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11, 2008

世事無常 (路 13)「危機與選擇系列之一」

世事無常

恐怖份子在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日襲擊紐約市及美國首府兩日後,聞名的基督教電視佈道家霍威爾(Jerry Falwell)竟無情地指出:「我斥責你們這些不信者,擁護墮胎,婦權運動及同性戀者,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美國公民組織(People for the American Way),並一切使美國日趨世俗化的團體及個人,我指著你們說,你們使此事發生」。1

數天後,霍威爾為其言詞致歉,並承認此次指責有違他本人一貫所持的神學信念;他相信人不可能知道哪一件事情代表神的審判。在接受紐約時報的訪問中,他作出下列的修正:「沒人能確知一樁事件或一個人是否受到神的審判,若此次恐怖襲擊事件確實反映神的審判,也是指著全美國的──包括我與所有罪人」。2

指責某人或團體或國家因罪而受神懲罰的例子屢見不鮮,聖經裡也曾出現過這樣的態度。一位牧師聽到霍威爾的評語說:「約伯的朋友不就是對他這樣說麼?」

在路加福音十三章中,耶穌被問及世人受苦的古老課題,他由加利利人被彼拉多殺戮,及西羅亞樓倒塌壓死十八人兩樁事件中,向群眾講解自然死亡及死於非命之因,這死者包括無辜或應得的、無名或著名的、有意或無意的。

不要把品格與暴力混為一談
1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2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路13:1,2)

耶穌在此提醒聽眾不要把品格與暴力混為一談,暴行或邪惡可發生在一個最有道德最善良的人的身上。一個電台節目主持人說,九一一事件並非一樁慘劇,而是一個有預謀的邪惡事件。恐怖份子的所作所為侵害全世界無辜的性命,是邪惡之終極,干犯人類的罪行,不是意外而是預謀,而且無人能避免或是例外。

九一一恐怖襲擊之後,部份基督教人士也頓然失控,思想全然混亂,說出不合宜的回應與推測。一聽眾在電台廣播節目中指出紐約正是啟示錄十八章中提及的巴比倫,一個備受神詛咒和毀滅的罪惡之城。有一聽眾說她於該天早晨讀經時受神的「啟示」,這些人的問題在於他們的「啟示」不是源自聖經,而是從別人而來。北卡羅來納州一位名叫雷克喬納(Rick Joyner)的牧師於襲擊事件後,也寄出一封電子郵件,發出先知性的預言,並引申以賽亞書三十章二十五節:「在大行殺戮的日子,高臺倒塌的時候,各高山岡陵必有川流河湧」。

明智者自然看出他斷章取義,妄論聖經預言,自我扮演神的危險。某些信徒這種自以為義,妄自論斷人的態度,與人們對有同性戀者天堂之稱的三藩市,在一九八九年發生七點一級地震時所發的譴責同出一轍。
在耶穌時期,這批被論斷的人,可能是因反叛彼拉多而被扔到火裡處死的加利利人。耶穌的看法與當時人們認為那批人死有餘辜的論點,剛好大相逕庭,且令人驚訝。祂不同意這樣的主流民意和看法。

耶穌尊重並保護這批死者的聲譽、尊榮,及留給後人的回憶。他瞭解、體恤並關心死者家屬之悲痛,甚至用曾出現在第二節裡一個不尋常的字眼──代罪(paschal)──來形容他們的悲情。聖經其他六處只用這字來形容耶穌在十字架上,成為代罪羔羊(路9:22, 13:2, 17:25, 22:15, 24:26, 46)。

耶穌認真且痛心地對待苦難這沉重悲切且敏感的課題。當提及加利利人受害是否因犯罪而來,耶穌的回答是:「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希臘原文把肯定而有力的「不是的」放在最前面,顯示耶穌強烈的反應。

「我告訴你」這句話只出現在路加福音中,在其他福音書裡找不到同樣字句,耶穌用此句話強調他答案的可靠性和全面性(路17:34, 18:8, 19:40),勸告散佈謠言的人不能冒然論斷加利利人的背景、遭遇及不幸。

耶穌用強烈的答案來反駁會眾,在聖經其他經文中他曾命令人們「悔改」(太4:17)。用「他們」(太11:20, 12:41;路16:30)和「他」(路17:3),並用比較客觀的「一個悔改的罪人」來教導悔改,但在此處卻用「你」這個強烈直接的字眼,來斥責那些自誇有優越道德的人。

耶穌並繼續用「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而非用客觀間接的「他」(太10:38)或「任何人」(太16:25;可8:35;路9:24, 17:33)來提及滅亡。

不要把災難與懲罰相題並論
3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4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5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13:3-5)

人對苦難的意見和揣測,往往使受害者一次又一次的受創。這些自以為是的「專家」,妄自猜測受害者或其家屬是否因犯罪而遇難,令受傷者枉受不必要的痛苦與煎熬。

自然災害或非比尋常的意外發生時,我們知道那是人力不能控制且無法避免的悲劇。倘若我們讓災禍控制、掌管或嚇到我們,這便是做了宿命論的犧牲品,把悲劇歸罪於自己,活在恐懼與自怨,不能自拔的悔恨光景中,甚至禍延數代。

這正是亞洲人及回教世界的文化背景,也是歐洲的存在主義思想,並非聖經真理。中國人說這是「緣」或「命」,意即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正如歌手許冠傑名曲「浪子心聲」的其中一句歌詞:「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死亡的威脅能控制人的心理,奪去人的勇氣,使人癱瘓,喪失意志能力。回教徒往往不分甚麼是神容許發生的(permissive will)和甚麼是神促成發生的(active will),一切都說是神的旨意,這是宗教性的「緣」。

有一次我觀賞一部由傑拉爾德帕迪約(Gerald Depardieu)主演的法國電影,德帕迪約飾演一志向務農的駝背人,花費三年的時間苦苦耕耘,卻因旱災苦無收成。駝背農夫並未輕易放棄,用小驢從遠處運水,卻差點傾家蕩產。

當雨水終於降臨在這片曬焦的土地上時,情況卻是一片灰暗。暴風雨中,農夫與家人眼看洪水在對面山崗氾濫成災,怒而向天揮拳咆哮:「難道上蒼忘記我是一個殘障駝背人?老天根本就不存在!」

其後駝背人為了開挖一口井,用炸藥掘井時,卻命喪飛石中。幕終前劇情揭露農夫失敗的原因:在駝背農夫把田地賤賣給鄰居後,其女無意中驚瞥其鄰居及侄兒陰謀把水井填塞,讓水不能流於田間,使莊稼,農田與駝背農一家受禍。劇終時,農夫之女淚眼盈眶向天狂哮。

耶穌在第二個問題中,把路過西羅亞樓的行人提出來討論,「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有罪麼?」他提到南方的耶路撒冷有重要原因。從北部的加利利到位於南部又處於以色列中心,並為猶太人生活中心的耶路撒冷,意指不尋常的意外可發生於東南西北,任何一個方位、任何一個城市、任何一個國家,北美、亞洲或歐洲。意外也可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或坐或站,或起或臥,孤獨一人或十八人一起,都有可能死於非命或意外。

有罪(4節)一詞與主禱文中的「債」字句相同(太6:12),耶穌說不幸死亡的人,並不須為其死亡或存在負上任何責任,他們並非負債,或命中註定死亡。

不要把今生與永生同看為一樣
耶穌在最後提醒聽眾別自以為義,狂妄自大,儼如生命專家一樣,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比別人好。假若沒有永生盼望,世人都岌岌可危,終日活在危險驚懼之中。在最後的回答中,耶穌大聲咆哮,全然推翻任何無情、殘酷、壓迫受害者的神降罰論,並堅決地在二至五節四次重述希臘文的「你們」或「全部」(all)這字。

九一一恐怖襲擊後內子與我猶豫不決,不知年終應否進行前往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之行。住多倫多的友人恰也有假期去香港,所以我們保持聯絡。本來她已訂好一家美國航空公司,價錢不錯的機票,九一一事件後,她改乘價錢較昂貴的加拿大航空公司。本以為美國極不安全,卻於購票後才得悉加航亦有驚心動魄的事件。一名伊朗籍男子藏匿飛機廁所內抽煙,引致警鈴大作,被機上人員發現發後卻暴跳如雷,發出反美恐嚇之語,結果全機一百四十五人由戰鬥機「護航」折返洛杉磯國際機場。我們都體驗到這些事情亦是防不勝防,沒有那一家航空公司能作出任何安全保障的承諾。

耶穌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悔改是生命改變之鑰,國際標準聖經百科全書(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說「悔改」是有一個新的思想形態,對罪作一新的評價,也把討論的重點,從「他們」改成「你們」。也就是離開罪惡歸向真神,把生命作重新的調整。我們需要作的,不是論斷別人受苦遇難的原因,而是自身的悔改。

耶穌所提到「失喪」一詞與希臘文「遺失」相同,而衪來世上的使命,就是「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

結語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的阿甘,被人看作是白痴或天真的樂觀者,對苦難這課題卻看得比許多的哲學家,學者或宗教老師更透徹,他說:「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從不知盒裡會有甚麼東西。」生命中的甜、酸、苦、辣,都不是我們可以預先得知的。

我們有罪嗎?當然有。自然災害是否是神藉以懲罰世人犯罪的記號?不一定。我們的揣測論斷,並不能讓我們真正瞭解苦難,只好像察覺到神的計畫,和明白人生道理的感覺。如俗語說:「生、老、病、死,無一能免」。

東方神秘宗教與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都不符合聖經,不要被騙。不要生活在戰兢害怕的陰影中,以為神時刻在向人討債、懲罰、並施詛咒。要防備這些嚴酷的神學家、假先知,利用宗教進行害人勾當。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回應問題:

不要把品格與暴力混為一談
1. 耶穌對加利利人遇害的消息有何回應(路13:4)?

2. 苦難是罪惡的苦果嗎?為甚麽一般人常無情地責難苦難受害者?

3. 你認識一些遭遇天災人禍的受害人嗎?他們對此經歷有何體驗?你對他們的觀感如何? 基督徒對遭遇不幸的人應如何回應?

不要把災難與懲罰相題並論
4. 耶穌為何再提出西羅亞樓倒塌壓斃的人(路13:4)?一般人與受害人都是有罪的,你認為合理嗎?

5. 經文中「滅亡」是甚麽意思?「悔改」又是甚麼意思(路13:5)?


不要把今生與永生同看為一樣
6. 人若不悔改,他們的結局是甚麽?(路13:5)

7. 很多人都說自己沒有作奸犯科、殺人放火。這樣的人若遭受禍患,是否就不公平?

8. 你自己曾遭遇無妄之災嗎?當時別人對你有何評語?他們會把過錯和責任推到你身上嗎?你在這事上對神的體驗又如何?你感到神在責罰你嗎?

9. 你對因果循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論調有何觀感?神救贖的恩典和因果循環吻合嗎?

10. 即或在世遭遇患難,你能抓緊赦罪的應許和永生 的盼望嗎?


附註:
1 Los Angeles Times 9/20/2001 http://www.latimes.com/news/local/la-000075439sep20.story
2 New York Times 9/18/2001 http://www.nytimes.com/2001/09/18/national/18FALW.html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6/crisis-choice-pt-1_04.html

得勝有餘 (約 9)「危機與選擇系列之二」

得勝有餘
花生漫畫裡的查理布朗在棒球賽中一連失去九支全壘打後,沮喪地對補手說:「怎麼辦,謝勒德(Schroeder)?我們又慘遭屠宰啦,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為何要受此痛苦呢?」謝勒德轉身邊走邊對一臉迷惘的查理布朗說:「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

其言恰給在旁的奈勒斯(Linus)聽見,便向查理布朗解說:「查理布朗,他是在引申約伯記第五章第七節」。又說:「實際上,苦難的確是一個費煞思量的問題」。露西(Lucy)聽言搶著說:「人若碰上霉運,一定是自招惡果,這是我一貫的看法」。謝勒德回說:「這也是約伯三各朋友的論調,可是…」話沒講完,露西已搶著反譏:「約伯之妻又如何,似乎談論她的篇幅太少!」

談論至此,查理布朗已被各搶著發言的人攪得暈頭轉向,謝勒德之見:「我認為一個沒受過苦難的人永遠不會成熟,苦難極其重要」。露茜大聲叫說:「荒謬!誰又喜歡受苦?」一個新來的玩伴對查理布朗說:「但苦難本就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啊」。謝勒斯對史諾比(Snoopy)說:「讀者若只知道約伯的『忍耐』,他根本對該書只有極其粗淺的瞭解」。最後一幕只剩下查理布朗自我哀嘆說:「唉!我沒有一個棒球隊,只有一個神學院」。

苦難是聖經裡一個特出的題目,耶穌時常要面對,也是人生中一個主要的經歷,有人說:「用苦難作為講道的題目永遠不會缺少聽眾」。約翰福音第九章耶穌遇見一個生來瞎眼的人,瞎子經常聽見許許多多關於苦難的理論,其中更不乏許多不認識他的人對他的處境所作出的評論。在這個場合中,門徒把話題專注於苦難的因由上,他們與法利賽人一樣(約9:34),相信瞎子咎由自取;耶穌卻全然推翻一般人對苦難所做的評論和對安息日作工錯謬的見解,因此觸犯宗教領袖。

耶穌面對周遭受苦的人抱持何種態度,賦予何種行動與使命?衪視受苦的人為達成神榮耀的工具,藉此得勝,而非絕望。耶穌知道我們心、身、靈的需要。

耶穌來把尊嚴賜給受苦的人
1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2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3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4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5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約翰福音9:1-5)

耶穌在給門徒的答案裏,不單把做人的尊嚴重新歸還瞎子,更包括所有因身體殘疾而心靈飽受摧殘的人。

對於門徒來說,瞎子的境況是一種神學、道德並哲學上的判決。瞎子是一個惹人厭的怪物,他的遭遇是上天對他的制裁,除了咎由自取,或對上一代的報應以外,別無其他答案。門徒挑剔的對象選得沒有再好了,瞎子生來便全盲,而不是半盲或由後天因素造成,這就是門徒最有利的罪証,但到底是他本身有罪.抑或他父母犯罪就不得而知了。

耶穌果斷且肯定地回答他們的疑問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耶穌斬釘截鐵地駁斥門徒的論點,他所用的第一個字希臘文意指「也不是」,這是耶穌在回答問題、講道,或與人對話裡唯一一次用「不是」作開始,他再重複一次「不是」以確保門徒真正明白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不是個人,也非集體;或是任何顯明或未知之過去,或遺傳的罪。非他父母或他自己所招之惡果,亦非神的懲罰。

耶穌的宣告對於那些在苦難痛苦裡,或遭遇橫禍的人來說,提供了何等樣的盼望,安慰與辯護啊!他的答案使殘障人、病痛者及弱者從不必要的重擔咒詛與精神折磨裡全然解脫。

瞎子沒有義務為自己辯白,不須為自身殘疾抱愧,更不用在神人面前蒙羞。耶穌給了他一個他唯一能做的忠告:容許並接受神在他身上施行奇工。「顯出」一詞,在希臘原文中是一被動詞,指出人能領受或接受神的憐憫,並讓神奇妙的作為在他身上得以彰顯。耶穌沒有指出受苦的原因,只提醒人如何面對受苦的過程。我們的頭腦知識雖然往往無法解釋苦難的原因,但是我們的態度卻可決定苦難的結果。

一名佣人每天替主人打兩大缸水,用竿子挑在肩膀上往回走,其中一個水缸有裂縫,因此來回路上往往最後只剩半桶水,破水缸因此常為其瑕疵而自怨自嘆。

有一天佣人在溪邊打水的時候,破水缸對他說:「我真慚愧,對你甚覺抱歉」。佣人問他:「所為何來?你有何慚愧之理?」答說:「過去兩年來,我因身上裂縫每次只能裝半缸水回來,因我的瑕疵連累你事倍功半」。

佣人聽後就動了憐憫心對水缸說:「你有否注意到往回小徑上只有一邊長滿了小花?那是因為我知道你身上的瑕疵,因此善加利用,把花種子撒滿路旁,每天來回路上,水從裂縫慢慢滲出把路旁小花澆得又好又美麗,沒有你,我主人的家就不可能有漂亮的花朵來點綴裝飾」。

耶穌來帶安慰給傷心的人
6耶穌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7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裏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 (約9:6,7)

第一節「看見」一詞顯示耶穌在門徒詢問瞎子的事情之先,早已知道他的存在、景況與需要,他回答門徒的問題後,就強調瞎子是一個有血有肉有需要的人,而不是一個話題。

在馬可福音第七章第三十三節和第八章第二十三節裡分別記載耶穌曾用唾沬抹在耳聾舌結的人和瞎子身上,把他們的殘疾治好。這次他更做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在安息日治病(約9:14),於是觸犯了律法,更激怒死守教條的法利賽人。耶穌不單犯誡,更細心地照顧生來瞎眼的人。「抹」(6節)一詞意指「塗抹」或「接觸」,在聖經其他地方再沒用過該詞句。耶穌並沒有因為趕時間而敷衍瞎子,而是溫柔且充滿慈愛地輕輕揉瞎子的眼睛,門徒在此有不少功課有待學習。

耶穌並沒有因可能冒犯或觸怒宗教領袖們,而放棄醫治病人的機會,在約翰福音第五章第十四節裡提到猶太眾人已因耶穌在安息日治好癱瘓的人,而起了殺機。在約翰福音裡記載的這最後一個安息日,耶穌會不會再次因憐憫,醫治另外一個受苦的人而得罪法利賽人呢?祂難道就不能待安息日過後再行醫治嗎?耶穌的答案再清楚明顯不過:「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約9:4-5)。

稍後,耶穌被控觸犯安息日戒條(約9:16),而瞎子也因承認接受治療而被逐出會堂(約9:22, 34)。對於法利賽人來說,安息日就是要一切活動全然停止,即使挨餓(太12:1-2, 路6:1),遭財物損失(太12:11),或疾病(約5:1-18),因此,一切的運作與活動,包括醫治都應停止(路13:10-14, 14:2-5)。

一名猶太人於週五晚歸家途中,路經虔誠的祖父母家門,愕然發現他們仍未就寢,安息日蠟燭仍在燃燒,便進內問候為何午夜還未入寢,祖父母面帶愁容地回答:「我們唯恐入睡後留下火燭房子會著火,卻礙於安息日不能把它們吹滅」。

數年前,一家專門替猶太人發明安息日產品的公司,發明了一枝價格十元的安息日筆。該公司負責人聲稱該筆所用墨水,於寫後數日筆跡便自動「消失」,寫了等於沒寫,意謂沒作工,就合乎恪守安息日的標準。該機構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產品是一個電動計時器,或稱「安息日時鐘」,它可以自動開關電燈,因該動作被宗教虔誠人士認為是作工。1

耶穌關心瞎子過於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觀感、評價或對待。他來是要減輕苦難,不是辯論苦難;他寧可自己受逼迫也不願看見世人無望,他是大醫生,不是政治家或哲學家。

耶穌來賜救恩給失喪的人
34「他們回答說,你全然生在罪孽中,還要教訓我們麼?於是把他趕出去了。35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後來遇見他,就說,你信神的兒子麼?36他回答說,主啊,誰是神的兒子,叫我信他呢?37耶穌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38他說,主啊,我信。就拜耶穌,耶穌就,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約9:34-39)

你可知「奇異恩典」一歌裡「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歌詞就是取材於本段經文嗎?我以前以為這是回頭浪子的告白,但是重新再思就發現比喻裡「失而又得」這句話在浪子的比喻不是浪子所言,乃是由浪子父親二度所發出的(路15:24, 32)。

第二十五節裡的瞎子說他以前眼盲如今卻得看見,但為何詩歌記載說失喪呢?按照希臘文說法,猶太人把他踢出會堂外,瞎子從此喪失作猶太人的權利,並失去親鄰朋友的支持,當耶穌聽聞這個瞎子悲慘的景況和所受到的不平與無助,祂便回去把他尋回(35節)。

更重要的是,耶穌為了瞎子的安危與救恩而再回頭找他,瞎子雖曾聽聞耶穌的事蹟,亦聽過他說話,卻從未與耶穌交談。瞎子三個簡短的字:「主,我信」,是何等大的信心宣告!聖經裡另外兩處經文同樣記載「我信」語句,一處經文記載被鬼附的孩子的父親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9:24);另一處是拉撒路的姊妹馬大,希臘文的記載是,她對耶穌說:「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約11:27)。請注意孩子的父親並未稱耶穌為主,他的信心顯然不夠堅穩,需要幫助;而馬大的信心只表達一種信念;唯有瞎子的是信心決志的表達。

耶穌並未因瞎子的信心而感到詫異,卻為法利賽人的執迷不信覺得驚奇。心盲才是最大的殘障,屬靈盲目的人看不到神明顯的工作,法利賽人的執迷不信比瞎子被世人隔離更可憐;在罪中沉迷比受歧視唾罵更可悲。瞎子發現他重見光明以後,並未得到世人的接納;別人的訕笑、歧視沒有改變。即或如此,他的態度和生命與過去截然不同了(27節)。瞎子在面對宗教迫害與歧視時,信靠了基督,他的人生因而從此改變,再也不願意繼續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從前他看人的臉色、討人的喜歡、渴望人的接受,如今站穩自己的立場、說明自己所信的,且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因信耶穌他活出一個敬拜的生活,不再討飯或給人欺負。卻可惜沒有任何的神蹟可以打動法利賽人剛硬的心。

結語
耶穌是神的羔羊,為要除掉世人的罪孽。心盲比眼盲更可悲,喪失靈魂比喪失視力更可怕。屬靈的眼睛瞎了、與神隔絕了、心腸剛硬固執,比被社會唾棄更悽慘。你是一個心盲的孤靈遊魂,或你是一個心眼皆清的信服者?耶穌是那除掉世人罪孽的神的羔羊(約1:29)。祂來,使世上瞎眼的人得看見;自以為看見的人卻漠視真理,將受審判。瞎子的心路歷程從頭腦豁然清晰,以至雙目得以看見,到最後心靈完全信靠。你願意為了這位關顧你身心靈的創造者和主宰,而獻上你的生命,完全順服信靠耶穌嗎?


回應問題:

耶穌來把尊嚴賜給受苦的人
1.傳統文化與一般人如何解釋身體的殘障(約9:2)?耶穌又如何解答(約9:3)?


2.耶穌如何看待安息日的限制?他為何馬上醫治瞎子(約9:4)?

耶穌來帶安慰給傷心的人
3.耶穌用甚麽方法醫治瞎子?祂的接觸有何獨特之處?瞎子必須有何行動才能重見天日(約9:6-7)?

4. 主給你救恩的邀請時,你將如何回應?

耶穌來賜救恩給失喪的人
5. 瞎子對鄰舍和那素常見他是討飯的有何見證(約9:8-12)?他在法利賽人那裡又有何見證(約9:13-15)?

6. 你活出信仰的見證嗎?信仰面臨挑戰甚至受逼迫的時候,你如何面對?

7. 瞎子起初認為耶穌是一個怎樣的人(約9:17)?

8. 瞎子再面對法利賽人時,他的見證跟先前有何分別?他這見證顯出他對耶穌有何更深的認識(約9:24-32)?

9. 耶穌為何再一次接觸瞎子?祂如何表明自己的身份(約9:36-38)?

10.當瞎子再次遇見耶穌時,他能認出耶穌嗎?他對耶穌有何新的認識(約9:36-38)?

11. 耶穌對自以為「能看見」的人有何提醒或警告(約9:40-41)?

12. 得救以後,你與耶穌有更親密的接觸嗎?你對祂有更新的認識、更直接的敬拜嗎?

13.你得救前後,生命有何改變?你是為主而活還是為人而活?

附註:
1 San Gabriel Valley Tribune 5/24/1991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6/crisis-choice-pt-2_04.html

選擇與結果 (創 3)「危機與選擇系列之三」

選擇與結果 (創世記 3:1-15)
作者:葉福成
整理:張建強

「潘朵拉盒子」(Pandora’s box) 的神話故事講到希臘神宙斯 (Zeus) 如何設謀毀滅人類,鎖定人類的命運,並使地球遭災。宙斯製造了美麗的潘朵拉,差派她到人間,並給她一個神秘的盒子,吩咐及警告她不准打開那盒子。當然,好奇心困惑了她。當她跪在盒子前面,打開盒子偷看一下的時候,從盒子裡飛出來所有的邪惡和悲哀到世界上,使世界遭殃。

每次當災難或不幸發生之後,「什麼是邪惡的根源?」「為什麼壞事會發生在好人身上?」「為什麼是我呢?」這些關鍵性的問題就會浮現。創世記第三章引出原罪的教義,人的墮落,和神的恩典。撒旦以導致牠自己墮落的欺騙和試探來誘惑人類,牠的技倆是:不以「與神同行」為滿足,而要「如神一樣」(創3:4)。人的罪斷絕了他與神的關係,但基督的死使我們與神和好。

然而,每個人腦中最主要的問題並非是道德性問題,而是宗教性問題:「神創造人或世界是否犯了個錯誤?祂不能造得更好或更理想嗎?祂為什麼直到今天還一直要理會人類呢?」
神創造人甚好3:1 耶和華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喫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 3:2 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喫.3:3 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神曾說、你們不可喫、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3:4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3:5 因為神知道、你們喫的日子眼睛就明亮
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3:6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
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喫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喫
了。3:7 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
編做裙子。 (創 3:1-7)

1998 年一部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是金凱瑞 (Jim Carrey) 主演的「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這部電影演的是楚門的生活,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想法和選擇都被監視著。三十歲的他從出生開始就被選為被困在電視室的監視下長大的明星,24小時的生活在現場攝影機的錄像下,轉播給全世界的觀眾和贊助人觀看。「楚門的世界」的收視率最高,也獲得了最大的廣告贊助,全球都喜愛看「楚門的世界」,除了楚門以外。他根本不知道他的一生是個騙局、電視節目,和一個大笑話。

當楚門終於知道他的妻子與最好的朋友,甚至父親都是為防止他離開他所出生的電影島的演員而已時,他駕了一艘帆船越過人造的海洋企圖逃亡。當他找到離開電影島的出口時,節目製作人從控制室說:「楚門。你可以講話。我可以聽到你。」楚門很驚訝地說:「你是誰?」這聲音回答說:「我是給百萬觀眾希望、歡樂和靈感的創作人。」楚門詢問:「那我是誰?」答案是:「你是明星。」楚門挑釁地問道:「有什麼是真的嗎?」這聲音承認說:「你是真的。那才是你的節目好看的原因。」

創造的矛盾乃是神創造了一個「真正」的人。人的定義就是一個有個性、有思想和感情、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神賜給我們魅力、機智,和性情;我們不是由木頭、石頭,或鋼鐵而造的。祂也賜給我們自由意志和選擇的決定,這就是人最特殊、最純正的定義和元素。

神沒有把我們做成一個機器人、木偶、傀儡、籠中鳥,或玻璃缸裡的魚。祂沒有把我們放在一種假設或人造的環境,或虛擬及幻想的世界。創造自由的人之矛盾乃是神不能強迫我們服從或跟隨祂,並且祂不能攔住一個自由的人犯錯或阻止他們遇見危險,我們亦不能刪掉、抹煞或取消過去的錯誤。神給我們自由選擇愛或恨、治癒或傷害、建造或摧毀。我們可以選擇聽從或違反祂、接受或拒絕祂、遠離或轉向祂。神不願意我們揀選祂是因為我們必須這樣做,而是因為我們選擇或喜歡這樣做。

路益師 (C.S.Lewis) 說:「神創造有自由意志的事物,那意味著受造物可以做對或做錯的。有些人認為他們可以想像一個有自由而且沒有可能做錯的生物,我不能。如果一件事物能自由地選好,他也有自由選壞的。而人的自由意志使邪惡的出現有可能。那麼,為什麼神給他們自由意志呢?因為自由意志雖然可能產生邪惡,但它也令仁愛、善良或喜樂有擁有的價值。」(Mere Christianity 《如此基督教》48頁)

神不能創造我們為自由的人,同時又控制我們像機器人一樣。人不是有自由就是沒自由;不是有選擇就是沒選擇;不是在一個真正的世界就是在一個冒充的的世界。神不能對自己不公正或否決自己的原則。換句話說,神造了一個最盡可能性的世界和最高可能性的人。神造了人以後,認為祂所造的一切都甚好 (創 1:31)。

可悲地,人選擇神唯一禁止他去做的事。並非神的創造出了錯,而是人的選擇出了錯(第六節)。罪的工價乃是死。
罪的工價乃是死3:8 天起了涼風、耶和華神在園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聽見神的聲音、就藏在園裡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神的面。3:9 耶和華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那裡。3:10 他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創3:8-10)

幾年前,我在渡假時住在一親戚的公寓中,聽了他收集的CD中的一部音樂劇。這百老匯音樂劇是由史蒂文生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的著名故事「傑寇和海德」(Jekyll and Hyde) 改編的。這故事描述1885年倫敦出現一名天才醫生,因不能拯救自己父親的發瘋而掙扎難過。心煩意亂的亨利‧傑寇醫生因此研究及試驗如何將一個人的邪惡本質從他的良善本質隔離和去除。當醫院的董事阻止他繼續研究和用活人作試驗的時候,他決定把藥液試驗在自己身上,而變成了一個狂暴和害人的愛德華‧海德先生。他沒辦法把人的邪惡本質永久取掉,相反的,本來在人裡面共存的善和惡,現在會在某一時段分開出現。

傑寇醫生之後疏遠自己的未婚妻和最親密的朋友。當壞的本性浮現時,險惡的海德先生殘忍無情地殺人。他殺了阻擋他實驗夢想的五個醫院董事及一個愛上了他的妓女。

好的傑寇醫生發現海德殘忍的本性和行為,且海德的聲音現在不住纏繞他且佔領他自己。傑寇醫生想控制他的另一面,但他痛苦地失敗了。在婚禮上,壞的海德出現殺死一個客人之後,又威脅自己的未婚妻。然而,當海德聽到未婚妻愛心的聲音勸勉和安慰他裡面好的本性時,他僵住了。當他的律師朋友不忍心殺死苦苦哀求的海德時,海德就奔向朋友的劍自殺了。

墮落的人已變成一隻兇惡的獸、掠奪者,和恐怖分子。沒有神,人充滿矛盾、不成體統,並且殺氣甚重。與神隔離的生活是十分困難、痛苦、可悲、淒涼又難以忍受的。此外,人具有摧毀性,毀壞的行動令他興奮,卻導致自我毀滅。他是滴答響聲的定時炸彈、一個大發雷霆的瘋子,甚至是對自己種類的威脅。最諷刺的是,根據華理克 (Rick Warren) 所言,人的選擇能力和權力是「我們最大的祝福和我們最壞的咒詛。」

自從人的墮落那時起,我們的世界總是隨時面臨災難、瘟疫,或戰爭,而頭號和慣常的嫌疑犯乃是人自己。我們的戰爭包羅萬象,有抗毒品戰、內戰,對抗平民戰,國家之間的戰爭,和軍隊、生物與化學戰。沒有任何大量的疫苗、預防針,和抗生素能夠幫助我們拯救自己。我們的水、空氣,和食物都防不勝防;我們的街道、學校、孩子並非安全。在我們的道德生活上,我們不再對人的墮落、變態,或反常覺得吃驚。在政治上我們習慣了政治家們的撒謊、腐敗,和偽善。神學家們稱此為人的「全然墮落」(total depravity)。事實是,我們沒有一人能不受罪的沾污、感染,和影響;也沒有手套、面罩,或護身套可以保護我們遠離罪的掌握。我們無法用隔離、輻射線,或消毒來治療人的心;監視、情報,和強制執行也都無效。沒什麼辦法可以阻止人製造瘡和疱子,散發炭疽熱或天花,發起和調製種種的邪惡。犯罪的病毒勝過任何保護法、掃毒版或防火牆。

我們與神隔絕、內心掙扎、與人失去聯繫,並成為社會和自然界的威脅。我們拒絕、褻瀆、否認神。在情緒上,我們處在心理、智力和關係上崩潰的邊緣。我們互相埋怨、歧視,和貪圖。我們剝奪大自然的物力,搶劫她的財富,卻毒死她的資源。難怪使徒保羅說:「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羅 7:24)

神的恩賜乃是永生
3:14 耶和華神對蛇說、你既作了這事、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野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喫土。3:15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3:14-15)

幾年前在洛杉磯舉行的「守約者」(Promise Keepers International) 聚會當中,一名講員講述一位富翁跟他的兒子收集一些名貴藝術畫品的故事。這對成功的父子檔因兒子被差派到越南去打仗而中斷。當父親知道兒子因救另一士兵而陣亡時,悲傷的他對藝術收藏再也沒有一點興趣。

一天,蒙老翁兒子救命的年輕人前來探訪老翁,並帶了一件禮物:來訪著親自所畫年輕少爺的畫像。父親凝視那幅畫,眼淚濕潤了他的雙眼和臉孔,露出自豪與愛慕,思念與渴想。從那一天開始,那幅畫是他最喜歡的畫,而且是第一幅給到訪客人觀賞的畫。

老翁離世後,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收藏家來投標購買富翁傳奇的藝術收藏品。然而,第一件拍賣品竟是那富翁兒子的畫像。他們每個人急於看名貴的畫,因此對這幅業餘水準的畫像感到吃驚,也很震驚那幅畫竟然出現在這次高級拍賣中。那兒子的畫像標價一直下降,直到老翁的前任園丁開心地以他能出的10 美元得標。他很高興能擁有一件主人的收藏品。

當園丁的標價被接受後,拍賣人立即宣布拍賣已結束,其他的畫不再出售。群眾譁然抗議。他們大叫:「這是什麼意思?我們要一個正式的解釋。」拍賣人回說:「很抱歉。老翁私下規定,誰買了他兒子的畫像,誰就得到他一切的產業!」

神的創造故事有一個圓滿、驚奇,但是延長的結局。神知道人犯了罪和虧欠祂的榮耀;祂果斷地下判決:「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 3:10-12)。

然而,神同時亦在歷史中訂下祂的救贖、饒恕和公義計畫。人所不能挽回的錯,耶穌基督把它挽回了。當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羅 5:6);當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基督就為我們死 (羅 5:8)。羅馬書 5:18-19 解釋說:「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

女人蒙應許的後裔 (創3:14) 耶穌以受苦的彌賽亞來到世上。撒旦歡喜慶祝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這卻也是牠的當頭棒喝,使我們不再作罪惡與世界的奴隸,而在基督耶穌裡成為神的兒女。加拉太書4:3-5 說:「我們為孩童的時候,受管於世俗小學之下,也是如此。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


結論:你是否接受了耶穌所施的救恩?你是否經歷了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
不定罪?並且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們,使我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 (羅 8:1-2)?而我們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羅 8:18)?

小組討論:
1. 你認為什麼才算完美的人(創 1:31)?他擁有什麼特質?你認為必須加上或減掉什麼?

2. 列出人有什麼自由或什麼限制 (創 2:16)?神給人自由意志選擇,有何好或壞處?你個人情願有選擇權嗎?

3. 夏娃如何被試探?她為什麼聽撒旦的話 (創 3:1-4)?

4. 向試探投降能否帶給人所承諾的好處和賞賜 (創 3:5-7)?

5. 罪如何影響人的內在心境 (創 3:10)?她與神 (創 3:10)、別人和創造的關係 (創 3:12) ?有何想不到的惡果 (創 3:17-19)?

6. 今天撒旦如何把人困在罪惡中?請舉一實例。我們如何對抗牠的引誘?

7. 誰是女人的後裔?耶穌基督在十字架的死成就了什麼 (希 2:14)?

8. 神是否放棄罪人?祂如何表現對罪人的關愛 (創 3:20-21)?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6/crisis-choice-pt-3_04.html

生命悲傷如浪滾時 (伯 1)「危機與選擇系列之四」

生命悲傷如浪滾時 (約伯記 1:1-2:10)
作者:葉福成
整理:張建強

一個最令人不解,困擾人和最不受歡迎的聖經故事之一,無疑地是約伯的故事。約伯是一個有道德、富有,和虔誠的人,但是他的故事好比一個很爛的電影劇本。他的兒女在第一幕之後就好像臨時演員被刪除,之後的劇情全部都是沉悶的對白,沒有一點動作 ── 兩章講災難,四十章講哲學。大部分的學者同意約伯是亞伯拉罕時代的人物,生活在猶太國被創立以前。因此,約伯的故事是唯一沒有國家、文化、或猶太人背景的聖經人物故事,所以約伯可算是具有普世性和個人性的故事,既貼切又真實。我們很容易為約伯流淚,跟他認同和可憐他,因為你可能也經過相似的困難,或認識一位曾受過苦,或正在遭受難以啟齒的極度痛苦的人。

然而約伯是以勇氣面對逆境的偉大人物,因為他沒有放棄自己的人格、屈服於痛苦的折磨,或聽從撒但的謊話。當遭遇患難時我們會如何行呢?我們能怎樣幫助受苦中的人呢?為什麼神允許,並且不除去我們生活中的困難,甚至危險呢?

患難中要忠心
1:20 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1:21 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1:22 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也不以神為愚妄。〔或作也不妄評神〕2:1 又有一天、神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2:2 耶和華問撒但說、你從那裡來.撒但回答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2:3 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的毀滅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伯 1:20-2:3)

約伯就如 24K的純金一樣珍貴。他沒有彎曲、變節,或離棄他的品格。「持守」(2:3) 的原文動詞在負面的意思形容法老的心裡「剛硬」(出 7:13),但它正面的意思是「剛強」,好比聖經裡有名的「剛強壯膽」的吩咐和教訓 (申 31:6,書 1:6,代上 28:20,代下 32:7)。

就某種意義而言,約伯如一隻牛一樣固執及厚面皮。他在信仰上固執、不讓步、不屈服。他堅持及守住自己的意見、觀點,和立場。難怪在第二和九章他的太太受不了他。譯為「持守」的原文字 (2:3) 出現在第9節 (2:9) 時,描述他的不屈不饒之堅決。他的妻子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麼?你棄掉神,死了罷?」當他的三個朋友指責和控告他,批評他不應該隱瞞他的具體罪行時,約伯忍不住辯駁他們,從頭到尾堅持他的清白:「我斷不以你們為是,我至死必不以自己為不正。我『持定』我的義,必不放鬆。在世的日子我心必不責備我」(伯 27: 5-6)。

神選擇了一個不尋常的字來形容約伯的「純正」(integrity),即希伯來文的「無辜」(innocence),來描繪約伯的人格 (2:3)。這個原文字只出現在約伯記和箴言書中 ── 四次在約伯記並一次在箴言書 (11:3)。約伯在他人的挑戰下,一直到最後都不斷維護和堅持自己的純正:「我若被公道的天平稱度,使神可以知道我的『純正』」(伯 31:6) 。「正直」(integrity) 的原文字根來自第3節的「純正」(blameless) 一字。不管別人說什麼,約伯聲稱自己是無辜和無罪的 ── 他毫不妥協的強調和緊握自己是無過失和過錯的。

約伯的朋友不敢相信他不斷宣佈和聲明的三個字:「我無罪。」約伯意味著他在道德上是「無辜的」,而不僅僅是在倫理上和律法上「罪不成立」。約伯的聲明觸犯了他朋友的怒氣,以致他們不斷與他爭辯,甚至最後失去別人對他的同情心。他的朋友不相信他,也不相信他「完全無辜」是可能的,故他們抵制和排斥他。約伯的態度是否妥善不是這經文的焦點與重點。

痛苦中要堅持
2:4 撒但回答耶和華說、人以皮代皮、情願捨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2:5 你且伸手、傷他的骨頭、和他的肉.他必當面棄掉你。2:6 耶和華對撒但說、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2:7 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擊打約伯、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2:8 約伯就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伯 2:4-8)

頑強的約伯不讓痛苦和疤痕嚇唬他。盡管毒瘡從腳掌長到頭頂 (2:7),深入他的肌肉和骨頭,從早到晚讓他無法安眠,但他卻沒有因痛苦而屈服和畏縮。

痛苦雖是約伯的敵人,但絕不是陌生人。約伯沒有自尋痛苦,但他並不拒絕痛苦。無人能像他忍受這樣高度的痛苦。這位硬漢沒有隱藏他的痛苦,也沒有向痛苦卑躬屈膝。他憑著勇氣,拿瓦片刮身體 (2:8) 以減少疼痛、身癢以及潰爛。他口中不出一句怨言或抽泣,不顯露他的不平或臉上的愁容,眼中也不掉一滴淚。

「毒瘡」的原文字 (2:7) 與形容埃及的「瘡」災 (出 9:10,申 28:27) 和大痲瘋的「白瘡」(利 13:18-20) 類似。約不但坐在爐灰中 (2:8),他像塵土和爐灰一般 (伯 30:19)。約伯不願悲歎、呻吟、自擾、焦急,他情願靜坐和靜默以養精蓄銳、充實體力、減輕苦痛、安靜心靈,等「毒瘡」下一次襲擊他的身體、刺激他的神經、萎縮他的肌肉,或削弱他的骨頭的時候,他就能動用最後一口氣和剩下的力量來伸手、搔身,和減壓。

約伯以顯著的勇氣和堅韌面對逆境、困苦與侵襲。他以最高的成績通過了苦難學校的測驗,並且以最高的榮譽畢業,成為所有受苦者的代言人。但是沒有人理解可憐的約伯,包括他的妻子和朋友。約伯在痛苦中吶喊,但是他不向痛苦屈服。雖然孤獨地承受痛苦,但他誓不低頭和放棄。雖灰心,但他不喪氣。忍耐的約伯沒有苦毒過世或懷著絕望,雖然他寧願死去,他還抓緊生命和希望。當他睜眼面對死亡時,眼都不眨。他慨嘆,但他沒有哭泣,且勇敢地擊退憤怒、自憐,或羞愧的淚水。這就是勇氣的精義──向害怕、痛苦,和苦難抗議。勇氣的美德最大的試驗乃是面對邪惡、不義,和委屈。

責罵中要感恩
2:9 他的妻子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麼.你棄掉神、死了罷。2:10 約伯卻對他說、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噯、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麼。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伯 2:9-10)

最後,在你被測試時要抵擋撒但。神六次稱成功通過測試的約伯為「我的僕人」(伯 1:8,2:3,42:7,42:8,42:8,42:8)。祂給約伯最高的榮譽:「地上再沒有人像他」(伯1:8) ,這是一句只限制給天上的神之稱呼 (出 9:14)。沒有人經歷過約伯那樣痛苦的測驗。撒但的控訴到今天都還跟以前一樣:「人畏神,豈是無故呢?我真的不相信!假如神的子民不富有,如果他們沒有剩餘,倘若自然災害導致他們沒有朋友,而他們的敵人不放過他們,並且他們幾乎失去親人和辛苦儲蓄的所有?萬一他們失去最大的財富──他們的健康呢?他們還愛祢嗎?」

當然,約伯事奉神的原因顯然不是因為神四面圈上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亦非因著他手所作的都蒙神賜福,或因為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 (1:10)。其實約伯是無條件和無私地敬畏、事奉與愛神,不是因著名聲或獎勵,而是因著無論境遇好壞都信靠和順服。

撒但錯了。約伯並非單單敬畏神,他還遠離惡事 (2:3)。當神停止賜福於約伯,他不僅僅沒有棄掉或詛咒神,他還說好話。他伏在地上下拜,稱頌神的名,感謝神的恩惠。約伯仍然一心一意、穩如泰山、潔白無瑕,並專心感恩。

「擄去」的原文字是有特殊的用意。原本示巴人和迦勒底人把約伯的牲畜擄去 (伯 1:15,17),但是約伯堅持神仍然掌管一切:「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1) 約伯有樂觀的態度。他為了他曾經有的而感謝,而絕不為他失去的埋怨。至少他曾經有錢又有權!

雖然約伯與神摔角和爭論,但他從不責怪或挑戰神。他向神表達意見但不挑釁。約伯向神哀歎,但他沒有謾罵神。儘管他哭求幫助,但他不褻瀆神。他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但這是表達尊敬、謙卑和迫切的敬拜。約伯記 1:22 斷定:「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也不以神為愚妄。」約伯不認為神是他的敵人,怪責祂陷害無辜,或指控祂不前來幫助。他不認為神的操作方法殘忍、蠻不講理,或不負責任,亦沒有怪神將他所有的奪取或收回。事實上,約伯在字義上所強調的是神的賜與而不是神的收回。約伯問:「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麼?」(2:10)

結論:當宇宙靈界善惡相爭的時候,當一切好像失控的時候,當人生彷彿沒有道理、無法承受也難以忍受的時候,我們確實還有充足的選擇。我們絕非旁觀者。我們可以藉著勇氣積極地與神一同以善勝惡,勝過攔阻,抵擋魔鬼的謊言。注意是神開啟與撒但的討論 (伯 1:8),不是撒但開啟與神的討論。據人的眼看,他是單獨和赤身的 (伯 1:21),但其實神的眼目卻看顧引領他。你可知神不以惡試探人 (雅1:13)? 你可知我們可以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祂?感謝我們信實的神,祂必不叫我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 (林前 10:13)。 你是否在經歷患難、遭遇敵對時,求主賜給你謙卑、幫助和尊嚴?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6/crisis-choice-pt-4_04.html

全地之主 (賽 40)「危機與選擇系列之五」

全地之主 (以賽亞書 40:15-24)
作者:葉福成
整理:張建強

一天有個人去一家寵物店購買一隻鸚鵡。商店的助理帶那人到鸚鵡的部門,請那人選一隻。那人問:「黃色的那隻價錢是多少?」助理說:「兩千美元。」那人覺得很驚訝,便問助理為什麼那鳥這麼貴。助理解釋說:「這鸚鵡是很特別一隻。牠會打字,並且打得很快。」

那人又問:「那綠色那隻呢?」助理說:「牠是五千美元,因為牠會打字、接電話和做筆記。」

那人就問:「那紅色那隻呢?」助理說:「那要一萬美元。」那人說:「他可以做什麼?」助理說:「我不知道,但是其他二隻稱牠『老闆。』」

誰掌管宇宙萬物?誰是這世界的老闆?是美國總統嗎?中國總理嗎?英格蘭的首相嗎?誰的力量權勢是無可置疑、無可匹敵,並永不改變的?

當猶大被擄到巴比倫前的黑暗期間,他們埋怨神沒有為他們做任何事,他們一敗塗地,全部一塌糊塗。然後以色列人跟外邦強國聯盟,敬拜外邦偶像,遺棄主。以賽亞提醒以色列人他們並不全然絕望、無可挽回。神會保留忠實的餘剩之民,並將他們帶回到應許之地,重建國家。他安慰和警告以色列人,提醒他們神是全地之主,而祂會審判列國,拔起他們的領袖,彰顯祂的權能。

神爲什麽行動如此慢?祂在何時會採取行動?祂又怎樣回應批評祂和祂的掌權的指控?

掌權者無能
40:15 看哪、萬民都像水桶的一滴、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塵.他舉起眾海島、好像極微之物。40:16 利巴嫩的樹林不夠當柴燒、其中的走獸也不夠作燔祭。40:17 萬民在他面前好像虛無、被他看為不及虛無、乃為虛空。(賽 40:15-17)

神向以色列發的第一個問題是:「萬民對我算什麼?」列國來來去去,帝國結盟又崩潰,政權更迭和替換理念。

羅馬帝國、英國帝國、法國帝國、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土耳其帝國、奧地利和匈牙利聯合帝國、荷蘭帝國的榮華如今只是遙遠的記憶。有人說只有大英帝國的結束還算較體面的。20世紀最難以置信和難以忘卻的應該算那無人能想到的、甚至認爲不可能的強大蘇聯和東歐集團在1989 年的大瓦解。

戰爭、饑餓、野心,和腐敗仍然會損傷、動搖和顛覆最近的超級強權,無論是目前的G7,即七大工業國 (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和義大利),或G8 (加上俄羅斯);或全球的兩個軍事超級大國 (美國和俄羅斯),或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美國,英國,中國,法國,俄羅斯) 五個具有否決權的強國。

請留意由15節的「滴」(水) 到「微塵」(粉) 的前進,至17節的「虛無」(沒有)。其實萬民都像水桶的一滴 (15節)。「滴」的原文字不是普通可測量和看見的一滴水,如一滴雨,此字在聖經中只出現一次。這特別的一「滴」是最細微或最小分子的「小滴」。這「滴」細小至看不見或重到可以滴下。它輕小如水氣、煙霧和水蒸氣的一分子 (molecular unit)。神把所有國家、帝國,或王權視為口中的嘶嘶聲或熱氣而已。

這些世界的超級大國算如天平上的「微塵」(15節)!他們的國土只是微塵或粉末─— 一點塵土或一個泥球,大不過一個乒乓球或高爾夫球。它不算大型,對神而言實在是地位低微、無足輕重。然後,祂舉起眾海島 (15節),移動和搬遷它們好像極微的羽毛或空氣一樣。

小島 (16節) 是質樸、天然、美麗的海岸和旅遊觀光的完美景點,但是神看這些人心目中的陽光天堂和無價之寶為雕蟲小技。15節的「極微」比萬民的「微」更微小。「極微」的原文字意味著苗條和纖細,甚至比不上一條醃肉、一根鞋帶,或一條牙線。這字亦是形容約瑟在夢中看見「乾瘦」的七隻母牛和七個「細弱」的穗子的原文字 (創 41:3,6)。海島不是如人所夢想的,對神只好比孩童的玩意或區區小事。

倘若眾海島只像水桶的一滴,那麽眾山對神更不足介意。利巴嫩 (16節) 以其斜山坡和高低不平的地形成名,此處有著名的山脈 (申 3:25,士 3:3)、森林 (王上 10:17) 和高級木材 (代下 2:8,16),特別是香柏木、松木,和檀香木 (代下 2:8)。所羅門國王和被擄之後歸回的以斯拉選擇舉世聞名的香柏木為建築聖殿的材料 (王上 5:6,斯3:7)。然而,主認為即使把黎巴嫩所有的樹林都砍下,也不足夠當柴、煤,或燃料來燒燔祭給祂。

萬民在他面前不僅好像「虛無」,乃為「空虛」── 17節第二次「虛無」的意思,就好像創世以前地球「空虛」混沌的情況 (創1:2)。他們不但「虛無」── 一無所是,甚至「虛空」── 微不足道。反而「虛空」(17節) 的其它翻譯是「地極」(申 33:17, 撒上 2:10, 詩 2:8,22:27,59:13,67:7,72:8,98:3,箴30:4,賽 45:22,52:10,耶 16:19,彌 5:4,迦 9:10),意思是低至谷底或名列最後。根本上,他們沒有外形 (shape) ──「空虛」一字,並且也不重要 (significance) ──「虛空」。
老百姓微弱40:22 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蟲.他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賽 40:22)

幾年前一首流行歌曲 (If God Was One of Us) 問:
假如神有一個名字,那會是什麽?
當你在他完全的榮耀中面對他時,你會用那個名字叫他嗎?
倘若你只有一個問題,你會怎麼問他?

是啊,是啊,神是偉大的,
是啊,是啊,神是美善的,
是啊,是啊,是啊…

那麼假如神是我們當中的一位呢?
就像我們當中的一個笨拙的人呢?
倘若他僅僅是一個坐巴士的陌生人
趕著路回家…

可是,神不像我們人、任何生物,或任何受造物。祂威嚴地,光榮地,輝煌地坐在祂的寶座上 (22節)。當「坐」的原文動詞加上「與」(in , by, with) 的介系詞,希伯來語的翻譯是「居住」(創 25:11) 或「同住」(創 29:14)。但是,「坐」的動詞加上「之上/在」(upon, above) 的介系詞,那就強調坐在寶座上的君王他們的掌權,優勢,和權威 (出 11:5,耶 29:16)。所以,「坐」的動詞加上方位的介系詞,指的是某人住所之處,但是「坐」的動詞加上「之上」的介系詞就表示力量與權勢。前者指的是地點 (location),後者指的是主權 (lordship)。

相對之下,地上的居民好像瘦小的蚱蜢 (22節 - 中譯蝗蟲)。那正是十個違背神、不敢進入應許地的探子同樣的表達方式,在他們眼中,敵人亞衲族人好像巨人,自己好像是「蚱蜢」── 軟弱、矮小、無助 (民 13:33)。

儘管如此,神仍然看顧人類,供應他們,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 ── 祂捲開、弄直和整理宇宙的穹蒼或天空,如展開或鋪開簾子,或一片冗長、輕薄和弄皺的布塊一樣。神不僅僅伸直或拉直太空為我們的住所,祂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鋪張」的原文 (22節) 意思是單向的伸展或延長,如摩西「伸出」膀臂刑罰埃及人 (出 6:6) 或「伸手」、「伸指」攻擊埃及 (出7:5)。但是下一個詞「展開」的意思是向四圍伸展或延長。神不僅創造世界成型和令宇宙按時旋轉,祂還按時序塑成天空和大地為我們的居所。這個行星是度身定造的帳棚,成為我們的家或居所。
滅亡已肯定40:23 他使君王歸於虛無、使地上的審判官成為虛空。40:24 他們是剛纔栽上、〔剛纔或作不曾下同〕剛纔種上、根也剛纔扎在地裡、他一吹在其上、便都枯乾、旋風將他們吹去、像碎秸一樣。(賽 40:23)

神聖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皇帝查理曼 (Charlemagne 742-814) 成功地將西歐統一並使西歐基督教化,被認為是中世紀西歐最偉大的皇帝。他的傳說之一與他穿著帝袍被埋葬在一大教堂有關。

查理曼曾經吩咐,當他去逝的時候,要以一個君王坐在寶座上的姿勢被埋葬。他尚且吩咐福音書要放在他的膝部,他的劍要放在他身邊,王冠要戴在他頭上,以及他皇帝的外套要放在他肩上。他的屍體以如此姿態保持不動足足有一百八十年。

大約公元1,000 年,奧圖皇帝打開查理曼的墳墓。他們發現查理曼的骨架已經疏解了,散成各種可怕的姿態。他的頭骨還戴著王冠,但他骷髏的手指指著打開了的聖經一節經文,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 16:26) (7,700 Illustrations # 5346)

查理曼於814年死後不久,帝國就倒塌了。他的後代不能守住這龐大的王國,孫子們彼此激烈爭奪,加速了王國的分裂。

「君王」(princes) (23節) 的原文字不是指王子,而是國王、統治者、帝王的通稱。這章出現了第六次的「不」原文字 (16,16,17,23「虛無」,28,29「軟弱」) ,這還不包括第24節另外3次的另一個「不」的原文字,被翻譯為「剛」。萬國、他們的產業,與眾君王在神面前一文不值。他們只是代理的中間人。這些執法的權威,或嚴格來說,地上的審判官 (23節),也如17節的「虛空」(23節) 一樣。

24節的原文意思更是突出驚人。中文翻譯說「剛纔」,意指國家的棟樑和臺柱「一旦」被種,落地生根的時候,他們就被吹走了。但是原文說他們「不」此地步和階段就給旋風吹走了 (此字在其他經文的翻譯並非是「剛纔」,大部都分的翻譯是「不」)。原文說:「他們『不』栽上、『不』種上、根也『不』扎在地裡、他一吹在其上...」神向他們一吹,他們就如草、花、植物、藥草、菜蔬一樣凋謝死去。以賽亞書 40:7用同樣的「吹」和「枯乾」的原文字,來回應相同的想法:「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因為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百姓誠然是草。」

世界的君王和統治者都像貧瘠的土地一樣,會枯乾、缺水,或蒸發掉。旋風 (24節)或颶風將他們如碎稭、稻草或空殼一樣吹去或帶走。無神的傀儡領袖會起起落落是再確實不過的了。唯一還在等待的,是神已經應許了的他們完全的消失和最後的審判。

結論: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和無所不在的。沒什麼事情可以逃避祂的心思、眼睛和掌握。人的各式主義、運動以及他們的創始者、信條和宣言只是如風逝去。菲立普‧布魯克斯 (Phillip Brooks) 說:「真正謙卑自己不是壓下自己直到你更小,而是將自己跟比你更高本質的衡量,以便你明白你的偉大是多微小。」你是否讚美並順服神,全地之主宰?他是掌權的、可靠的、不變的。你相信神的話語嗎?你信靠祂給你的計劃,走在他的道路上嗎?

小組討論:
1. 列舉在歷史上一個強大的帝國。那大國今天的地位如何?什麼原因使一個國家上升或走下波?基督教信仰何價值觀如何影響那國家的興衰?
2. 一般人用什麼準則衡量一個國家的權勢,是否以其大小、財力、或國際地位?
3. 你們究竟將誰比神、用甚麼形像與神比較呢 (18 節)?列出一些神的屬性。
4. 請完成這句子:「假如我是這世界的負責人,我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認為誰是這世界或歷史上最有權勢的人?為什麼?你如何衡量那人的權勢?
6. 神是否介入 世界的政治?祂如何參與?有什麼顯示或見證祂的參與?
7. 基督徒在社會的角色是什麼?你認為自己有什麼影響?列出一些具體貢獻或作為?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6/crisis-choice-pt-5_04.html

易得易失 (路 12) 「危機與選擇系列之六」

易得易失 (路加福音12:13-21)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陳福泰

按紐約時報,由2007年10月9日至2008年9約12日,以下公司經歷最大比率上的經濟損失:
摩根大通 (JP Morgan) - $188億 ($18.8 billion), 11.7%
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 $863億 ($86.3 billion), 36.5%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 $320億 ($32 billion), 43.8%
花旗 (Citigroup) - $389億 ($138.9 billion), 58.7%
美林 (Merrill Lynch) – $397億 ($39.7 billion), 62.1%
美聯 (Wachovia) - $675億 ($67.5 billion), 68.6%
AIG - $1,475億 ($147.5 billion), or 82%
華盛頓互惠銀行 (Washington Mutual) - $282億 ($28.2 billion), 90.7%
雷曼兄弟 (Lehman Bros.) - $319億 ($31.9 billion), 92.6%
美國政府接管的抵押貸款公司 (Fannie Mae) - $641億 ($64.1 billion), 98.9%

以下三大公司經歷最大的資本損失:
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 $863億 ($86.3 billion), or 36.5%
花旗 (Citigroup) - $389億 ($138.9 billion), or 58.7%
AIG - $1,475億 ($147.5 bil.), or 82%
(“A Year of Heavy Losses,”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5, 2008)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08/09/15/business/20080916-treemap-graphic.html

在2008年,全世界主要股市下跌比率包括道瓊斯下跌了百分之三十三,倫敦下跌31.3%、雪梨 41.3%、香港 48.3%、新加坡49.2%、上海 65.2%。(“Record stock market falls in 2008,” 31 December 2008, BBC News) http://news.bbc.co.uk/2/hi/business/7805644.stm

在這段經文,耶穌正對幾萬人教導 (路12:1)。有一個人提出了自私的請求,而打斷了祂公開的講道。很自然地,耶穌拒絕擔任兩個兄弟家產爭議的仲裁者;祂不願當任何人的財務顧問、家庭律師、中間人、協調專家或調停者。祂警告所有的聽眾要謹慎自守,免除任何形式的貪慾。事實上,祂稱那位貪心的財主為無知或傻瓜。

為甚麼富甲天下的財主,在耶穌有趣的故事裏,是一個傻瓜?難道是因他喜歡睡覺嗎?或他是個揮金如土的人?或因他失去了存款?還是因為花了其他人的錢?其實,都不是。一個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生命的人,就是神眼中無知的人,且是最大的失敗者。

為甚麼神認為一個貪婪的人是無知或傻瓜?為何神看愚蠢無目的地追求錢財,是一無是處的投資甚至招至靈魂的喪失?抑或生命除了吃喝快樂,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意義?

無知人的自誇是徒然的 ─ 你的財物是屬世界的 (A Fool’s Boasting is Bankrupt in God’s Eyes – Your Treasures are Earthly)
12:13眾人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夫子!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14耶穌說:「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15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16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17自己心裏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18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裏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路12:13-18)

傻瓜的渺小世界裡有兩個字:「多」和「我」。

約翰‧洛克菲勒 (John D. Rockfeller) 是19世紀的石油大王,猶如當時的比爾蓋茲 (Bill Gates),曾有人問他:「人需要多少個百萬才能滿足呢?」洛克菲勒回答:「下一個一百萬。」

九○年代,最大的財經新聞是內線交易 (insider trading),其有關人物被逮捕了。事件的關鍵人物名叫丹尼斯•萊文 (Dennis Levine),他公開說明如何與伯斯基 (Ivan Boesky) 非法地透過內線交易購買股票,當公司併購而股票上漲時,便脫手獲利;同時又指控邁可.米爾肯 (Michael Milken) 和德萊瑟公司 (Drexel Burnham) 也涉入其中。

事後,萊文在《財富雜誌》(5/21/90) 受訪時說:「人總是問我,『為甚麼一個年收入超過一百萬美元的人,會涉入內線交易呢?』我每次達成新的目標時,便會設立更高的目標,使自己綁在一個無法逃脫的循環中。當我成為副總經理時,我想做總經理;當我成為總經理的時候,我想做董事長。如果我一年賺10萬美元,我就想自己能夠賺 20萬美元;如果我賺100萬美元,那麼我還能賺300萬美元。」

貪婪 (15節) 就是渴望、著迷要更多的東西、貨物和財產,甚至超過我們所需要的。有人說:「金錢是好僕人,但也是最壞的主人。」貪心的人永遠得不到肉體的滿足;他們想賺更多錢,想創造無盡的財富,享受榮華富貴;他們在睡夢中也想著錢,話題也圍繞著錢;他們相信:有錢就可以講話大聲一點,錢能滾錢,而且有錢能使鬼推磨。其實,他們心中的空虛會越來越大,成為一個黑洞;如果不予以控制,就變成無底坑。請注意:財主已經是個有錢、有地、又有好幾個穀倉的富裕地主 (16節),但他對財富的渴求卻到了貪得無厭的地步。以今天的商業用語來表達:倉房必準備做倉庫及工廠使用,商店也將必改為百貨公司、連鎖店和聯營店;空地必開放給貨車和推土機來使用。

貪心的人所思想的,都是有關「我」或「自己」的事。這個財主開始與自己對話。17節裏的「思想」一字,源於希臘文的「dialogizomai」,或是英文的「dialogue」(對話)。然而,這個財主的對話只是掩人耳目,他自問自答,根本不需任何人指點,他只聽自己的想法,也只有自己的觀點才最重要。他就是自己的個人財務顧問。

因此,原文描述他使用「我」及「我的」來表達自己的果斷和絕對的思想。在他的自我對話中,「我」字出現了七次:兩次在17節「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我) 怎麼辦呢?」─ 中文漏譯了一個「我」字;四次在18節「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我) 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 中文又少了一個「我」字;最後一次在19節「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沒有什麼事是與他無關或不屬於他的 (17節):「我的出產」─ 原文是「糧食」或「果子」的意思 (17節)、「我的倉房」、「我一切的糧食和 (我的) 財物」(18節) 和「我的貨物和我的靈魂」(19節)。這還沒完;而且還有一個「自己」的字 (17節)。其實,他唯一一次使用的「你」(19節) 也都是對自己說的:「你有許多財物積存」。這個無知財主的人生格言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無知人的快樂是盲目的─ 你的興奮是難以抓捉的 (A Fool’s Bliss is Blind in God’s Eyes – Your Thrill is Elusive)12:19 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路12: 19)

2001 年底,我和太太前往亞洲的旅程裏,我學會如何控制自己、選擇食物和以免吃太多的道理。開始的五天,我們來到岳父老家,大大享受香港點心、雲吞麵和奶茶;之後,便去新加坡拜訪我的媽媽。母親問我:「你想吃什麼?」我說:「當然是我想念已久的榴槤、紅毛丹和芒果!」三天內,我就吃了五個榴蓮。最後一天晚餐,我吃了最後一個榴槤、一打紅毛丹和一粒芒果,隨即搭乘幾個小時的火車到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夜裏,大約清晨3 或 4點時,我的肚子不舒服,必須衝向最近的洗手間。那時有人在男洗手間,我看看前後左右沒有人,所有乘客都在睡覺,便速速衝入女洗手間!

回到香港後,我太太娘家的家庭,有三家住在香港,有三家從美國回來探親,六家一起去餐館吃飯。當晚去了中環地鐵旁的北京樓,吃了昂貴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餐。那4,000 港幣包括魚翅、兩隻北京烤鴨、一條四磅的魚,以及我第一次享用的「乞丐雞」和麵條。但那晚,正當每個人都睡著了,我的胃又開始做怪、發作,以致我無法入睡,直到我處理肚痛的不便!

原來,我們的肚子一次只能享受一餐罷了。它不管誰是烹飪師,還是廚神;不管酒樓是五星級或晚餐是山珍海味。

電影《阿甘正傳》的阿甘說:「一個人的需要如此有限,其餘的只是為著自吹吧了。」

財主不曉得快樂的困惑:我們只能追求快樂而不能抓住快樂 (Happiness can be pursued but not caught)!他已經得到,且存放很多財物,甚至他很快就想打如意算盤。他以為他一生就不必再努力,不必憂慮,斷了一隻腳也吃不完,可以享受豪華奢侈的生活,或吃到好像一隻豬一樣。在19節裏,希臘文多次重複「多」這個字。財主慶賀自己:「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其實,他所有的只是果子、莊稼,和一粒一粒的東西—全都是季節性和易壞的東西。

財主的問題是:他將「錢財」等同於希臘文「安息」,譯作「安安逸逸」(19節)。「安息」一字在四福音中共出現5次,每次都是耶穌引用的。耶穌從來沒有把安息和財富相提並論,祂只把安息跟勞苦(太11:28)、睡覺或打盹 (太26:45,可6:31,14:41) 做對比。當我們有平安、沉靜或寧靜,我們才可以得到安息;而當我們疲卷、想睡覺或秏盡時,我們應該休息。安息決非等同於金錢。其實,一個財主最難做到的就是休息或放輕鬆。唯有耶穌才能給我們安息的機會或秘訣。在馬太福音11:28中,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在聖經中,有錢人和有智慧的人因相對的理由盡情歡樂。「歡樂」一字在福音書中,每次亦是耶穌引用的,尤其在路加福音裏使用三次「歡樂」這動詞 (路12:19,15:23-32,16:19);二次是描寫財主的歡慶-這比喻裏的財主以及拉撒路比喻裏的財主 (路16:19)。兩個財主是為著他們的奢華、所擁有的財富與食物而宴樂 (路16:19);一次則是描寫浪子的父親聰明地為著兒子的悔改或回家而歡喜作樂。耶穌使用更強大的效果,將浪子的父親與兩個無知財主慶祝的理由,做了明顯的對比。聰明又慈愛的父親為著靈魂、永恒和無價的因素而快樂:就是他迷失的兒子,已找尋回來了 (路15:23,24,29,32)。在聖經裏真正的慶祝原因,不是因著肉體的滿足,而是失喪靈魂的得救。

無知人的機會是短暫的 ─ 你的時間是有限的 (A Fool’s Break is Brief in God’s Eyes – Your Time Will Expire)
12:20 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21凡為自己積財,在 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12:20-21)

九十年代初期時,我對自己的養老儲蓄金覺得很滿意。我的堂哥早已勸我每年放2,000美元在IRA退休帳戶,可享減稅的好處,他又推薦了頗受好評,且是低收費的「先鋒美國增長共同基金」(Vanguard US Growth基金),投資一個美國大公司的共同基金。我觀察此共同基金猶如巨人般的成長,才幾年的時間,平均每年可賺15-20%。

2000 年時,我所存原本穩定的20,000美元,於第三季末期,在短短的三個月內降到15,000美元,到年底減了5,000美元或四分之一。這還不夠悽慘!2001 年底時,此巨大的基金竟然筆直跌落至10,700美元,又跌了31%;2002年時,更不幸地跌到6,900美元,又少了22%。正當2002年底,我才知道那基金是安龍公司的第三大投資者,這能源公司在2001年宣布破產。之後911事件又粉碎了短期攀升的希望。我發現股票市場就像一場惡夢一樣,就像廣東人說的:「渣都沒了!」

更糟,我的兩個Vanguard退休投資在2008年也跌了44% 和53%。

許多股市的投資人都遭受悽慘的命運。曾經迷人的股票,例如Yahoo股票,才短短的兩年之內,由原本的每股240美元,於2001年時,大跌剩17.74美元。

財主是一個傻瓜,因為他還沒為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作好準備。愚蠢的人將生命投資在肉體和物質的需要,而非靈命和永恆的價值。希臘文的記載相當豐富又細膩,財主有兩次誤解他的身體就是他的靈魂。在路加福音12:19節時,他自誇:「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喫喝快樂罷。」然而,靈魂不需要吃喝玩樂或社交,只有身體才有這些需要。財主滿足了身體的需要,但忽略靈魂或內心的需要 (19節)。當天還未結束,神就親自臨到,告訴他有關靈魂的真理:「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靈魂有身體生命的時限,有在世期滿的限制,之後與神相約。

況且,富翁的靈魂基本上不是屬於他的,神可以要回的 (20節),就不屬於自己。在20節裏,「要回」這個字的希臘原文,在原文聖經裏出現另一次 (路6:30)。財主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 (19節),卻無法回答神的難題 (20節);事實上,他甚至連回答的機會也沒有!人生是個有利息的貸款,是不能拖欠的信用帳,未來要經過嚴格獨立審查的帳目。死亡將我們所「有」的化為「烏有」─無價值、無存留、無補救。超過財主所料,他連存活一日的機會也沒有。「今夜」 (20節) ── 比一天更短 ── 是比較「多年」(19節)。財主之所以富裕,應該歸因於「田產豐盛」(16節),而並非他的功勞。

好萊塢大導演馬丁‧斯科西斯 (Martin Scorsese) 回應人生的空虛:「從八○年代早期到現在,我們文化所強調,最壞的莫過於物質主義。你賺很多錢,花掉它,然後會怎樣呢?你睡覺時覺得奇怪,但仍會醒過來;當你面臨死亡或人生的空虛時,都會感到寒冷,不是嗎?」[i]

耶穌警告我們:「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太6:19-20)

有些人很富裕,有些人很豐富。富裕的是有錢存在錢包、帶子或銀行裏;但豐富的是神在他們的身、心、靈與生活裏,他們投資的保障是在神的國度、屬靈生命、拯救失喪的靈魂。

耶穌是豐富的最佳榜樣,祂本來富足,卻為我們成了貧窮,叫我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林後8:9)。提摩太前書6:17-19,保羅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保羅在第18節繼續說,要在好事上「富足」,這與耶穌所論無知財主比喻裏的「富足」,是同一個字 (路12:21)。

結語:錢是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人生就像是雲霄飛車,有起有落。你是否是最大的傻瓜,沒有為自己的生命,準備給神一個美滿的交代?人通常不會去想生命的問題,直到它到達底部,為時已晚。你是否無知地認為錢是最重要的事,而永生是最不重要的事?你是否愚拙地只求身體的滿足,卻忽略靈魂的需要?你的生命是否只圖謀獲得,而沒有歸榮耀於神?你是否是一個傻瓜,並不認識創造主、靈魂的拯救者和生命的主宰?
[i] Times Calendar 11/10/91

小組討論問題
1. 什麼是「貪心」的意思 (15節)?積財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
2. 財主是否一個勤勞的人?他從何處和用何方法得到他的錢(16節 )?
3. 那「暴發戶」是否感到驚訝或冷靜 (17節)? 他的反應表示什麼?
4. 如果你突然賺到或繼承一筆錢,你會如何運用它?
5. 你如何描述財主的心態,有什麼不妥之處(18節)?
6. 在這段經文裡有什麼字或詞是與時間有關的(19至20節)?他們是否相同或相反,這代表什麼?
7. 為什麼財主在神的眼中是一個無知的人 (20節) ?
8. 神說,「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20節)這問題如何應用在你身上?
9. 財富可否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若可以,那是什麼的改變?
10. 人如何在神面前是富足的?你所有的或所做的,什麼是在創造主面前具永恆價值的?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6/crisis-choice-pt-6_04.html

萬惡之根與結局 (結 28)「危機與選擇系列之七」

萬惡之根與結局 (以西結書 28:11-19)
作者:葉福成
整理:賴瑞珍

911事件之後的最大贏家沒有親身出現領取獎品。更奇怪的是,當戰爭或災難爆發後,人們不再注意、責怪或挑戰這個贏家。那位贏家不是一個塔利班官員、阿凱達戰士、自殺炸彈攻擊者。布希總統沒有不管他死活都要搜捕他;美國沒有以懸賞二千五百萬美元現金拘捕薩達胡珊的酬勞給通報他下落或躲藏的地點;美國拘捕逃亡者電視節目也沒有在電視上播放他的照片。他是誰?最大的贏家無疑是魔鬼撒但。他似乎告假,沒有現身,而世界的人民反而彼此攻擊和告狀。

對阿拉伯人來說,美國是最大的撒但, 以色列是小撒但。對美國人來說,希特勒是撒但的化身。老布希總統在九十年代拿薩達胡珊與魔鬼相比。

聖經有兩段經文特別提到魔鬼的來源、墮落,和審判。以西結書 28章尤其給我們最清楚有關撒但的理解;以賽亞 14 章是另一段經文。解經家拉爾夫‧亞歷山大(Ralph Alexander) 在解經者聖經註釋中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說以西結書28章是聖經中最難解釋和明白的經文,主要的問題是主題人物身分的爭論,他的三種可能性包括魔鬼、人類,和推羅王。然而,許多讀者從以西結書 28章11-19節中或許看不到魔鬼的描述。最可能的答案乃是推羅王的起起落落正好象徵撒但的衰敗,以及這段經文重述和重演魔鬼的命運。

推羅是個引人注目、令人驚嘆、水源充分的海岸城市,位於以色列的西北方向。那城市的特點乃是它有一部分在離岸邊不遠的島上,另一部分在陸地上。聖經說推羅是「堅固城推羅」(書 19:29)。 國際標準聖經百科全書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記錄那城市在陸地有個 150 英尺高的城牆保護它。推羅以其肥沃的土壤、繁忙的港口,和浩大權勢而著名 (結 27: 3-7)。

魔鬼原來是什麼身分?神為什麼拒絕牠?神何時會完成祂對魔鬼的審判?

撒但迷人但卻被造而已
28:11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28:12 人子阿、你為推羅王作起哀歌、說、主耶和華如此說、你無所不備、智慧充足、全然美麗。28:13 你曾在伊甸神的園中、佩戴各樣寶石、就是紅寶石、紅璧璽、金鋼石、水蒼玉、紅瑪瑙、碧玉、藍寶石、綠寶石、紅玉、和黃金、又有精美的鼓笛在你那裡.都是在你受造之日預備齊全的。28:14 你是那受膏遮掩約櫃的基路伯.我將你安置在神的聖山上.你在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間往來。(結 28:11-14)

一位剛信主的年輕的女人因一件急事尋求牧師的意見。信主之前她生活的重心是注重最新的美容秘密、摩登時裝,以及最佳的減肥計畫。

那女人說:「牧師,我需要你給我忠告能勝過纏人的罪惡。」牧師問:「孩子,你的問題是什麼?」那年輕的女人不好意思承認說:「我犯了虛榮的罪。我每天兩次看著鏡子告訴自己我有多麼令人吃驚的美麗。可是我沒辦法。這是毫不屬靈的壞習慣。如今我找到了神,我知道我不應該這樣活下去。你可以為我禱告嗎?」

那牧師轉向她,好好看了她一下,回答說:「親愛的,我有好消息。那不是一項罪 ── 那只是一個誤會。」

有句話說:「魔鬼以美貌去吸引年青人,以黃金去吸引守財奴,以權力去吸引有野心的人,以異端去吸引學者。」

撒但自己的入迷有三:美貌、閃亮的燈光,和高品物質的享受。其實最令魔鬼吸引、戀慕、著迷,和相思的不外牠自己。牠不需要化裝或修補,任何配角支持或觀眾迷戀;牠只需要源源不斷的鏡子就夠了。當然,最景仰、宣揚,和相信魔鬼的乃是他自己。

原來,魔鬼是天堂的名人或天際的超級巨星。牠所著迷的是名聲、虛榮和權力。最初,牠是「遮掩約櫃的基路伯」(14,16節),身帶突出的特質。牠「無所不備」(12節) 及「智慧充足」,甚至「智慧」的所羅門王 (王上 4:30) 和其他人的實用智慧 (王上7:14) 也不及牠。撒但的智慧被認為是「充足」的 (12節),不僅僅是「充滿」了智慧,這兩個字在原文稍有分別。

然後,撒但的美麗被經文、歌唱、詩詞頌不絕口。他的美麗在希伯來歌曲裏是「全然美麗的」(結 27: 3,4,11) 和「成全的美麗」(結 28:12) 。沒有人比祂更美麗完全,甚至「容貌甚美」的王后瓦實提都比不上 (斯 1:11)。此外,魔鬼佩戴各樣寶石 (13節) ,牠滿身黃金!神給牠天使當中最高的稱讚。「受膏」(14節) 的原文字來自彌賽亞的根字 (賽 61:1)。

儘管如此,經文兩次描述撒但是「受造」的 (13,15節)。撒但不是創造主,牠沒有神的屬性、不是自有永有的,也沒有「無中生有」的能力。牠是被神所塑造、形成和命令出現的。魔鬼沒有「憑一句話」,「憑著意志」或「自我進化」使自己出現。牠所有的都是賜給牠的。「安置」(14節),「倒在」(17節) 以及「變為」(18節) 都是「賜」的原文字,對比牠在墮落前、墮落時,與墮落後的景況。撒但的角色乃是護衛的天使,牠被安置在神的聖山上,負責在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間往來 (14節)。雖然魔鬼有些能力,但牠絕非無所不能、無所不知,或無所不在。相反,牠妒嫉和渴慕神的大能、知識,和主權。

撒但自負而且非常狡猾
28:15 你從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後來在你中間又察出不義。28:16 因你貿易很多、就被強暴的事充滿、以致犯罪、所以我因你褻瀆聖地、就從神的山驅逐你.遮掩約櫃的基路伯阿、我已將你從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除滅。28:17 你因美麗心中高傲、又因榮光敗壞智慧、我已將你摔倒在地.使你倒在君王面前、好叫他們目睹眼見。(結 28:15-17)

19 世紀蘇格蘭牧師亞歷山大懷特 (Alexander Whyte) 曾經邀請一個年輕、能幹、傑出的傳道人到他愛丁堡的教會替他講道。當年輕的傳道人站立預備證道的時候,教會的聽眾很興奮有機會聽到那年輕有為的傳道人,對他抱著甚大的期望。

但是,這位被邀請的講員走到講台前的時候,他的惡夢發生了:他的頭腦一片空白,說不出話來,也想不出要說什麼。沒有人預期到這個場面,對牧師來說十分尷尬,對教會來講也很震驚。會眾沉默安靜地看著那悲傷的傳道人無聲地從講台走下來,雖然他試過幾次再講話,卻都失敗了。

那沮喪的年輕人私底下跟老練的懷特牧師吐露心聲,「我什麼地方出錯了,牧師?」懷特溫和緩慢地,但是誠實地跟他說:「老弟,如果你上去的樣子好像你下來的樣子,你就會有更大的機會下來好像你上去的樣子。」(Adapted, Eric Alexander, 1985 Keswick Convention “Giving God the Glory” STL Publications)

你知道在聖經裡誰犯了第一個罪?亞當和夏娃不是聖經裏第一個犯罪的。誰在聖經中第一個犯了罪,而且最惡的罪是什麼?是撒但,而牠的罪是驕傲。亞當和夏娃的違背神不是他們自己的創意,不是他們自身想到的。撒但最喜歡的工具不是灰心、不信,或財富,牠在伊甸園最喜歡、最有力、最熟悉的試探人的工具,是拿「如神」一樣的胡蘿蔔在夏娃眼前搖晃:「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喫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 3:4-5)。 驕傲在原文上是個動詞,意思是「抬起、高舉、飛翔」,形容我們的心想要高飛到極高之處、前所未有的地位。驕傲的人不願腳踏實地,相反的,他的頭在雲中,鼻子在空氣裏。撒但的心自豪、自高、且高舉提升到極高的地方。中國人描繪一個驕傲的人眼睛長在頭頂上,不是臉上。驕傲是一個掩護、隱藏、看不見的地下操作,導致魔鬼的墮落。

心高氣傲如何導致撒但墮落以及君王的淪亡呢 (代下 26:16,32:25)?神創造撒但為無比、完全、沒有缺點或瑕疵的 (15節),但是在牠裡面邪惡被發現或「察出不義」。「不義」(15節) 一詞在 以西結書跟其他書本不同的分別,乃是「不義」不是指內心的狀況,而是外表的犯罪行動。除了28章,同樣的字在以西結書裡的翻譯是「罪」或「罪孽」(結 3:20,18:18,24,26,33:13,15,18)。神造撒但沒有瑕疵,但一旦牠被發現心中私存野心,公開反叛,就查出牠的「不義」。原本安靜不作聲的「不義」,引導出無恥和激烈的反抗 ──牠積極主動的向神犯罪──「因你貿易很多,就被強暴的事充滿,以致犯罪」(16節)。以西結是所有先知中最嚴重地責難驕傲的先知 ── 共10次,光是推羅就被提及三次 (結 28:2,5,17)。

提摩太前書 3:6 說自高自大就是魔鬼的網羅,導致牠的敗壞。而那些驕傲的人會像魔鬼一樣落入相同的審判。全然美麗、充滿智慧,又光輝燦爛的撒但變成了驕傲的化身和象徵。牠憑什麼驕傲?牠因美麗心中高傲,又因榮光敗壞智慧 (結 28:17)。魔鬼的美麗下走為虛榮,牠的智慧導致牠認為自己無所不知,他的華麗使牠成為一種炫耀或嘩眾取寵。約翰一書 3:8 說:「魔鬼從起初就犯罪。」魔鬼的暴力與殘酷,暴政和壓制接下來在挪亞時代出現,招致神的憤怒和毀滅 (創 6:11-13)。

撒但該罰更是已經定罪
28:18 你因罪孽眾多、貿易不公、就褻瀆你那裡的聖所.故此、我使火從你中間發出、燒滅你、使你在所有觀看的人眼前、變為地上的爐灰。28:19 各國民中、凡認識你的、都必為你驚奇.你令人驚恐、不再存留於世、直到永遠。(結 28:18-19)

廣受人尊重的蓋洛普調查組織 (gallup.com) 在21世紀來臨時曾做過民意調查,去估計人對相信神、天堂、天使、地獄和魔鬼的意見。回應的人中,極高的 90%表示他們相信神的存在,83%說他們相信天堂的存在,79% 相信天使的存在。

當回答地獄和魔鬼的問題時, 71% 說他們相信地獄是真實的,而 68% 說他們相信魔鬼的存在。

撒但是神無法原諒、不願悔改,和已被擊敗的敵人。雖然牠是優秀的,但牠不是無罪的;牠是壯觀的,但滿是驕傲;牠令人驚嘆,但卻嗜權如命、因權腐敗,狂抓權力。牠的真面目是不受馴服的野獸、假慈悲,並與同謀在地獄、等候審判 (彼後2:4)。即使猶大都能被饒恕,但撒但不被寬容。

19節用原文「恐怖」這字來形容魔鬼可怕的下場。第一個恐怖分子撒但將經歷地上最後一個驚恐 (結 26:21,27:36),也是惡人都必同樣經歷的驚恐 (詩 73:19)。撒但會因牠罪孽的眾多、嚴重、與廣泛被神審判 (18節)。神不但將牠撤開,還要將牠從牠的位置驅逐趕出;不但要將牠拔除、扔擊在地上 (17節),還要使牠作眾人的警惕 (18節)。

撒但儘管擁有充足的智慧,但牠不能預知將來。牠不但不是無所不知,更沒有先見的能力,牠所得的只是二手資料。魔鬼和牠的邪魔不曉得神下一步的計畫,也不相信神的啟示。牠的謀略、判斷力,和看法都是有缺陷的。令牠最開心、卻也令牠最失敗的,是主耶穌·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歌林多前書 2:7- 8說,這世上有權有位的人沒有一個知道神隱藏的奧秘的智慧,這奧秘在創世以前就命定了,為了使我們得榮耀。倘若他們知道,就不把榮耀的主釘在十字架上了。

啟示錄記載魔鬼再一次的挫敗,牠敗在天使米迦勒的手中 (啟 12:7)。以西結書記載撒但第一次被審判時被火燒成爐灰 ──是由內向外,不是由外向內 (18節「火從你中間發出」,但在啟示錄20:10記載牠在末日將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撒但的來源和命運與火有關 (14,16,18節)。厭惡在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間往來的魔鬼 (結 28:14), 將被扔在大約 832 華氏度或444攝氏度的硫磺火湖裡 (水的熔點是100攝氏度)。有人說華氏832度是硫磺溶解的溫度。事實是,撒但不僅僅是第二舵手,牠的資料亦是二手的,而且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

結論:感謝神,神跟人有一個密切的關係是天使所沒有的。一個對天使叛變的理論是他們跟神沒有相交的關係,也沒有愛神的能力。他們是神的僕人,而從不是神的兒女。他們雖然是奇妙的造物,但不是神愛的對象。

有人說:「害怕敵人的力量使我們不戰而敗。」惡者無法害我們 (約一 5:18)。你是否順服神,抵擋魔鬼呢 (雅 4:7)?你是否曉得牠的詭計 (林後 2:11)?你是否給魔鬼留地步 (弗 4:28)?有句話說:「遠離邪惡和一切看似邪惡的事。」撒但的命運和終局已定了。耶穌基督顯現出來是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 (約一 3:8)。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我們腳下 (羅 16:20)。基督徒將要踐踏牠!你是否盡了你的責任,打開世人的眼睛,使他們離開黑暗進入光明,脫離撒但的權勢轉向救他們的神,使他們得蒙赦罪呢(徒 26:18)?

小組討論問題:
1. 現代社會的人是否相信魔鬼的存在?為什麼?
2. 撒但是否完美?牠在那方面完美,那方面不完美 (12節)?
3. 天使從何而來, 撒但的權勢又如何來? 你如何形容天使的勢力?
4. 天使的工作角色是什麼 (13至14節)?神創造牠們的原意為何?
5. 「全然美麗」的受造物怎會察出不義呢 (12節) ?
6. 魔鬼如何從恩典中墮落 (16節)?後果是什麼?
7. 驕傲是什麼 (17節)?它如何表現 (17至18節)?
8. 撒但最怕的懲罰是什麼?有何用途 (18節)?牠墮落的命運 (18節) 與牠最終的滅亡與有什麼相同,為如何更嚴重 (20:10節)?
9. 魔鬼是否掌握未來?你如何描述撒但的存在,力量和職權?為什麼與魔鬼相交會帶來痛苦的損失和最大的損失?
10. 你是否害怕魔鬼?這是聖經的真理嗎?基督徒有何選擇?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6/crisis-choice-pt-7_04.html

最後勝卷 (詩 52)「危機與選擇系列之八」

最後勝卷 (詩篇 52)
作者:葉福成
整理:賴瑞珍

2001 年 5 月 21 日的「新聞週刊」封面上有個男人的頭,只是他的面容模糊不清,因為是用紅色X 射線底片或未沖洗的相片印出來的。粗體EVIL (邪惡) 的字樣遮蓋那人的鼻和嘴,但沒遮住他尖銳、空洞、刺人的雙眼,好像直視著雜誌的讀者。在EVIL字樣下問了這個問題:「什麼使人出錯?」

當我首次看到這個封面時,我說:「這個模特兒選得真好!」但當我翻到第 3 頁,我發現那封面不是一個模特兒,而是一個令人討厭、誹謗和引起爭議的兇手。在這頁的底下有解釋封面設計的文字:

封面:用干瑪線製作的提摩太‧占士‧麥克維 (Timothy James McVeigh) 照片,色彩是Steve Walkowiak為新聞週刊特製。

你或許記得,麥克維為了發洩對政府的憤怒,單槍匹馬炸掉俄克拉荷馬城聯邦大樓,炸死 168 個無辜的受害者,包括 19 個小孩。那雜誌的出版日期是按照麥克維的原本死刑日期, 5 月 16 日出刊。麥克維的死刑後來在律師無法再第二次要求延期後,延長了一個月,在 6 月 11 日執行。

詩篇 52 篇是一首自認應為邪惡臨到他人,導致他們死亡而負責的人所發出的痛苦的詩詞與祈禱的詩篇 (撒前22:22)。當大衛逃避掃羅王時,他去拜訪慈悲的祭司亞希米勒。亞希米勒隱藏大衛,供他食物,並助他一臂之力 (撒前21:7-9)。但是以東人多益,掃羅的司牧長,對掃羅告狀,說那祭司庇護逃犯大衛。掃羅憤怒地吩咐多益殺了亞希米勒,他的家人,和挪伯鎮其他祭司,足足八十五名祭司被殺。只是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逃跑了。多益更火上加油,殺滅全城的男女、孩童、喫奶的、和牛、羊、驢 (撒前22:18-22)。

大衛知道以掃的後裔以東人多益所做的一切,便寫了這首強烈、痛心和自責的詩篇。這是唯一提及挪伯城市大屠殺事件的一篇詩,也是一百五十首詩篇中僅僅五篇以「為何?」開頭的詩篇之一 (詩 2:1,10:1,22:1,52:1,74:1)。

令大衛困擾的不單是作惡的行為,更是邪惡的傲慢 ──它的無懼、無情,以及公開的自吹、誇張及推崇邪惡的好處,包括找人麻煩,製造混亂,和挑戰正義。

為什麼人被邪惡吸引?我們對邪惡的挑戰有什麼道德上的責任?善與惡,最終誰將勝利?邪惡如何抓住人不放?

邪惡是個選擇52:1 〔以東人多益來告訴掃羅說、大衛到了亞希米勒家.那時、大衛作這訓誨詩、交與伶長。〕勇士阿、你為何以作惡自誇.神的慈愛是常存的。52:2 你的舌頭邪惡詭詐、好像剃頭刀、快利傷人。52:3 你愛惡勝似愛善、又愛說謊、不愛說公義。〔細拉〕52:4 詭詐的舌頭阿、你愛說一切毀滅的話。(詩 52:1-4)

一個最吸引人的正與邪的故事是黑澤明的電影「高與低」(High and Low)。劇情說到有個居住在一座小山上面富有、雄心勃勃,但無人情的作鞋子生意的老闆,收到他兒子被綁票的消息,但其實綁匪抓錯了人,綁去他司機的兒子。貢多先生 (Gondo) 本來要用他的資金去惡意收購另一間公司,所以 不願意付贖金救別人的兒子使自己破產。可是經過巨大情感掙扎之後,他因道德的原因後悔了。

警察經過冗長和靈巧的調查之後,終於追蹤到那已經殺了自己同夥的主謀。綁匪原來是住在附近低級、骯髒和貧窮的山坡上的一個年輕人,他在醫院當實習醫生,期滿後本有光明的前途。

綁匪坐監的時候要求見貢多先生,但他嘲笑那願意來看他的老闆:「我快要死了,你是不是很高興?」貢多回答說:「你我為什麼要憎恨對方呢?」年輕人給了一個冷酷、恐怖,但令人思考的回答:「我不知道。我沒有興趣自我分析。我知道我的房間在冬天很冷,夏天很熱,所以我睡不著覺。但是你的家好像天堂高高在上,所以我就開始恨你。那就給我生命一個目的。令幸運的人變得不幸是件有趣的事。」

惡人先告狀,他們先出擊而且不軟手。在他們的計謀、機制,或心靈裏沒有節制、自律,或同情。他們冷酷無情、厚臉皮、下手重。

「自誇」(1節) 是「哈利路亞」的希伯來字,意思是「讚美」。惡人非但沒有讚美神或因神誇耀 (詩 34:2,44:8),他們反而鼓吹或自吹自擂自己的所作所為。在詩篇裏,作惡自誇是最醜陋的自誇。聖經中的「自誇」包括「以心願自誇」(詩 10:3),「自誇錢財多」(詩 49:6),甚至「靠虛無之神自誇」(詩 97:7),但羨慕作惡是罪不可恕的,因為欽佩罪惡就好比容許、讚賞,和接納邪惡。接納邪惡是神看為可憎惡的行為。

大衛指著的「惡」(1節) 是聖經中最普通使用的原文「惡」字,比其他稍輕的「惡」字超過三倍。這個「惡」字形容挪亞時代的人在地上「罪惡」很大 (創6:5),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的罪大惡極 (創 13:13),以及14次在列王記下論到以
色列和猶大國的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8:18,8:27,13:2,13:11,14:25,15:9,15:18,15:24,17:2,21:2,23:32,23:37,24:9,24:19)。

對惡的欽佩因加上「愛」這字而更強化 (3節)。希伯來文的「愛」字如同英語的用法一樣,可以指愛抽象的事物,例如邪惡,或愛具體的人或物。聖經中只有另外一處形容愛惡者,彌迦書3:2 :「你們惡善好惡.從人身上剝皮、從人骨頭上剔肉」。故惡人與邪惡相合、謀事,和合作。他們相信、喜歡,並堅持透過邪惡去完成他們的目標。

作惡者對常理有歪曲的觀念,包括透過作惡去達到自己扭曲的滿足感、無法解釋的快感,以及從邪惡而來的一種病態滿足。他方便地以撒謊、詭詐和欺騙去策劃或想出破壞和毀滅他人的方法 (2節)。大衛把作惡者的舌頭比喻成快利傷人的剃頭刀,能傷害、割斷,或置人於死地。他們不在乎導致別人財務的損失、個人的受苦、悲慘的災難、身體的受傷,甚至致命的結果。對惡的人不管受害者的感受和處境,對他們而言,無辜的生命是犧牲品和值得付出的損失。他們喜愛「每一」傷人的話 (4節) 或「所有」用來吞吃受害者的話 (耶 51:44),咬、咀嚼或品嚐對惡人來說毫無意義。惡人具有好像巨蛇、野獸,或怪獸的胃口。
邪惡有其後果52:5 神也要毀滅你、直到永遠.他要把你拿去、從你的帳棚中抽出、從活人之地將你拔出。〔細拉〕52:6 義人要看見而懼怕、並要笑他、52:7 說、看哪、這就是那不以神為他力量的人.只倚仗他豐富的財物、在邪惡上堅立自己。(詩 52:5-7)

有個開了一輛特大貨車的司機駕駛在一群拖拉機當中時,被警察抓到他超速。

貨車司機很驚奇為什麼只有他被警察抓到,就問警察說:「其他卡車跟我開得一樣快,你為什麼只停我這部車呢?」警察問他:「你釣過魚沒有?」司機回答:「有阿。」警察說:「那麼,你是否抓到池塘裡所有的魚呢?」

最後的惡人將來無法脫逃神的逮捕和審判。詩37:10說:「還有片時,惡人要歸於無有;你就是細察他的住處,也要歸於無有。」那些摒棄、抵抗及反對邪惡的義人是最後發笑的人 (6節)。這是聖經唯一一次記載公義者的歡笑的經文。義人最後會發笑聲,因為邪惡終於棋逢對手。惡人的運氣會轉盤,他們一瘸不振,失足跌倒。

根據布朗主編的希伯來文辭彙,義人指的是蒙神稱義維護的人。人唯一心裡值得
畏懼的乃是敬畏神 (創 42:18,出 1:17,書 24:14),而不是敬畏外邦的神 (士 6:10,王下 17:35),或害怕邪惡或壞消息。詩篇 23: 4 說:「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另一處經文詩篇112: 7說,正直人「必不怕兇惡的信息,他心堅定,倚靠耶和華。」

堅持不悔改的人會遭遇嚴厲和痛苦的下場。他們最大的敵人是那位能粉碎惡的進展之神。惡人的掌權雖猛烈,但期限是短暫的。他們會虛張聲勢,但達不到他們的目標和心願;他們會暫時迷亂不少人,但是至終會用盡別人的好意和同情;他們會贏得一些戰役,但是會失去戰爭。他們不會無條件放棄,但是他們仍會屈服在神的大能下。

「毀滅」的原文字 (5節) 在聖經中常用來描述驅逐、推翻,以及破碎偶像的事件 (出 34:13,申 12:3,士 2:2,6:28,王下 10:27,23:15,代下 34:4)。惡者就像古時的偶像,必遭到可怕的下場。神會將他們打到不像樣子,將他們粉碎成片,碾成灰燼。

作惡之人的命運變得每況愈下。神不僅僅將他們從帳棚中抽出,還要將他們從活人地連根拔起 (5節)。「抽出」的意思就是從帳棚或房子抓住、猛拉、撕扯。接下來,神會攻擊他們的地基、挖起他們的原根,並清除他們的遺跡。他們不再能掙扎、不再能抗議,且沒有一塊石頭不被神翻起。

邪惡必須抵抗52:8 至於我、就像神殿中的青橄欖樹.我永永遠遠倚靠神的慈愛。52:9 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因為你行了這事.我也要在你聖民面前仰望你的名.這名本為美好。(詩 52:8-9)

海軍上將斯托克代爾 (James Stockdale) 是越戰美國戰俘中軍階最高的軍人。他在一本名叫「相愛和作戰」(In Love and War) 的書中回想他如何堅持渡過 8 年的監禁。那時除了忍受殘忍的處境和對待外,他不知道自己將來的命運和任何逃跑的途徑。當他與妻子合著的書在911發生之後不久出版時,被〈今日美國〉報紙記者詹姆柯林斯 (Jim Collins) 訪問,問他如何勝過他的考驗。因重複的折磨而跛行的斯托克代爾回答說:「我從不放棄對最後結局的信心。」

柯林斯然後問:「什麼人沒有生存下來呢?」斯托克代爾坦白回答:「啊,那很容易,樂觀主義者。」柯林斯覺得這答案很困惑,就繼續問:「樂觀主義者?我不瞭解你的意思。」斯托克代爾解釋道:「啊,就是那些說:『 我們會在聖誕節之前被放出去』的那些人。然後聖誕節來了又走了。然後他們會說:『我們會在復活節之前出去。』 然後復活節來了又走了。然後感恩節過去,然後聖誕節又來又去。故此他們因為心碎而死亡。」斯托克代爾沉默一段時間再對柯林斯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你絕不可以將取得最後勝利的信心──你付不起失去信心── 和你必須具有面對目前最殘忍的現實生活的紀律混雜一起,無論這些殘忍的現實是什麼。」(USA Today 11/27/01)

最後,好事會發生在那些等候與信靠主的人身上。但在我們歡笑之先必須先學習信靠 (8節)。我們對神的信靠必須經過時間的考驗。信靠不是信靠除非你經歷挑戰、失敗,和迫害。希伯來文用兩個不同的「永遠」,正確翻譯為「永永遠遠 (forever) 到永遠 (ever)」 (8,9節) 來強調信徒不斷持守對神的信心。信靠不是一瞬間的虔誠或熱心,而是一生對神的委身和交託。我們要看清楚,大衛在最後一節 (9節) 重複「永遠」這字。那些相信跟邪惡戰鬥是易如反掌的人是錯的。
詩篇當中提到「信靠」有46次,是所有聖經中最多提到「信靠」的一卷書 (8節),大衛相信並信靠神有許多原因。耶和華是我們的力量與盾牌 (詩28:7),是我們的避難所與山寨 (詩91:2),是我們的幫助與盾牌 (詩115:9, 11)。祂絕不離棄信靠祂的人 (詩9:10),卻拯救他們 (詩22:4)。祂不止息的愛圍繞那信靠祂的人 (詩32:10)。 盼望或「等候」在希伯來文中不是忍受、容忍,或屈從現實,合乎聖經的盼望是積極而非消極、忍耐而非容讓、堅持不懈而非驚慌失措的。它不是彎起手臂什麼都不作。大衛在等候中讚美神。那些等候主的人具有正直與公義的品性 (詩25:21),他們勇敢堅強 (詩27:14)、守主的道 (詩37:34),並遵行祂的話 (詩130:5)。
結論:詩篇 37:19 節說義人在急難的時候不至羞愧。基督徒一直站在對抗邪惡的前線,從反抗奴隸制度到人權壓迫。有人說:「邪惡成功只因好人袖手不顧。」虔誠的人不與邪惡有什麼瓜葛或認同。神應許祂要眷顧屬祂的人遠離一切罪惡 (詩121:7),祂要報應祂仇敵所行的惡 (詩 54:5),並搭救祂兒女脫離惡人的手 (詩 97:10)。你委身遠離罪惡之道了嗎 (詩119:101)?你受罪惡試探的時候是否禱告 (詩141:4)?你恨惡罪惡嗎 (詩 97:10)?你願棄惡行善嗎 (詩 34:14)?

小組討論問題
1. 有什麼邪惡的事使你不安?
2. 為什麼詩人開始使用一個問題?
3. 曾有人向你自誇作惡的事嗎 (1節)?他們自誇什麼? 你的反應如何?
4. 詩人如何形容惡人的舌頭 (2, 4節) 和行為 (3節) ?
5. 神如何對付作這些作惡者 (5節) ?
6. 義人將有什麼領悟 (6-7節)?
7. 大衛如何形容義人 (8節) ?你是否認識這類的義人?他們的生活見證是如何?
8. 最後一節和第一節有什麼對比?
9. 我們如何對付邪惡?大為的選擇是甚麼?你如何作類似的選擇?

英文版本: 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6/crisis-choice-pt-8.html

無國界英雄 (路 10)「危機與選擇系列之九」

無國界英雄 (路加福音10:25-37)
作者:葉福成 整理:沈穎慧
幾年前,一輛開在我前面的卡車以兇猛地咆嘯聲即將轉入高速公路。開那輛大卡車的司機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駛盡了引擎,轉大音響。那年輕伙子戴著黑眼鏡,穿著黑上衣,讓人一看就會把他與歹徒聯想在一起。我對他的外表不但沒好印象,反而只有討厭,輕視和諷刺。

那人在轉入高速公路的入口時,不但沒有減慢速度,反而繼續以原速行駛。他的匆忙讓我想到他不但會危害自己的生命,還會害到別人。沒想到出我意料之外,他竟然調頭、回轉將他的車停在路旁,沒有駛上高速公路。那人不等自己的車完全停下就跳下車。太危險了!看到這位穿著短褲又紋身的大體格年輕人的動作,我懷著不滿的神色。

接著我看見那人跑向一輛冒著煙停在路邊的汽車。我錯怪好人啦!在那汽車旁邊有個需要幫助的女人,原來那年輕人不是一個危險人物,不是一個討厭的傢伙,而是一名好撒瑪利亞人,是一名援救無助人的英雄。
在路加福音10 章中,耶穌對一個自作聰明又挑戰他的教導的人說了這個故事。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是一段極度危險的冒險路程。根據李斐德 (Walter Liefeld),那 17 英里彎曲,寂寞的路上是強盜很容易隱藏、出沒的地方 (Expositor’s Commentary, Vol. 8 pg. 943)。寓言中的旅客是一個容易讓強盜盯上的對象。他獨自旅行,被強盜(而不是竊賊)暗算,偷襲和打劫。竊賊會在晚上行動,但是強盜在光天化日之下出擊。這些強盜是一群有嚴密的組織,設備和默契合作的歹徒和犯人,制服毫無提防的旅客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容易的。

什麼樣的人是一名英雄?英雄是一個看見鄰居或陌生人的需要便付出力量的人。英雄雖是普通人卻盡其所能的展現出非凡的熱情、憐憫心和仁慈心。

英雄對所發生的事不會閉著眼睛
10:25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作甚麼纔可以承受永生。10:26 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10:27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10:28 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10:29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10:30 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路 10:25-30)

「奔騰年代」(Seabiscuit) 這部電影,演出一匹在二十世紀時最受人注目的賽馬及牠的職業騎師 (由電影「蜘蛛人」的男主角杜比麥奎爾飾演) 的故事。故事的背後描述一個更有意思的情節。當一個富翁決定投資賽馬業時,他必須為他的馬找一位適合的馴馬師。他在偶然的機會裡碰見了一位有點古怪,有些年紀但卻有技能,又親切的馴馬師,雖然這位年長的馴馬師過去曾失去了許多去訓練賽馬的機會。

當馬主查爾斯霍華德 (Charles Howard) 第一次遇見到他未來的馴馬師湯瑪斯.史密斯(Tom Smith) 時,他看到這位愛馬的人正在照顧一匹受了傷的馬,這匹馬已過了牠的輝煌時期,不再參加比賽了。不像其他的馴馬師,他沒有倉房或馬房甚至沒有自己的家,他跟那匹其他馬主想殺掉的老賽馬住在樹叢裡,露天過夜。

那精明又好奇的商人在一次午夜拜訪馴馬師時問他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來照顧那匹沒人要又半殘廢的馬。霍華德問他:「你的馬會好嗎?」馴馬師回答:「已經有好了一點」。馬主又問了最想知道的事:「牠還會賽跑嗎?」馴馬師承認:「不會。這匹不會。」好奇的馬主又問:「那你為什麼還照顧牠呢?」史密斯回答:「因為我可以照顧牠。每匹馬都有牠的用處。牠可能是一匹拉馬車的馬或是一匹小孩子的寵馬。在加上牠還好看。你不會因為這個人只受了一點傷就把他的生命給扔掉吧。」馴馬師坦率的答覆贏取了馬主決定選他的心。

這在路上受害昏迷的不是一件「物品」,而是一個「人」;不是一個動物的屍體,而是一個「活人」,對路過的撒瑪利亞人來說這個受害者雖是個陌生人,但是對某些人來說卻是「親人」、「家屬」。那難看到幾乎沒有生氣的身體已經不能明確地反映出這個人的尊嚴。強暴的毆打已經剝奪了他的人性。強盜剝去了他的衣服 (30節) ,可能也把他身上所有的一切,包括錢和驢子都搶走了。「剝去」這個動詞另外一次出現在四福音中是用在另一個人的身上 ─ 耶穌基督 (太 27:28,31;可 15:20)。那個受害者不預期地同時經歷到彌賽亞和保羅所遭遇的痛苦 ─ 他不但像耶穌被巡撫的兵「剝去」衣服那樣 (太 27:28,31,可 15:20) 還像保羅一樣的被「打」 (徒16:23,33,林後 6:5)。

這個人所受的「打」在別處經文裡被翻譯成「擊打」( 路12:48),「鞭打」(徒16:23),「傷」(徒16:33),「打」(林後 6:5),「被鞭打」(林後 11:23) 和「抽打」(林後 11:24) 。這個字可以單數或複數用;在這情形下,這位旅客很不幸地遭受不僅一個而是多個強盜不斷的向他的頭部,身體到處的擊打、毆打,使他無法忍受也站不起來。強盜打到他不省人事,失去知覺,他的樣子慘到連自己的母親都認不出的地步。這是要讓那人無法求救,也是要警告他不要作愚蠢的事,不要懷著想報警察的想法。

第30節說這人已經是在半死的狀態,原文字的「hemi-thanes」是由「hemi半」(參hemisphere半球) 和「thanatos死」造成的字。這人幾乎連舉一指,眨一眼或動一下都不能。他躺在地上不能動,無助又沒有朋友。經文裡的描述不是說他還勉強活著,而是強調他已是半死了。因此每個路過的旅客只要是看到這個漸漸陷入昏迷,似乎快要半身不髓的人,更別說他無法防備氣候的轉變,遊蕩的動物或更多的暴力行為,就有責任幫助這人或是幫他求救。

英雄對所發生的事不會背道而馳
10:31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10:32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路 10:31-32)

社會心理學家萊丹和達利 (Latané and Darley) 曾經做了一個實驗,要觀察當某人落入危急情況下時,在場圍觀的人數如何影響這些圍觀者對此人表現出的反應。他們發現,當愈多人在場圍觀的時候,這些人伸手援助的動機就愈薄弱,這兩位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旁觀者效應」。

在實際的實驗中,當只有一個人在場看到有人求助或聽到有人哽咽的聲音時,85%的人會馬上衝出去幫助。但是當他們知道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另一個人在場時,這個相助機會比例則降到 65%。當旁觀者知道另外還有五個人在場時,願意馬上衝去援助的比例降到只有31%。
http://changingminds.org/explanations/theories/bystander_effect.htm

中國人有俗語說,「三個和尚沒水喝」。也有句話說,「兩個牧羊人看守的時候,羊就被偷了。」

這祭司和利未人代表著法律權威 ─ 他們雖然敬虔又重視道德修養,但是他們也是現實主義者,是懂得世途險惡的老手。他們從遠處就可以嗅到及將會出現的道德困局,他們對於跟聖經內容有關的爭論或任何令人困擾的矛盾都很敏感。所以他們必須不斷動腦筋,研究各種局勢裡的漏洞,考慮他們所擔負的責任和提防他們所付出的代價。律法不是盲目不顧及人的需要,而是執行律法的體制裡卻有破綻。每個人都能對一篇經文提出第二種解釋,每個人都能在其專業崗位上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彈性度。每個人也都以矛盾、灰色含糊的地帶為自己的立場作辯解。該祭司和利未人知道如何扭轉律法的字句。沒有任何細節或是非對錯能難倒他們來提出個人的正反立場。他們如同律法師 (25節) 非常有把握,有技巧的回應耶穌、提出問題來挑戰耶穌。這些強於辯論,精通修辭學,分析文字和詞語的律法師以這個一體兩面的問題向耶穌提出挑戰:「誰是我的鄰舍?」,鄰舍的定義是什麼!(29節)

當看見那陌生人昏倒在地上時,這律法家跟祭司和利未人的態度並沒有什麼差別。請留意祭司和利未人的動作在原文裡的描寫是相同的。他們「從那邊過去」,原文 antipareelthen是 (anti反 + parerchomai 去) 所組成的字。他們往相反的路走去 ─ 他們退後,轉身或儘快退後往反向走開;他們不是從左邊、右邊繞過或跨過那人。他們根本沒有靠近,過來看看、來瞭解那人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根本就不願意被涉及在內。他們的行為是讓人不可想像,不合情理和出人意料的 ─這裡「走開過去了」的原文動詞 (31,32節) 是唯一出現在聖經中的一次。

那人雖然不幸,但是另外那兩個人的犧牲甚大。想到因碰到或接觸到屍體的就必須照禮節來潔淨自己就足以讓他們打消任何太調查的念頭。屍體在舊約時代被認為是不潔淨、是污損的。觸摸到死屍的人就必須按照規定把小母牛的骨頭、杉木桿、海索草和紅布一起燃燒後的灰燼撒在身上來潔淨自己 (民 19:6)。那人到第三天,要用這除污穢的水潔淨自己,第七天才潔淨了。他若在第三天不潔淨自己,第七天就不潔淨了 (民19:11-12) 。 難怪他們覺得太麻煩了!誰會想要再回耶路撒冷去潔淨自己,更何況他們才在潔淨自己之後離開耶路撒冷的 (30節)!

英雄對所發生的事不會麻木不仁
10:33 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10: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10:35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10:36 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10:37 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罷。 (路 10:33-37)

在2004 年 8 月 8 日那天,南加州橙縣的越南社團為過去一位陌生人對他們所做的慈悲義行舉行一個慶祝會。大概在二十年前, 1985 年 11 月 13 日,一艘載著九十六位越南難民渡過南海的船的引擎在航行中拋錨了。船上的人絕望地在大海上漂流。他們預料到強烈熱帶風暴即將來臨,在等候船隻來救的四天當中,他們看見1,2,3, 10,20,30, 40, 50艘船經過,卻沒有任何一艘船願意停下來幫助他們。

當第 51 艘船經過時,船上的人照常不停的揮手,大聲求救。那艘南韓的魚船往前航行了10 分鐘之後朝他們的方向轉來,救了他們。這艘「光明87號」船長全先生(Jeon) 已有十六年當船長的經驗,他正領著25 個水手,載著超過 350 噸的鮪魚從印度洋經過。當船長看見一群害怕,無助的難民在呼求時,便召集了水手。雖然在公司裡有反對難民的政策,但是他卻為了救人,願意承擔任何責任。水手們也表示願意支持他的做法。多年之後,那些被救的難民才得知這位船長的遭遇。他的公司知道這事就立刻將他解雇。他之後未能再找到一份船長的工作,只得依靠儲蓄和幫助朋友的生意來維持生活。

那十九年後,在2004 年 8 月 8 日那天,數百位越南人擁著小西貢去對他們的英雄表達他們報答、償還不盡的感恩。那位找到楊先生下落的難民說:「他有一顆最寬廣的心。若不是他的援救,我們不會有今天。我們早可能死在海上了。」這位已62歲的船長謝絕他的稱讚,說:「如果我不在那裡,其他的人也可能會做同樣的事。我當了二十五年的漁夫,抓了很多魚。然而在這25 年期間,是因神的恩典我們才能發現這些船人而且能夠援救他們。」(Los Angeles Times 8-9-04 “Fishing Captain Who Saved 96 Boat People in '85 Is Honored.”)

最後前去幫助那獨孤的受害者的乃是一位撒瑪利亞人。這比喻被稱為「好撒瑪利亞人」是有傳統上的因素。稱一位撒瑪利亞人為「好撒瑪利亞人」對猶太人來說是個諷刺和笑語。撒瑪利亞人是北國以色列在公元前722 年淪國被擄後剩下的猶太人與亞述何其他外邦的居民結婚生出的下一代子孫及後代。他們被其他的猶太人輕蔑因為他們不是純種的。那些有能幹,有才華、精英的猶太人在當時都已被擄到亞述國去了。

撒瑪利亞人同情那孤身的猶太人。那不動的人正在他要經過的路上,在他的面前。因此他承受不住那不舒服和要生病的感覺;看見那滿身是血和臭味的人就想要嘔吐。「動了慈心」的原文是「splagchnizomai」,是形容腸子的臑動或催促。一看到那人的情景就開始讓這撒瑪利亞人想拉肚子。他不能夠控制或止住他對那無助的陌生人所產生的憐憫和同情,正如「人有三急」,是他必須處理的事。

這位撒瑪利亞人所做的不是暗中逃跑,是向前過去,不是退後掉頭走開,而是往那個方向直走,並且將他的傷處都包裹好了。這裡的「包裹」的原文字「katadeo」是唯一出現在聖經裡的一次。「包裹」的意思不僅僅是「包」而且是「包紮」。他很小心的包紮那些傷處,免著紮得太緊或太鬆,並且確定那人已經不在流血。另外,他還用油和酒清洗那人的傷口。

撒瑪利亞人不只是憐憫、關心那人,他更加付出對那人的投入。雖然他無法一人應付一切,但是他盡量和盡力地幫忙那無助的人。他為那人的安危用盡了銀子並且答應旅店的店主下一趟經過時會將剩下的費用付清。這撒瑪利亞人竟然為一個輕蔑他的猶太人付上時間,金錢,和心力。

結論:有人說:「一個人不能解釋「何為鄰居?」;他只能演扮鄰居的角色。」羅賓遜 (Haddon Robinson) 說:「你的鄰居乃是任何你看到有需要的人,他的需要是你能供應的。」卜勒遜 (Bob Larson) 說:「鄰居乃是提倡─我所有的都是屬於神的,而神所有的是屬於我鄰居的,因為我的鄰居是屬於祂的。」給予幫助不是根據一個人的功勞大小來衡量,而是以對方的需要來衡量。這在乎的是你是誰,而不是對方是誰;在乎的是你擁有的,不是你缺乏的;是關於你能做什麼,不是別人應該做什麼。英雄一旦看到受害者所經歷真正的害怕就能夠戰勝自己裡面無形的畏懼。沒有良心,同情或勇氣的信心是軟弱和無益處的。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6/crisis-choice-pt-9.html

你聽過禍音嗎?(可 13)「危機與選擇系列之十」

你聽過禍音嗎?(馬可福音 13)
作者:葉福成
整理:賴瑞珍

每當大災難發生時,基督徒就面對末日預言、千禧年,和末世論的問題。美國9.11事件發生的早上,有個親戚從海外打電話來,問我們是否還好沒事,但是最終忍不住歎息和感慨地說:「世界末日來了!」當 2005 年的車油價格上達超過2.50 美元時,我亦有同樣的感嘆。沒有末世論人物比林西 (Hal Lindsey) 更深切觸動這個議題,他在七十年代的暢銷作品「地球世界末日」(The Late Great Planet Earth) 預測耶穌基督會在 1988 年再來。在聖安東尼奧 (San Antonio) 的牧師約翰哈基 (John Hagee) 曾轟動地說:「我其實相信第三次世界大戰由2001 年的 9.11 就開始了。」

在一個場合裏,耶穌駭人地預測耶路撒冷聖殿的倒塌,此事後來在 A.D 70發生,但是祂亦警告門徒在祂再來之前,要小心謠言和猜測。祂透露廣泛和激烈的迫害是祂再來的徵兆,而祂要以偉大和榮耀的方式再來。耶穌四次重複「謹慎」的動詞,為著要門徒謹記祂的話 (5,9,23,33節)。

什麼是主再來的預兆?什麼事情會發生?我們應該如何準備自己?

末日是前所未有的奇怪!
13:5 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13:6 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13:7 你們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不要驚慌.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13:8 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地震、饑荒.這都是災難的起頭。(可13:5-8)〔災難原文作生產之難〕

我們要提防和警惕的第一件事情乃是防備假見證、假基督和假先知。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宣傳耶穌再來的教導,把此事件變成大眾傳播的鬧劇,並在信徒中製造混淆。耶穌再來之前那段期間是一段宗教活躍 (spiritual activity),含糊 (ambiguity) 和背道 (apostasy) 的時期。與預言凶事者的推測相反,新世紀的科學、科技和現代化過去沒有、從沒有,將來也不會勒死宗教;反而,時代的進展與宗教的復甦同時並進。但是請記得,上一代的信仰會被新一代的信仰所取代。新品牌的信仰會越來越戲劇化、誇張及激情化,導致更強烈對神學、教義,和正統的爭論。假師傅的出現越來越普遍,他們的書籍將會變成暢銷著作,附從他們、支持他們、相信他們的人在末日會不斷增加。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5節)。這些具有超級魅力、令人歡迎,和能言善道的假師傅的目標對象尤其是基督徒,因為基督徒天真過人,他們樂意聆聽、很快相信,且容易被騙。他們很容易相信屬靈口號,天花亂墜的心理談論,以及情感的說服中。

我在洛杉磯事奉的小堂會也曾出現過具異端特徵、作法,和背景的來賓。有位來訪者說他有能「分辨」別人所隱藏之罪的恩賜,能夠「看出」個人的過去,並可以幫助無條件順從他的人得到只有他才有的治療或釋放能力。他私自逐一拜訪會友,去揭露和挑戰他們的罪。他憑著機構執照的資格、合理的推論,以及情感的關顧,將大半的抗拒力量一一解除。任何不服他權柄都被他殘忍地教訓,任何辯駁都惹他生氣,且挑戰他的人被稱為「不屬靈」。其實,他的做法就好像一個無牌照的治療師、算命家,和一名江湖術士。

支持他的人也相當難對付。他們把無與匹敵的權力歸給他,將他擺得高高在上,並主動地給他不合聖經也不健康的順從。跟從他的人甚至在教會午餐時親自樂意地把飯菜送到他家人的面前,這個特權我好像從來沒享受也沒要求過。更糟的是,那領導沒有絕決別人對他的過份注意和關懷。

耶穌說,你們要防備假基督和假先知,他們是掠奪者、豺狼、眼鏡蛇,能夠狡猾地嗅聞和殘忍地捕食孤單、被忽略、被隔離、有需要,和沒有安全感的人。最糟糕的是教會會因此分裂。這些事不僅消耗你的時間,人們的感情也會受傷。

「迷惑」(5節) 的原文意思是供應錯誤 (太 22:29,可12:27) 或不正確的消息。第6節的「基督」不在希臘原文中,這表示假教師並非宣稱「我是基督」,而直接引用專屬耶穌「我是」的稱呼。異端領袖或假教師通常是控制狂,他們聲稱不屬自己的權力,把人帶到自己而不是神的面前。他們以耶穌和基督教的名義造成許多傷害。他們通常沒有執照、沒有按立,且沒有教會。他們經常只有一點的神學教育,甚至嚴重缺乏或沒有完成訓練,又有問題參加、侍奉,或牧養教會。基督教界令人悲痛的現象是,許多傳道人不是被具有比較嚴謹的發照或按牧程序的宗派所按牧,而是被獨立、含糊不清的團體與領導者來發照與按牧。雨後春筍般湧現的神學工廠 (seminary mill) 也於事無補。

耶穌之後警告說,假基督和假先知甚至會延伸他們的影響直到大災難時期:「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你們不要信。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神蹟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選民迷惑了」(可 13:21-22)。

假宗教領袖藉著三大欺騙誤導別人:高人一等的掩飾、事奉的藉口,以及強勢的個性。在希臘文裏一個更強烈的「迷惑」字眼乃是22節的「迷走 (迷惑)」,它比迷惑更具負面意義。這些末日的「神蹟奇事」操作者會盡其一切、不停止地誘惑信徒。他們鄙視教會,在弟兄姊妹間製造不和,若不被止住,他們最後會中斷事工。

一位牧師朋友告訴我他如何處理一班自稱為有說預言恩賜,經常感到有從神來的話要對會友說而攪擾牧師的證道。最後他想到一個辦法:告訴他們把神要他們說的話寫在一張紙上。終於,這班人想說話的衝動由於要寫下來而消失了。過後他們離開教會,很不幸,去了別的教會!

耶穌警告的另一件事是「猜測」。打仗、打仗的風聲、地震及饑荒都不是證實末日將到的足夠證據。諾斯特拉達姆士 (Nostradamus)、發提瑪的異象、聖經密碼、幸運連鎖信,和其他的驚慌事件都只不過是障眼法和人的想像。你是否記得你在2000年年底 (Y2K) 所儲存的食物、飲料,和現金?天沒有倒塌,世界沒有結束,它們只是狼來了的聲音:是產難婦人的疼痛臨到,但是生產還有幾個月之遙。

末日是意想不到的患難!
13:9 但你們要謹慎.因為人要把你們交給公會、並且你們在會堂裡要受鞭打.又為我的緣故、站在諸侯與君王面前、對他們作見證.13:10 然而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13:11 人把你們拉去交官的時候、不要預先思慮說甚麼.到那時候、賜給你們甚麼話、你們就說甚麼、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乃是聖靈。13:12 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起來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13:13 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13:14 你們看見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不當站的地方.(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 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13:15 在房上的、不要下來、也不要進去拿家裡的東西.13:16 在田裡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13:17 當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13:18 你們應當祈求、叫這些事不在冬天臨到。13:19 因為在那些日子必有災難、自從神創造萬物直到如今、並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13:20 若不是主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主的選民、他將那日子減少了。13:21 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你們不要信。13:22 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神蹟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選民迷惑了。(可13:9-22)

然而,耶穌再來的最準確記號或預告乃是基督徒及猶太人所經歷的的廣泛、兇惡的,與不可挽回的迫害。大災難時期是一個激烈和普及的迫害時期。它是一個危機 ── 是危險和機會的時代。耶穌再來之前不久,對基督徒、猶太人,和正統派者的劇烈、高升的迫害將達到高潮。信徒將面對政府贊助的迫害,家人起來成為敵人,和眾人為敵的恨惡。基督徒尤其會經歷公然的歧視,被責難為缺乏容忍,遭受強烈的逼迫。那段時間的災難 (19節) 是難以想像、無故的,而且無法比擬。

然而,此迫害亦是見證的好機會。11節說聖靈仍然顯在這災難危機期間。因此信主和得救的機會還存在。活在那時的基督徒不須思慮遇見什麼、說甚麼,或做什麼,因為聖靈的同在、指導,和發言。

神在我們最可怕的惡夢中做工。911事件顯示神如何在一個國家的受傷、哀悼中喚醒他們。許多人考慮或接受耶穌,甚至回到教會,並重新考慮他們人生的優先次序。在2001年五月,911 攻擊前四個月,蓋洛普 (Gallup) 前一週的調查說有41 % 人進教會,911之後十天,進教會的人增到 47 % (紐約時報 11/26/01)。 儘管 911 不足改變一個人,但它能喚醒一些人。

今日美國報 (11/20/01) 在911之後的兩個半月發表一篇文章,描述911事件對一些人的震撼與影響。一位離開他的管理職位去做社工的大衛‧湯森 (David Townsend)說:「9 月 11 日逼使我要活出有意義的人生。讓我們捲起袖子帶給別人希望;讓我們擺脫絕望的臭味。」飛行常客黛柏拉‧萊溫 (Debra Levin) 說:「我過去一直等最後快上飛機才到達機場。現在我早起一些,如果我為自己的安危必須早到機場幾個小時,都不算問題。」購物者約瑟‧魯益師 (Joseph Lewis) 說:「有一次跟妻子去食品雜貨店購物,她挑選了普通的冰淇淋。以前我會覺得不舒服,因為我們一直吃低脂肪的冰淇淋。現在無所謂了。現在我們也比較固定去教會。」心理學家麗莎‧奧爾森 (Lisa Olsen) 說:「我現在還做同樣的事,但是如今我更享受它。我現在說這份工作很適合我,而且不會讓加班煩擾我。」最後,紐約人麗莎‧柯恩 (Lisa Cohen) 說:「現在我把職業放在家庭和關係之下。我跟朋友吃飯和跟家人打電話的時間更多了。」在911之後,甚至好萊塢的著名導演也立刻看出在電影中需要減少色情、暴力和髒話。

將來的逼迫會將綿羊和山羊分開,把那些口是心非的基督和忍受到底的基督徒區別,和認清那些是教徒和那些是信徒。我們的責任乃是堅持到底,是透過聖靈的幫助而非自己的力量。

猶太人亦難逃一劫。14節「毀壞可憎」的事件經常被解釋為猶太人的敵人會屠殺一頭豬放在聖殿祭壇上,或放偶像在耶路撒冷猶太人的聖殿。

末日是終究值得的勝利!
13:23 你們要謹慎.看哪、凡事我都預先告訴你們了。13:24 在那些日子、那災難以後、日頭要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13:25 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13:26 那時他們〔馬太二十四章三十節作地上的萬族〕要看見人子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13:27 他要差遣天使、把他的選民、從四方、從地極直到天邊、都招聚了來。〔方原文作風〕(可13:23-27)

三個人同時到達天堂珍珠之門。彼得來迎接他們,但是他說他有要事處理,便請他們稍後。彼得走了很久,但他終於回來,就先問一個新來賓她是否介意等著他回來。她說:「不介意,我期待這日已久。我愛神,等不及要見耶穌。我完全不介意。」然後彼得說:「好,我還有個問題。你怎麼拼「神」這一字?」她說:「大寫的G-o-d。」聖彼得說:「你可以進來。」

彼得去外面又見到另一個新來賓,便邀請他進來,對他說:「你介意等候嗎?」那人說:「啊,不介意。我信了耶穌足足五十年,而且我會一生住在這裡。我完全不介意。」彼得就說:「只有另外一件事。你怎麼拼「神」這字?」他說:「G- o-d,大寫的G。」聖彼得說:「很好」就送他進入天堂。

彼得又回到外面邀請第三個來賓和問她是否介意等侯。她回答:「事實上,我很介
意。我一生都必須排隊 ── 無論在超級市場,去學校幫小孩報名註冊,或去看電影時 ──到處都要等 ──所以我很討厭現在來到天堂也要等待!」彼得說:「你那樣感受情有可原,我不會拿這個反對你,但是我還有另一個問題要問。您如何拼寫「捷克斯拉夫」('Czechoslovakia) 一字?"

在逼迫的頂點,耶穌將以光輝的榮耀回來。耶穌的再來是萬物的結束和更新。日頭要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主的再來要顯在天上。馬太福音 24:27 說:「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地上的萬族要看見人子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大能力、大榮耀」(26節)是聖經獨特指著耶穌再來的一句話。使徒們「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 (徒4:33) ,但是只有主的再來的特徵是「「大能力、大榮耀」。這是主耶穌在創世以前與父同享的榮耀 (約17:4,24)。到萬物復興的時候,彌賽亞要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 (太 19:28)。那些在活著的時候以祂為恥的人,祂將看他們為可恥的 (可 8:38,路 9:26)。請注意:26節的原文只記載祂以雲彩降臨 (不是「駕雲降臨」),但啟示錄揭露祂「坐著」雲彩降臨 (啟14:14-15)。

耶穌的再來比任何大量殺傷武器、任何化學或生物細菌武器,以及任何世上的軍隊要更嚇人。祂會審判人的靈魂,不單是人的身體。馬太福音 10:28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

其實末世是一切事物更新的時候。耶穌說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時祂會復興萬物(太 19:28)。 那指著以色列的復興、一切受造之物的更生,和基督一千年作王。當祂再來時,列國要以他們如何對待以色列受審;以色列要以他們如何對待彌賽亞受審;而基督徒要以他們生活的質素和一生的作為受審。然而,撒但 (啟 20:7) 和牠墮落的天使和不信的會在一千年之後受審判 (啟 20:11-15)。

結論:你是異端、惡劣神學,或荒唐離奇謠言的受害者或肇事者嗎?基督徒無法分辨是非的最大的原因是他們自己沒有閱讀聖經 (可12:24)。你有系統地查考聖經嗎?你害怕人的逼迫過於聖靈的幫助嗎?有人曾經問路益師 (C.S.Lewis):「為什麼義人會受苦呢?」他回答:「為何不會呢?他們是唯一可以處理受苦的人。」最後,你是否忍耐直到主來 (雅5:7)?祂會跟你說:「進來,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或說:「離開我,我不認識你」?你會跑向祂還是跑遠離祂?

討論問題:
1. 請列出主再來的預兆。請列出什麼不是祂再來的預兆。
2. 為何以生產之難 (8節) 來比較主再來?兩者如何相似?
3. 在這段經文,什麼命令 (動詞) 是重複的?重複了多次,為何重複?
4. 在此混亂和逼迫期間中 (9至11節),我們有何傳福音的機會?
5. 「假基督」等宗教詐騙如何產生?何人最容易被騙,為什麼 (22節) ?
6. 什麼是你「當作的工」(34節)?你如何負起這些責任?
7. 信徒該提防什麼?
8. 謹慎/watch ( 5節)、儆醒 (33節) 和謹慎 (34, 35, 37節), 有何分別與關係 ── 三者都事命令式的?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6/crisis-choice-pt-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