對他的僕人說話,但他的方法是教學式和命命式的(王上十八43-44 的「去」,「看」,「再去」,「上去」和「告訴」、告訴亞哈、當套車下去、免得被雨阻擋。全部都是命命式的。),但是以利沙的方法卻是激勵人心的。在這最新的事件,以利沙的僕人喊著說:「哀哉、我主阿、我們怎樣行纔好呢?」(15節),但以利沙安慰他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然後為他禱告:「耶和華阿、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16-17節)

以建築橋樑去自我更新 (Better Yourself by Building Bridges)
18 敵人下到以利沙那裡、以利沙禱告耶和華說、求你使這些人的眼目昏迷。耶和華就照以利沙的話、使他們的眼目昏迷。19 以利沙對他們說、這不是那道、也不是那城.你們跟我去、我必領你們到所尋找的人那裡。於是領他們到了撒瑪利亞。20 他們進了撒瑪利亞、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阿、求你開這些人的眼目、使他們能看見。耶和華開他們的眼目、他們就看見了.不料、是在撒瑪利亞的城中。21 以色列王見了他們、就問以利沙說、我父阿、我可以擊殺他們麼。22 回答說、不可擊殺他們.就是你用刀用弓擄來的、豈可擊殺他們麼。〔或作也不可擊殺何況這些人呢〕當在他們面前設擺飲食、使他們喫喝回到他們的主人那裡。
23 王就為他們預備了許多食物.他們喫喝完了、打發他們回到他們主人那裡。從此、亞蘭軍不再犯以色列境了。(王下6:18-23)

有一個故事有關彼得米勒 (Peter Miller),一個生活在埃夫拉塔,賓夕法尼亞州,革命戰爭時代的浸信會牧師。教會附近住一個嚴重誣衊那牧師的人。那人被捲入叛國的罪,而被捕並判絞刑。那牧師步行了七十英里路到費城為著拯救那人的生命。華盛頓聽到牧師的請求,但說:「不行,你為您的朋友的請求不成立。」牧師說,「我的朋友!。他是我最壞的敵人。」華盛頓說,「什麼!你走了近70英里為著挽救敵人的生命?這就不同了。我會免他一死。」(Illustrations of Bible Truths # 339)

可說,以利沙在他的生命從來沒有一個敵人。 十八節的「敵人下到」是嚴重誇大了。希伯來文的版本該是「他們下到。」他從來沒有稱亞蘭人為「敵人」。「他們」指著亞蘭王的「臣僕」(8,11,12節)。前一章,他打破膈膜而醫治了他們的元帥乃縵的大痲瘋(王下五1)。於新約中以利沙常與外邦人拉上關係。新約唯一次提到他的名字也是指出他治療外邦人乃縵(路四27)。

亞蘭人眼目昏迷並被領到撒瑪利亞之後可能出現不同的結果。當以色列王見到 他們、就問以利沙說、「我父阿、我可以擊殺他們麼?」以色列王重複這問題,揭發了那王真正的動機或是強調(rhetorical question)。 歷史上記載處理戰俘的歷史並不光彩。輕者虐待囚犯的事件導致戰俘被侮辱或騷擾。嚴重的濫用導致囚犯受傷或死亡。大部分都受傷或被監禁。

以利沙可以釋放亞蘭人但不給他們吃。他也可以送他們回家紅著臉和兩手空空。或者,他可以打發他們失明和飢餓的回到他們主人那裡。但先知卻表露他的智商,展示他的智慧和維護他的觀察,他利用這個機會去教導亞蘭人及約蘭。他建議以色列王對囚犯做三件事: 釋放他們、 餵養他們、 餵飽他們。

請注意,「預備」(23節),是指約蘭,而不是以利沙。我不知道以色列王給他們吃什麼,因這希伯來字「食物」(23節)首次出現在聖經。以色列王知道如何作,準備了「許多食物」(23節),慷慨地而不是勉強給他們,給他們大份的食物而不是少量食物。

結論:神對事情是如何做的不感興趣,祂關心你成長。事奉無所謂失敗;只有欠缺熱心和決心。有人說,「世界是由疲倦的人在運轉。」你是否對神的工作懷者盼望,還是躲避神的工作?你埋怨缺乏資源,復興,別人的尊重等等?一個人不能做到這一切。我們的工作是激勵 神的百姓,激發他們的潛能,加倍他們的恩賜才能,增加他們的影響力,和指導年青的一代。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9/09/hongkong6.html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