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7, 2008

照你本相來見神 (撒下 7)「禱告勇士系列之一」

照你本相來見神 (撒母耳記下第七章)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陳智榮

財富雜誌在一期的題目「成功的必要條件」(Fortune 10/30/06) 中分析:
「甚至最卓越的人也需要大約十年的努力才能達到『世界級』的成就,一個頗具規模的研究機構甚至稱此模式為『十年法則』。南加州大學的John Horn和加州州立大學的Hiromi Masunaga觀察到:這『十年法則』只是代表一個很粗略的估計,並且大多數的研究人員覺得它只是最小因素,而不是一個平均數。在許多領域中 (例如:音樂、文學)的精英,最少需要20到 30 年的經驗才達到他們的高峰。」

雖然殷勤是所有頂尖巨星的共同要素,年齡卻是「王牌」。打破田徑比賽記錄者在25 歲的時候達到他們的高峰表現、最有價值的棒球球員在27歲達到高峰、化學家在35歲、經濟學家在36歲、發明家在 39歲、經濟學家在56歲,而哲學家則是在64 歲的時候才達到高峰表現。

何時是你的最優越的年齡呢?你會如何的不同和相同呢?你會跟神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大衛王打了無數的戰役、擊敗了他四周的敵人,而把安靖帶給以色列人民 (1節)。國家享受太平、人民不須怕攻擊,不被四圍的仇敵擾亂。當那時,大衛想建造殿宇給神居住 (5節)。他認為神的約櫃應該安置在更穩定、更永久,並且更宏偉的地方。敬拜的地方不應該只是一廉掛著的布幕、一個可搬動的物件,或是一個旅行用的箱子而已。雖然大衛的提議被拒絕,但是他的禱告是討神喜悅的。因為他照他的本相來見神,沒有懷著自負和成就來見神。

因神的偉大而讚美祂
7:18 於是大衛王進去、坐在耶和華面前、說主耶和華阿、我是誰、我的家算甚麼、你竟使我到這地步呢。於是大衛王進去、坐在耶和華面前、說主耶和華阿、我是誰、我的家算甚麼、你竟使我到這地步呢。7:19 主耶和華阿、這在你眼中還看為小、又應許你僕人的家至於久遠。主耶和華阿、這豈是人所常遇的事麼。7:20 主耶和華阿、我還有何言可以對你說呢、因為你知道你的僕人(撒下 7:18-20)

當傳播媒體一聽到美國前任總統吉米‧卡特贏得2002 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時,媒體人員就衝到人口超過600人的喬治亞州平原鎮 (Plains, Georgia),去訪問卡特,他是150 名候選人之中被選上的人。其他獲獎的美國總統包括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1906 年) 和威爾遜 (Woodrow Wilson,1919 年),但是卡特是唯一獲獎的前任總統。何況,最後得獎的威爾遜總統已經是超過八十年前的事了。

卡特在記者會中,對著跑來小鎮祝賀他贏得百萬美元獎金的人和訪問他的記者說:「當群眾離開之後,我還是騎著我的腳踏車回到市區。我的生命沒有改變,雖然我成為一名州參議員、或州長、或總統、或是被擊敗的總統候選人,我相信這一次也不會改變我的生命。我的根在這裡已經太深,沒法改變,並且我已經太老了。」(USA Today 10/14/02 “A day in the life of America’s plainspoken man of peace.”)

當大衛一旦獨自一人時,他屈膝敬拜神。大衛以前是一個牧羊人。他從無名成為聞名的國王。當大衛最光榮的時候,他並沒有把自己看成是一個位高權重的王,而是看自己是神的僕人。他是從一個平凡的牧羊童開始,每天跟從羊群、計算和餵養羊群,之後才管理百姓(8節)。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從羊圈中將你召來,叫你不再跟從羊群,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大衛是個牧羊人、一個農場夥計,是個畜牧的人。他的工作沒有什麼特別、沒有什麼光彩耀眼,也不穩定。世界看他是舉世無雙、實至名歸的王,但是他在神的眼中只是一個普通和微小的僕人。他最喜歡稱自己是「你的僕人」,在這章經文中,大衛有九次強調自己是「你的僕人」(20,21,25, 26,27,27, 28,29,29節)。大衛一生一共十三次稱自己是「你的僕人」 (撒上 3:10-11,撒下 24:10),這還不算詩篇中的次數,這是比任何聖經中其它的人更多地這樣稱呼自己。

神所能給人最好的稱讚,就是稱人是「祂的僕人」,神再也沒有給我們更高或更好的稱讚了。「我僕人大衛」(5,8節) 這個詞是神給大衛極高的讚譽,顯示出神如何地看大衛,以及神是何等地看重他。除了大衛之外,摩西和約伯是唯有兩位獲得這最高的榮譽。「我僕人大衛」或「大衛我僕人」在聖經中驚訝地出現19 次 (撒下 3:18,7:5 , 7:8,王上11:32,36,11:38,14:8,王下 19:34,20:6,代上 17:7, 賽37:35,耶33:21,33:22,33:26,結34:23,34:24,37:24,37:25),比任何人有被形容為「我僕人」更多。摩西 (民 12:7,8,書 1:2,7,王下 21:8,瑪 4:4) 和約伯(伯 1:8, 2:3,42:7-8) 都是只有六次被神稱為「我的僕人」。

大衛被稱為神的僕人是很榮幸的。被稱為神的僕人不是害羞的事,而是榮譽和喜樂的事,比服事人還要光榮。何況不止一次,他並不感覺羞恥稱自己是別人的「僕人」。他曾經五次稱自己是掃羅的僕人 (撒上 17:32,34,36,19:4,26:19,29:8),有3次稱自己是約拿單 (撒上 20:7-8) 和亞吉的僕人(撒上 27:5,28:2,29:8),並且有一次稱自己是愚頑拿八的僕人(撒上 25:8)。

當我們謙卑自己,神會高舉我們,正如神高舉大衛在他的敵人前面。下一章開始,大衛的敵人---摩押人(撒下 8:2) 、亞蘭人(撒下 8:6),以及以東人 (撒下 8:14)都一個接一個地成為「大衛的僕人」或中文翻譯為「歸服大衛」,並帶來貢物給大衛。大衛不只是成為「城中的尊貴人」 (王下 10:6),而是「世上大大有名的人」(9節) ,即使大衛當時認為他的偉大是被誇大了(21節)。他的偉大,像其他偉大的人一樣,只局限於地上,唯有神的偉大是無邊和無比的。

因神的恩慈而讚美祂
7:15 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像離開在你面前所廢棄的掃羅一樣。7:16 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原文作你〕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
(撒下7:15-16)7:19 主耶和華阿、這在你眼中還看為小、又應許你僕人的家至於久遠。主耶和華阿、這豈是人所常遇的事麼。(撒下7:19)

一名拉比和他的妻子正在打掃房子。這位拉比偶然發現一個他沒有見過的盒子。他的妻子告訴他不可把它打開,因為那盒子是她私人的。

有一天她不在的時候,他很好奇想知道盒子裝著什麼東西。他打開盒子,發現 3 粒雞蛋和兩千美元在盒子裏。當他的妻子回家時,他對太太承認他打開了盒子,並要她解釋盒子裏的東西。

她告訴先生每次他講道不好的時後,她會把一粒雞蛋放在盒裏。拉比插話說:「在二十年,只有三次不好的講道,真是不錯啦。」他的妻子繼續說:「但是每次我累積到一打雞蛋的時候,我會以1塊美元賣出。」

大衛首次聽到神應許他的後裔接續他的王位、神會堅定他的國,直到永遠(12-13節)。大衛的王朝正在發展中。以前,大衛的家庭成員是局外人,如今他們是王位的擁有者。大衛不是神的首選,也不是完美或唯一的候選人。大衛家族或朝代的興起是與掃羅的衰敗有密切的關係。事實上,大衛的成功故事不是獨自成立的;他的故事是依附在掃羅這位失敗的國王的故事上。中國人有一句話:「財富不會存留超過三代。」

在15節中,「離開」的原文字出現了三次,其中一次翻譯成「廢棄」。神瓦解了掃羅的王國、除去和回收他的王位 (15節)。在撒母耳記上13:13撒母耳責備掃羅,若不是因為掃羅愚蠢的不順服,否則他是可以永遠確保以色列王國的建立。朝代原本是在掃羅掌握之中的,但是他失去了。神對亞伯拉罕後裔的永約和賞賜的應許(創 13:15,17:7-8) ,如今公正地臨到大衛和他的後裔身上。

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活,並且世界也不完全是我們的。再者,根據撒母耳下 5:12 記載:「大衛就知道耶和華堅立他作以色列王,又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國興旺。」

大衛南方王朝的歷史比北方的以色列國更長久。以色列國從公元前926 年到公元前722 年,在超過兩百年的歷史中有九個朝代和二十個王。但是從公元前1004 年到公元前586 年,有超過四個世紀的猶大歷史,是比北方以色列國歷史長兩倍,只有大衛的後裔統治南方。只有北方的一個朝代---耶戶(王下9)---持續了五代,並且只有一個朝代---暗利 (王上16:21 )---持續了三代。其餘北方王國頂多是父親和兒子的朝代,沒有再隔一代的統治。北方以色列國的改朝換代總是混合著陰謀、暗殺和戰爭 (王上 15:27,16:10, 王下9:14,15:10,15:14,15:25,15:30 )。

大衛為他一家而感謝神的恩慈。「殿宇」(13,16節)和「國位」(12,13,16節) 不在大衛的感謝詞之中,而「家」才是他所關心的。大衛提及「家」的原文字一共有八次 (18, 18,19,25,26, 27,29,29節) ,這是他禱告的中心、靈魂和重點所在。他沒有要求榮耀、尊貴或權勢。神確實給了大衛全世界最偉大、最美好和最真實的珍寶,就是應許彌賽亞耶穌基督必出於他的後裔。

因神的善良而讚美祂
7:23 世上有何民能比你的民以色列呢。你從埃及救贖他們作自己的子民、又在你贖出來的民面前行大而可畏的事、驅逐列邦人和他們的神、顯出你的大名。7:24 你曾堅立你的民以色列、作你的子民直到永遠.你耶和華也作了他們的神。

一對八十歲的老夫婦有記憶上的問題,所以他們決定去給醫生檢查,要確定他們沒有毛病。當他們看到醫生時,他們對醫生解釋他們記憶上的問題。做完檢查之後,醫生告訴他們,身體上沒有問題,但是他們可能要開始把事情寫下來,來幫助他們記得事情。那對夫妻感謝醫生就回家了。

那天晚上,當他們在看電視的時候,那位老翁從他的椅子起來。他的妻子問他:「你去哪裡?」他回答:「廚房。」她問:「你可以拿給我一碗冰淇淋嗎?」他回答:「好。」然後她要求他說:「你不認為你應該把它寫下來,以便你可以記得嗎?」他說:「不需要,我可以記住的啦。」然後她說:「我還要一些草莓放在冰淇淋上面。你最好寫下來,因為我知道你會忘記的。」他說:「我可以記得,你想要一碗冰淇淋加上草莓。」她回答:「我還要加上鮮奶油。我知道你會忘記,所以你最好把它寫下來。」他丈夫厭煩地說:「我不需要寫下來,我可以記住的。」於是便生氣地進了廚房。

大約 20 分鐘之後,他從廚房回來,並且給她太太一盤燻肉和煎蛋。她瞪著盤子,好一會兒才說:「你忘了我的吐司麵包啦。」http://www.funs.co.uk/fs/s15.html

俗語說:「健忘是一件可怕的事。」

大衛的百姓曾經是做過奴隸的國民。以色列之所以獨特,乃是因為神揀選了他們。他們是神的人民,「你的民」這個關鍵詞,在第23 和 24節中出現了三次。神的原意是要作他們的神(創 17:8,出 29:45,利26:44,書 3:7)。他們不是天生就比其他人更雅麗、高貴或值得。猶太人的歷史乃是「作過奴僕」 (申 15:15) 的歷史,但是因著神的恩慈,他們免去作奴僕的命運。

埃及是以色列人無法逃避的話題。以色列歷史中最輝煌的主題乃是「耶和華愛你們,又因要守他向你們列祖所起的誓,就用大能的手領你們出來,從為奴之家(埃及法老王的手中)救贖你們」(申 7:8,13:5,彌 6:4,申 9:26,尼 1:10)。在出埃記第20章與申命記第5章裏的十誡,以及在今天猶太人的家裏、學校裏和政府辦公室裏仍然可見的十誡,它不是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20) 做開頭,而是以「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摩西更直接。他重複地說:「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作過奴僕」(申 16:12, 24:18,22)。父母也提醒小孩:他們「在埃及作過法老的奴僕、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申 6:20-22) 埃及意味著困苦、悲慘、受難 (出 3:17,尼 9:9) 、疾病 (申 28:60) 和羞辱 (書5:9)。
以色列因為忘記他們在埃及作奴僕的日子就付出最大的代價,因為忘了他們的過去就如同忘了神的好處。在聖經中,埃及被稱「奴之家」(申 5:6,6:12,8:14,13:5,13:10,書24:17,士 6:8,耶34:13,彌6:4)。以色列是一個奴隸社會,但是當他們忘記神如何引導他們從埃及出來,他們後來的處境就更糟糕。在公元前586 年當耶路撒冷陷落之時,他們變成流亡者、難民和無家可歸的人。

今天,令人悲傷地,猶太學者如波圖克 (Chaim Potok) 和庫席勒 (Harold Kushner) 竟然質問:「是否以色列人真的曾經在埃及作過奴隸、在西奈曠野流浪四十年或在約書亞的領導之下征服迦南地。」(Los Angeles Times 4/13/01 “Doubting the Story of Exodus”)

結語:你是否將一切榮耀頌讚歸於神嗎?禱告是照你的本相來見神---除去你的權勢、地位、財產、驕傲或虛假。人的財富不在於政治力量的保護中、世上的地位中或是物質的財產中,而是在神所賜的豐盛中,以及你的子孫與神的豐富關係中。真的安全感是來自神,而不是來自世界的財富或名聲。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2/prayer-warriors-pt-1_116642889035894602.html

願你的旨意成就 (王上 8)「禱告勇士系列之二」

願你的旨意成就 (王上 8:22-54)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陳智榮

一位牧師,決定不參加主日崇拜而到山裡去打獵。正當他在山路的轉彎處,就跟一頭大熊相撞。這位牧師蹣跚地向後退,滑出小徑,同那頭正在找食物的熊一起跌進山谷裡。最後,牧師撞進一塊大圓石頭的夾縫裡,他的來福槍只能朝向一個方向,並且折斷了雙腿。

當那隻熊走近時,這位牧師拼命地呼求:「主啊,我為自己所作的很感抱歉。請原諒我,拯救我!主啊,請讓那隻熊成為一個基督徒吧。」

突然間,那隻熊滑到牧師的腳邊站住,雙膝跪地,雙爪合緊說:「神啦,祝福我馬上要享用的食物。」

我們喜歡要求別人給我們「幫個忙」。從朋友、同事和熟人身上,我們常聽到他們問:「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更令人為難的是,有時候他們加上「特別」這個字眼:「你可以幫我一個“特別”的忙嗎?」--- 表示有更大的壓力是在被要求的人身上。有時,人們會斯文地說:「請幫我一個忙。」常常人們只是說:「幫個忙。」這樣做是現今既普遍又合理,也是自然的社交方式。

所羅門,可能是歷史上最有智慧的人,他絕不是害羞或不擅言詞的人,但是當他建造完成耶路撒冷的聖殿時,他沒有求神幫他一個忙或是把神當成私人幫忙銀行一樣。例如「我需要幫忙」或「你欠我一個人情」,或是「我有一個請求」,這些話從來沒有從他口中說出。當然,所羅門在原文裡說了 14 次的「垂聽」(王上 8:28,29,30,30,30,32,34,36,39,42,43,45,49,52),但是他沒要求神為他做一些超出神旨意外的任何事---任何無聊、牽強或不負責任的事。

神對大衛家是信實的8:22所羅門當著以色列會眾、站在耶和華的壇前、向天舉手說、8:23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阿、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你的.你向那盡心行在你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8:24 向你僕人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現在應驗了.你親口應許、親手成就、正如今日一樣。8:25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阿、你所應許你僕人我父大衛的話、說、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在我面前行事像你所行的一樣、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現在求你應驗這話。8:26 以色列的神阿、求你成就向你僕人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

有一天,有兩個水桶碰巧在一口水井旁見了面。一個水桶的臉上有燦爛的笑容,另一個卻是愁眉苦臉。開心的水桶問:「你為什麼愁眉不展呢?」那悲傷的水桶埋怨說:「唉,當我離開水井的時候,無論裝了多麼滿的水,我總是空空的回來。」

悲傷的水桶反問說:「你又為什麼笑口常開呢?」開心的水桶很高興地回答說:「當我回到水井的時候,無論是多麼的空,我總是滿滿的離開。」

有人說:「成功是在於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幸福是喜愛你所得到的。」(H. Jackson Brown)

許多人花不少時間禱告,去向神要求他們想要的東西,反而花較少的時間向神感謝已有的東西。我們要求無數的東西、更多的財富、世上的一切,可是禱告不是在貪圖物質的擁有或是在巴結神,禱告乃是抓住神的應許,並且數算你得到的恩典。

在所羅門的禱告中,他首先正確地對這位以色列的神表示他的感謝。所羅門不敢自稱是個虔誠、能幹或是應得獎賞的人。他承認他是托他父親的福,又沾了父親的光,而不是自己的功勞或價值。神向所羅門施慈愛,因為他父親是個「盡心行在你面前的僕人」(23節)。所羅門只是宣告神對他父親的應許就足夠了,就是正直地行在神面前了。

在所羅門話語中的感恩態度,正是他前兩次禱告的引言。當他第一次向神禱告時,所羅門說:「你僕人我父親大衛,用誠實、公義、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又為他存留大恩,賜他一個兒子坐在他的位上,正如今日一樣。」(王上 3:6) 在他第二次禱告的引言中,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親口向我父大衛所應許的,也親手成就了。」(王上 8:15 )

所羅門,這位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知道神恩待他是由於一個理由,不是因他擁有智慧、學歷或知識。請留意他還沒有獲得神所賜的智慧 (王上 3:12 ) 之前,他就先感謝神的恩典 (王上 3:6) 了。

所羅門所有的智慧、卓越和權力的來源不是什麼大秘密:是神實踐祂的話、持守祂的應許、祂的諾言和祂協定中屬於祂的部份。原文的研究更精彩:「應許」這個動詞,或希伯來文中「說」的這個字,在本章中一共出現七次(15,20,20,24,24,25,26節) ,而「守」這個字則出現四次 (23,24,25,25節) 。神為所羅門所作的一切都是成全「向你僕人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24節)。「我父」在本章中很驚訝地出現了七次 (15,17,18,20,24,25,26節),而「你僕人大衛」則出現了三次 (24,25,26節)。

所羅門知道神會保守他的國位和他家族的統治,只要他們謹慎自己的行為、在神面前行事像他們父親所行的一樣 (25節)。神對所羅門和他一家守約,只要他們敬畏祂、尊榮祂和事奉祂。

神對他的百姓是寬容的
8:28惟求耶和華我的神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俯聽僕人今日在你面前的祈禱呼籲.8:29 願你晝夜看顧這殿、就是你應許立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8:30 你僕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垂聽而赦免。8:31 人若得罪鄰舍、有人叫他起誓、他來到這殿在你的壇前起誓.8:32 求你在天上垂聽、判斷你的僕人、定惡人有罪、照他所行的報應在他頭上.定義人有理、照他的義賞賜他。8:33 你的民以色列若得罪你、敗在仇敵面前、又歸向你、承認你的名、在這殿裡祈求禱告.8:34 求你在天上垂聽、赦免你民以色列的罪、使他們歸回你賜給他們列祖之地。(王上8:29-34)

有一個人,因射殺並吃了一隻瀕危的禿鷹而被一個巡邏騎兵逮捕,然後被戴上手銬、關入牢中,又被帶到法庭去。當他被審的那一天,法官警告那人應該被監禁,除非他有一個很好的藉口,並且法官問他是否知道吃了禿鷹是觸犯聯邦法律。

那人強烈地辯護,並嚎啕大哭說:「我和我的小孩在森林裏迷失了。我們太餓並且二個星期沒有吃過任何東西。我並不想殺那隻禿鷹,但是我必須給小孩一些東西吃。」法官宣判休息去分析那人的口供。當回來時,法官問那人:「這是一次單獨的事件嗎?如果你保證不再殺死任何瀕危動物,我會給你一個警告就放你走。」

那人發誓那是他第一次的經驗,並保證不會再犯。然後法官宣佈:「由於你是在極端的情勢之下,並沒有故意要殺禿鷹,本庭就釋放你。」當那人要離開法庭時,法官隨口問:「我只是好奇,禿鷹的味道是怎樣的?」那人毫不遲疑地回答:「這很難描述,那味道好像介於加州兀鷲和斑梟之間的味道。」(Adapted from Los Angeles Times 6/15/94)(譯者註:這兩種鳥類都是禁止獵殺的瀕危動物)。

在所羅門的禱告中,希伯來文的「祈禱」一詞出現七次 (28,30,38, 45,49,52, 52節),超過任何聖經人物的禱告所用的次數。雖然所羅門祈求神的憐憫,但是他沒有要求神網開一面,而閉眼不要計較百姓的罪。其實,他要求神一旦百姓認罪悔過,就饒恕他們的罪。「赦免」一詞出現五次 (30,34,36, 39, 50節) ,而每次出現的後面都是百姓的悔改或回轉:「你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30節),「你的民以色列若得罪你、敗在仇敵面前、又『歸向』你」(33節),「他們若向此處『禱告、承認』你的名、離開他們的罪」(35節),「你的民以色列、或是眾人、或是一人、『自覺』有罪」(38節),「他們若在擄到之地、『盡心盡性歸服』你」(48節)。

所羅門沒有向神要求一張空白支票、一頓免費午餐或一個對人不公的利己好處。他沒有一直糾纏神為祂的選民降低祂的標準。從第33節開始,希伯來文的「歸」出現六次 (33,34,35,47,47,48節),「求」出現三次(33,47,59節),「承認你的名」出現兩次 (33, 35節),和「盡心」 (23,48)」。當百姓真心悔改、衷心認罪、轉向真神之時,所羅門呼籲神、求神寬恕他們,但是當百姓虛情假意、瞭草隨便或假冒偽善之時,他沒有要求神饒恕他們。

所羅門禱告無論以色列的罪多麼醜惡、敵人多麼眾多,並且土地多麼荒蕪,神會垂聽一個悔改的靈、一顆懺悔的心,以及一個回轉的人的禱告。

神對所有的人是公平的
8:41 論到不屬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為你名從遠方而來、8:42 (他們聽人論說你的大名、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向這殿禱告、8:43 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樣.又使他們知道我建造的這殿、是稱為你名下的。(王上8:41-43)
有一個商店在窗戶上放了一個招牌,上面寫著:「招聘。需會打字、懂電腦和雙語。我們是一家機會均等的公司。」

不久之後,一隻狗走進經理的辦公室,跳上他的椅子,並且看著經理。那位辦公室經理看著那隻意志堅定的狗,驚訝地說:「我不可以聘用你。招牌上說你必須會打字才行。」

那隻狗跳下來,便去了打字機,接著打出一封標準的信。他拿了打好的信就走向經理,把信交給他,然後又跳上那椅子。經理大吃一驚,不過他告訴那隻狗:「招牌上說你必須懂電腦才行。」那隻狗又在電腦上執行了一個完美無缺的電腦程式。

這時,那經理真的目瞪口呆了!他看著那隻狗說:「我知道你是一條超聰明的狗,並且有一些有趣的能力。然而,我還是不能給你這份工作。」那隻狗跳下來,把他的爪子放在標誌上那句『機會均等的公司』的字上。經理說:「沒錯,但是標誌上也說你必須是會雙語才行。」那狗冷靜地看著那經理,終於開口說:「喵~!」

所羅門也祈求神的榮耀和公義能彰顯和展現給全世界的人,包括外邦人、移民和未信的人。所羅門不僅僅是聖經中第一個人支持、維護和闡明摩西律法中外邦人的權利,而且他也是聖經中第一個為外邦人祈求和代禱的人。這不足為奇,因為他的曾祖母正是摩押女子路得 (得 1:22,2:2,6,21,4:5,10, 17 )。

所羅門所用的「外邦人」(41節) 的原文字,是路得在波阿斯面前對自己地位的自稱(得 2:10 )。與預期相反地,原來外邦人在以色列當中總是有成功的平等機會。雖然猶太人借錢給外邦人可以拿利息(申 23:20),並且不需要每七年後取消外邦人的債務 (申15:3),即便如此,他們也不該歧視外邦人。

神有理由要提醒以色列人不許虐待或壓迫在他們中間的外邦人。在律法書中,神有五次強調他們不可欺壓寄居的人,「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作過寄居的」(出22:21,23:9,利19:33,申10:19,23:7)。在聖經中,「寄居的人」或陌生人的原文字是一個可敬配的、憐憫的和良善的字眼。以色列人必須愛寄居的外人如同愛他們自己一樣(利19:34)。神是憐愛寄居的人、賜給他衣食的神 (申 10:18)。在摩西律法中,神甚至明令以色列人給城裡寄居的客旅守安息日的權利 (出20:10,23:12,利16:29,申5:14)。寄居的人有權力和機會獻上供物、許願或燔祭 (利22:18) 或守逾越節 (民 9:14) 。其他還有給寄居的人的社會福利,包括: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人(利19:10,23:22)和每逢三年、將取完了一切土產的十分之一、要分給寄居的人 (申26:12)。律法指定不管是寄居的人或是本地人,都是同歸一例 (利24:22,民15:15,申1:16)。最嚴重干犯外邦人的罪乃是佔外邦人的便宜、不為外邦人申張正義、欺負困苦窮乏的雇工,無論是你的弟兄,或是在你城裡寄居的人(申24:14,17,27:19),而犯這種罪是會被神咒詛的(申 27:19)。

結語:禱告不是要求神降低自己到我們的水平,而是使自己走到神的標準。神不會妥協或違反祂的原則,而是我們必須順服神的旨意和遵守祂的話語。不幸的是,我們太常把我們的神降格、削弱或貶低到我們的地步。禱告不是要求神來符合我們的要求,而是將我們自己委身於祂的旨意。神阿,願你的旨意成就!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2/prayer-warriors-pt-2_18.html

一試再試 (賽 38)「禱告勇士系列之三」

一試再試 (賽 38:1-20)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陳智榮

我的一位好友,在他的生日寄給我一封透露他心聲的電子郵件:

葉兄:

今天我恰好五十歲。我的生命已經過了一半。也許實際上已經過了下半場很久了。我一些朋友在37 或 40 歲的時候就回到神那裡了;所以我為了這些從神而來加倍的時間來感謝,祂讓我可以享受和繼續看見令人興奮的事在這地球上發生。

我的主耶穌33 歲時去世。我比他在世上的日子已經多活了17 年。

我認識的一位在溫哥華的華人牧師,事奉不久之後就生病去世了。他當時還年輕。他讀神學的時候也參加我的教會一段時間。

我在另一間教會的同工,37歲的時候肝癌去世。他喪禮後的隔天,我被按立成為牧師。他遺下年輕的寡婦和雙胞胎的男孩 --- 大概跟我最年輕的女兒年紀相近。

我教會的會友 ...
一名位40多歲、負責財務的會友因癌症去世了。
一位長老的妻子,經過幾年的時間與癌症痛苦的搏鬥之後,也去世了。
一位男士在一年半的癌症治療之後,於今年年初去世了。他59歲,還差一點就60歲。

我父親在 51 歲因肺癌去世。

結論:我比一些好人更長壽(也許有些人不是那麼好)。但是無論如何,我必須感恩因我還能活命,並享受生活。生命是寶貴的,卻不是理所當然的。它是從神來的禮物。我50歲是值得感恩的!我還不習慣把那個數字用在自己身上。我不認為我已完全成熟了。在我生命中,我有更多的工作要去做,但是無論我是否能完成它,我見到祂的時候就結束了。

人生十足難測,但是假如你的生命縮短了十五年或延長 15 年,又如何呢?當猶大國的王希西家,在他人生最高峰的時候,他患了一種不知名的致命疾病。他病到快要死。你會做什麼呢?當你深陷困境、當你失去健康、你面臨死亡之時,你可以做什麼呢?

向神倚靠38:1 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去見他、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當留遺命與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了。38:2 希西家就轉臉朝牆、禱告耶和華說、38:3 耶和華阿、求你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作你眼中所看為善的.希西家就痛哭了。

有一天,一個年輕人來見蘇格拉底,他說:「蘇格拉底先生,我走了1,500 英里來尋找智慧和知識。我要學習,所以我來找你。」

蘇格拉底說:「來吧,跟我來。」他帶年輕人到海邊。他們涉水到海裏,直到海水達到他們的腰,然後蘇格拉底抓住那年輕人,並拉他的頭到水裡。無論他如何爭扎,蘇格拉底都不放手。

最後,當他幾乎不再抵抗,蘇格拉底就把他放在岸上,便回到市場。當那客人恢復他的知覺和力量時,他回到蘇格拉底身邊,要明白他這樣做的理由。

蘇格拉底對他說:「當你在水裏時,你最想要的一件東西是什麼?」年輕人回答說:「我想要空氣。」

然後蘇格拉底說:「當你極其想要知識和理智正如你極其想要空氣之時,你就不必向任何人要這些了。」(Sterling W. Sill, quoted in 7,700 Illustrations)

當先知以賽亞走進希西家的宮殿,並勸告他要準備他的後事之時,希西家便知道他再也不需要看名醫、吃名藥或另找高明了。在他未得到這個壞消息之前,他的健康早就一直在走下坡了。先知以賽亞不只是直接地告訴他他將要死,而且也宣佈他不能活、或恢復健康了 (1節)。他的「病」(1節) 在聖經中是很特殊的一種病。「病」的原文字可以意味著任何一種病,包括軟弱 (士16:7)、重傷 (王上22:34) 、愁苦 (賽17:11)或勞苦 (耶12:13)。雅各晚年的時候也患了同樣的病,而他必需用盡力氣,才能勉強在床上坐起來,以便在去世前祝福他的兒孫們 (創 48:1-2)。

希西家的未來是沒有希望的;可是,他沒有放棄而等死、沒有閉嘴而等死、沒有坐以待斃、沒有捲縮而亡或從容死去。他做了一件最令人預料不到的事、一件最不平凡的事,而且是沒有人做過的事。他轉臉朝牆、禱告耶和華,是聖經中不尋常的舉動。他不理會以賽亞,他的臉朝著牆壁,就在現場立即尋求神。第一個從他口中出來的原文字是「求」這個字。「求」(3節) 這個在話語中的開頭字,傳達了急迫性與起伏的內涵。亞伯拉罕也曾經為羅得的緣故,一共四次開口「求」神的憐憫 (創 18:27,30,31,32)。

希西家祈求神,好像神會垂聽他、會瞭解他或憐憫他。他沒有相信其它選擇,沒有責備、詛咒或否認神。他不斷禱告直到他最後一口氣、最後一句話和最後的一滴眼淚。他沒有要求以賽亞為他祈禱、給他憐憫或給他意見。希西家沒有發出問題、沒有浪費時間,也沒有浪費精神。他立刻禱告、堅定不疑地禱告、持續不斷地禱告、意志堅強地禱告、孜孜不倦地禱告。他吐出他內心的真話、明白地說出他的重點,並且直接向生命的主宰和宇宙的創造者求助。

希西家用了三個動詞,說明他的性命「被遷去」、「離開」以及「捲起」 (12節)。他只能像燕子呢喃,像白鶴鳴叫,又像鴿子哀鳴,不像小鳥能開心發啁啾聲或咕咕叫聲 (14節)。然而在15節,他在激烈掙扎和抗拒之後,他願意用悄悄慢行,來表達他心靈的苦楚,正如約伯所經歷的 (伯 7:11,10:1)。雖然他講了許多關於自己話,但是他對上帝的禱告卻只有一個:「所以求你使我痊愈、仍然存活」(16節) 。

向神委身38:3 耶和華阿、求你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作你眼中所看為善的.希西家就痛哭了。

有一個古老的傳奇,是講到一位巴格達的商人。有一天,他叫僕人去到市場辦一些事。不久,那僕人回來了,他的臉色蒼白、全身發抖,很激動地對他的主人說:「我今天去市場,在人群中被一個女人碰到,然後我轉身發現推我的人竟然是『死亡』。她看著我,並向我做出驚嚇的動作。主人,我很害怕。請你把最快的馬借給我,我必須趕快避開她。我要騎馬去薩邁拉,並且藏在那裡,這樣『死亡』就不會找到我。」

那商人准許了他的要求,那僕人便快馬加鞭地走了。之後,那商人去到市場,並且看到『死亡』站在人群當中。他走到『死亡』面前問:「你早上為什麼要嚇壞我的僕人呢?你為什麼要做出驚嚇的動作?」死亡回答說:「那不是驚嚇的動作。坦白說,我才是被他嚇了一跳。我很驚訝地看到他還在巴格達,因為今晚我在薩邁拉跟他有約哩。」

俗語說:「時光和潮汐是不等人的。」安迪魯尼 (Andy Rooney)說:「人生好像一卷衛生紙。越到快要用完的時候,它就轉得越快。」

希西家在神前面數算他的一生。他的聲明雖然是大膽,卻是不誇張的。首先,他聲稱他像他的祖父大衛 (王下 3:6,詩 26:3) 一樣,忠心地與神同行。第3節的希伯來文記載:「我在你面前行事,按真理和完全的心,又行你眼中看為善的。」希西家只專一在真理中行事,比其它的祖先更像大衛王般地行在真理中。

希西家也宣稱他按完全的心(原文是「平安的心」)行事。只有三個其他的王達到這標準:大衛 (王上 11:4) 、亞撒 (王上 15:14) 和亞瑪謝 (代下 25:2)。

最後,如果以上還不夠的話,那麼他最後的宣稱則是最大膽的。他聲稱他做了在神看來是好的。十個著名的南國國王,包括大衛王 (王上 11 : 38, 14 ;8, 15:5)、 亞撒 (王上 15 : 11 )、約沙法 (王上 22 : 43)、約阿施 (王下 12:2)、亞瑪謝 (王下14:3)、亞撒利雅 (王下 15:3)、烏西雅和他的兒子約坦 (王下 15 : 34)、希西家 (王下18:3)和約西亞 (王下 22:2),有做到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但是希西家是唯一行神眼中看為正而且是善的事,正如他自己所宣稱的。他沒有要求他的背部恢復健康,而是祈求神的恩慈。然而,神並沒有駁斥希西家的聲明、否認他的聲明,或將他的聲明拋到腦後。

沒有任何北國或南國的王比希西家的歷史更仔細地被記載在聖經中了。沒有國王可以取代希西家在聖經或歷史中的地位。聖經記載說:「希西家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他前後的猶大列王中沒有一個及他的。因為他專靠耶和華、總不離開、謹守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誡命。」(王下 18:5-6)

希西家與其他好王的分別,乃是在於他比任何王還更努力去翻轉或改革過去的錯誤。沒有任何王的父親比希西家的父親更敗壞了,同時也沒有任何王的繼承者比希西家更成功地扭轉局勢。他成功地推翻他父親亞哈斯所行的惡事,亞哈斯十六年內沒有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卻效法以色列諸王所行的,又照著耶和華從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兒子經火 (王下 16:2-4)。所以,希西家不是自誇自己的偉大事蹟。他是一位傑出的國王、委身於神,並且成就了非凡的功績。

向神呼求38:4 耶和華的話臨到以賽亞說、38:5 你去告訴希西家說、耶和華你祖大衛的神如此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壽數.38:6 並且我要救你和這城脫離亞述王的手、也要保護這城。

許多年來,動物保護主義者一直贊成動物都是有情緒的,例如發怒、害怕、妒忌、痛楚和悲哀。一些研究人員甚至不用號碼,而是用動物的名字來識別他們所研究的動物。

在 1998 年,有個人控告紐約長島的農場和動物園,要求他們將一個伴侶給一隻名叫班尼的黑猩猩。這件事上了法庭,法官覺得那人有道理,而動物保護主義者也嘉許法庭的判決。不幸的是,班尼無法和他們慶祝了。因為當判決下來的時候,班尼已經逃出獸籠、又咬了人,就被處死了。(Time 9/6/99 “A Plaintiff Cry for Animals”)

科學家、研究人員和專家已經分為兩派。一派說動物是不會哭的,另一派則說他們會哭,但是他們不會哀悼。“當大象哀悼時:動物的情緒生活”一書的作者杰弗里‧麥森 (Jeffrey Masson)說:「許多動物會顯示悲哀,但是可能沒有一種動物會像人類那樣地哭泣。」

眼淚是一個人無助和無奈的表示,但絕非是柔弱的表現。中國人說:「男人流血不流淚。」但是,這並不真確。嬰孩和成人都會哭、女人和男人也會哭泣,甚至神的兒子都會哭。耶穌曾經為他的朋友拉撒路 (約 11:35) 和耶路撒冷而哭 (路 19:41) ---象徵祂為全國和個人而哭。

希西家的「痛哭」(3節) 很像撒母耳的母親哈拿的痛哭。原文記載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地祈禱耶和華 (撒上 1:10)。其他出現同樣「痛哭」的事件,包括:以色列人為便雅憫人沒有妻子的緣故,坐在神面前直到晚上,放聲「痛哭」(士 21:2) 、當大衛王和其臣僕,哭得甚慟,以為押沙龍殺了王的眾子 (撒下 13:36),並以斯拉和眾民因著以色列人娶了外邦女子為妻,無不痛哭 (拉10:1)。希西家的禱告和悲痛的眼淚實在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向神埋怨是無效的努力,但是向祂流淚則是親密的反應。埋怨只是宣洩你的感覺,但是哭泣卻是觸摸到神。然而,哭泣是不足夠的。眼淚和禱告是好的組合,而眼淚和自憐卻不相配。禱告和眼淚能安慰一個人,但是自憐和眼淚卻使情況惡化。禱告將我們的眼淚帶到天上,但是自憐卻使人如同沈到深淵裏。

這位面臨死亡的國王不作甚麼,只有祈禱。他沒有花時間去選擇棺材、去指示喪禮細節或立下遺囑。他哭求直到他最後一口氣、哭求到臉色變白、變藍或毫無血色。希西家要求的是什麼?是要多活一天、多活一個月或一年,去準備他的後事、去向家人告別或是去做他沒有做的事?他知道他無法勉強神為他做事、向神討價還價或與神爭辯。希西家知道他不能夠要求神多給他一秒、多一次呼吸或多喘一口氣,所以他要求神一件事---神的憐憫。

這是聖經唯一的一次,神宣稱看見了人的眼淚。希西家的哭泣雖是戲劇性的,但卻不是假裝做作的。他沒有被哭泣掩沒。他沒在睡眠時哭泣或哭到睡著;更重要的是,他一面痛哭一面祈禱。神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神不是只有看見他的眼淚而已,神也惦記了他的禱告。

結語:生命是神所賜的禮物。「珍珠港」這部電影裏有一句話說:「生命沒有問我想要什麼。」有時事情會出錯,人們常會不滿,而答案永遠是不夠多。前一分鐘你可能還在王位上,下一分鐘你卻可能在病床上。我們應該為人生這個禮物而感謝神---無論生命是長或短。神沒有答應人會長壽或歡樂。當一切都說了、也做了,那麼人的身體、思想和意志也就都過去、不再回頭了。聖經說:「神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也是在他兒子裡面。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 (約一 5:11-12) 」 你是否做好準備迎接死亡的敲門聲音?沒有神的人生是既無意義又浪費的人生。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2/prayer-warriors-pt-3_17.html

站在破口上(但 9)「禱告勇士系列之四」

站在破口上(但以理書第9章)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陳智榮

你曾否想過,要為世界上處於危機中的國家禱告嗎?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政治、金錢、食物、藥物和槍砲不能解決這些國家的問題。從1994 年,超過三百萬的北韓人死於飢餓。東西方之間的緊張情勢只有增加、沒有減少。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衝突已經升高到幾乎無法挽救的地步。非洲、中東和貧窮的國家沒有進步多少。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報導海地共和國在2006年已經取代孟加拉而成為最貪污的國家,其後排入最腐敗國家排行榜的國家是緬甸和伊拉克。

無論是遠是近,我們到底能為這些國家做什麼呢?我們能倚賴美國或是聯合國嗎?我們能為他們做多少事呢?我們對這些國家的基本而主要的責任是什麼呢?

幾年前,我無意中想到一個為列國祈禱的好辦法。因為我的宗派請求眾教會選兩個國家來代禱,所以我就選定為中國和土耳其禱告,這是一個委身我自己為回教國家禱告的好辦法。

那時我就決定利用運動的時間去為許多事情禱告。每逢星期二、四、六,當我游泳十次來回的時候,我就花一次來回的時間為中國和土耳其祈禱。然後每逢星期一、三、五,當我走路二十分鐘時,我就花兩分鐘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屬靈復興祈禱。其他時間我就分配兩分鐘為我所住的城市禱告,又分別花兩分鐘為我所住的州和城市禱告,最後再用兩分鐘為我所住的國家禱告。其他時間我會用在崇拜、認罪和感恩上。

一個住在巴比倫的希伯來人面對了這樣的一個掙扎。當但以理被擄到巴比倫首都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年輕人。在這個新的國家裡,他被重用成為國家的首相。除了大利烏王以外,但以理還事奉了四個國王,包括在他早期職業生涯的尼布甲尼撒王(但 1:1),以及在他晚期職業生涯的古列王(1:21,10:1)。當七十年之後,正如先知耶利米所預言的,被擄時期結束了,但以理感到極大的釋放和擔心,這就是他在但以理書第9章中的禱告。他的禱告令人欣賞因為他跟罪人以及罪人的行為認同,並且認罪。但以理最令人驚訝的懺悔乃是說「我們犯罪得罪你」。

我們
9:4 我向耶和華我的神祈禱、認罪、說、主阿、大而可畏的神、向愛主守主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9:5 我們犯罪作孽、行惡叛逆、偏離你的誡命典章.9:6 沒有聽從你僕人眾先知、奉你名向我們君王、首領、列祖、和國中一切百姓所說的話。

一個基本代禱的條件乃是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或情境中。但以理在他的認罪和互相代禱中沒有使用「他們」,而是使用「我們」這個代名詞。

在溝通和人際關係中,有六個最重要的溝通字。排名第六重要的溝通字是「我承認我錯了」,排名第五重要的溝通字是「你做的很好」。接下來,第四重要的溝通字是「你的意見如何?」而第三重要的溝通字是「我能幫忙嗎?」第二重要的溝通字是「謝謝你」。最後,最重要的溝通字是「We我們」,而最不重要的字就是「I我」。(Speaker’s Library of Business of Stories, Anecdotes and Humor)

但以理承認了以色列從古到目前的君王、首領、列祖和國中一切百姓所犯的罪 (6節)。他的禱告並非出於一種優越、自高自大或者自以為是的態度。他的禱告顯示出他好像自己是應該負責任的、是有罪的、是痛苦的。原來罪不只是一個人的事,也是鄰居和群體的事。

代禱不是承認別人有罪而是認同別人的罪。代禱並非個人「為他人」祈求而是「與他們」一起禱告。這不意味著你有參與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你沒有,因為你不在那裡---然而你承認你也有做同樣事情的能力。為他人代禱絕不是表示讚成或容忍別人毫不悔改的罪,而是審查和責備自己對別人毫不關心的罪。為別人代禱不一定會為國家或個人帶來好處,但是它一定榮耀神。到頭來,你並不是對別人有功效或是對神有功效,而是對自己有功效。最後,神所在乎人的不是美麗的言詞;祂看重的是人誠實的心。聖經沒有告訴我們必須與罪人一致、攜手同行或傾心交談,但是聖經鼓勵我們與罪人一同跪下祈求。

「我們」這個字眼是表示我們承認罪有其吸引力、有其力量、並會使人腐敗和墮落。「我們」這個字眼使聖徒們承認,對罪性是軟弱無能的、是脆弱的、是狡猾的。「我們」這個字眼是表示自我內省的、是把自己包括在內的。它意味著人的罪性和墮落,以及罪的惡果已經在屬靈上、認知上、社交上、情緒上、行為上都影響了我們。約翰‧鄧恩 (John Donne) 談到人與人的關係時,他說:「沒有人是孤島而完全獨立;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塊,是整體的一部份。假如有一小塊被海水沖走,歐洲將少了一塊。任何人的去世都讓我若有所失,因為我是參與在整個人類之中。」http://mail.hlgs.hlc.edu.tw/~springhero/meditation.htm

我們犯罪了
9:9 主、我們的神、是憐憫饒恕人的、我們卻違背了他、9:10 也沒有聽從耶和華我們神的話、沒有遵行他藉僕人眾先知向我們所陳明的律法。9:11 以色列眾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聽從你的話、因此、在你僕人摩西律法上所寫的咒詛、和誓言、都傾在我們身上、因我們得罪了神。

有位女士把一套很昂貴的衣服帶回家。她的先生說:「寶貝,你為什麼買那套衣服呢?你知道我們負擔不起的。」她說:「親愛的,是魔鬼使我這樣做的。當我在商店試穿服裝時,魔鬼對我說:『我沒有看過妳穿別的服裝比這服裝更漂亮了。』」她的丈夫說:「那麼你為什麼不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她回答:「我有啊!但是牠說:『妳後面也很好看哩!』」(Bruce Larson, Luke 83)

一個有心意悔改的人乃是願意承認自己的罪和負起自己的責任,而不是為自己的罪找藉口。我們是很喜歡藉口的。最常用的藉口是「撒旦使我做這事。」另外一個受歡迎的藉口是「罪使我這樣做的。」中國人喜歡說,「是社會的錯!」聖經人物都是以推卸責任而聞名。亞當對神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他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喫了」(創 3:12) 夏娃反擊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喫了」(創 3:13)。亞倫對摩西辯解說:「他們對我說,你為我們作神像」(出 32:23)。今天許多各行各業的人說:「我別無選擇」、「我是不完美的」、「我只是人啊!」或是「某某人或某某事使我這樣做的。」

但以理感人的禱告包括了四次的認罪,在原文的用詞是:「我們犯罪了。」(5、8、11、15節) 但以理的認罪禱告是和其它偉大的代禱者並列於輝煌的歷史傳承之中。大衛為以色列國認罪:「我們與我們的祖宗一同犯罪.『我們作了孽』,行了惡。」(詩 106:6) 所羅門要求神寬恕以色列,一旦他們悔改和祈求之時:「他們若在擄到之地想起罪來、回心轉意、懇求你說,『我們有罪了』、我們悖逆了、我們作惡了.他們若在擄到之地,盡心盡性歸服你、又向自己的地,就是你賜給他們列祖之地,和你所選擇的城,並我為你名所建造的殿禱告,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為他們伸冤。」(王上 8:47-49 )
但以理不僅僅承認了他們所「干犯」的罪 (sin of commission),或是在第5節中他使用5次「我們」所犯的那些罪---「我們犯罪(我們)作孽、(我們)行惡(我們)叛逆、(我們)偏離你的誡命典章」---此外,他也承認他們所「忽略」的罪 (sin of omission) ,也就是應該去做而沒做的罪。以色列並沒有順服或聽從神的話。南方的猶大國聽到眾先知的話 (6節),也聽到耶和華我們神的話(10節),甚至親眼看見北方的以色列國在公元前722 年的淪亡,並被擄到亞述,但是所有的提醒、警告和機會都成為無效。一共四次,但以理在希伯來文中聲明我們以色列「沒有聽從」的罪:「沒有聽從你僕人眾先知」 (6節) 、「沒有聽從耶和華我們神的話」(10節) ,「不聽從你的話」(11節) 、「沒有聽從他的話」(14節)。以色列人不聽神所講的,所寫的(11節) 和所給的。他們拒絕神的僕人(6節) 、祂的律法,甚至祂的話 (11, 14節)。
即使第一次災禍臨到的時候,以色列人仍然沒有轉離罪惡而尋求神的恩典,也沒有專注於神的真理(13-14節):「這一切災禍臨到我們身上、是照摩西律法上所寫的、我們卻沒有求耶和華我們神的恩典、使我們回頭離開罪孽、明白你的真理。所以耶和華留意使這災禍臨到我們身上、因為耶和華我們的神在祂所行的事上、都是公義.我們並沒有聽從祂的話。」

中國人說:「上得山多終遇虎。」

難怪先知何西阿說:「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就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先知越發招呼他們、他們越發走開。」(何11: 1-2)

我們犯罪得罪了你
9:11以色列眾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聽從你的話、因此、在你僕人摩西律法上所寫的咒詛、和誓言、都傾在我們身上、因我們得罪了神。9:12 祂使大災禍臨到我們、成就了警戒我們和審判我們官長的話.原來在普天之下、未曾行過像在耶路撒冷所行的。9:13 這一切災禍臨到我們身上、是照摩西律法上所寫的、我們卻沒有求耶和華我們神的恩典、使我們回頭離開罪孽、明白你的真理。9:14 所以耶和華留意使這災禍臨到我們身上、因為耶和華我們的神在祂所行的事上、都是公義.我們並沒有聽從祂的話。(但 9:11-14)

在九十年代早期的時候,研究人員詹姆斯‧潘特森James Patterson和彼得‧金Peter Kim在美國的50個地點做調查,每個地點都訪問了2,000 人,並將結果發表在「美國說真話的一天」一書中。

二個之中的一個有關罪的問題是「你認為人所犯的罪之中,最嚴重的罪是什麼?」最低的百分比---2%說罪是謀殺,另外2% 認為是墮胎。4% 相信貪婪是最嚴重的罪,而另外4%相信是違反宗教的律法。5% 說罪是誹謗, 8% 說罪是傷害父母或親戚。最嚴重的三大罪是說謊或欺騙---佔15%,偷盜---佔21% ,而姦淫則佔了24%。

下一個有關罪的問題是如何對罪下定義。其中一個罪的定義是把罪定義成是個人自己的信念、是傷害自己或他人,以及是不道德的行為。

在第 5 節和 15節中, 但以理承認:「我們犯罪」或「我們得罪」。但是在第 8 節和 11 節,他補充說:「得罪了你」和「我們得罪了神」。
「叛逆」或「違背」(5,9節) 的同樣原文字不是但以理獨特的用字,但是使用「(我們)叛逆」(5節) 和「我們卻違背」(9節) 這種承認集體犯罪的字眼,卻是但以理獨特的用字。「叛逆」這個字主要是用在列王記下,記載猶大的王對外邦威脅的反抗,尤其是希西家的「背叛」,不肯事奉亞述王 (王下 18:7 )。猶大國末期的王約雅敬和西底家(王下 24:1,25:1) 愚蠢地、無知地、甚至是致命地「背叛」巴比倫王,導致他們被擄到遠方。然而,但以理宣稱以色列人所真正「叛逆」或「違背」(5,9節) 的對象其實是至高無上的創造主耶和華,而不是外邦的國王或民族。但以理明白列王記下24:20至25:1的經文,這段經文是把猶大的被擄歸因於神的憤怒:「因此耶和華的怒氣在耶路撒冷和猶大發作、以致將人民從自己面前趕出。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

以色列諸王使用熱情和高調的「起義」、「獨立」或「自由」口號去反叛巴比倫王的結果終歸是失敗的,因為他們從開始就已經注定要失敗的。但以理指正人們錯誤的思想、致命的政治觀,以及猶大王給百姓錯誤的神學。故但以理代表君王、首領、列祖、和國中一切百姓 (6節) 向神認罪,承認他們「背叛」的對象其實是神;是直接地、無疑地、無可比擬地「背叛」了神。

神的懲罰比起亞述王和巴比倫王所帶來的禍害是更加嚴重。「傾在」這個動詞 (11節),有時候是跟液體有關,例如雨 (出 9:33,撒下 21:10) 或奶 (伯 10:10 ) ,也和火(結 22:20) 或憤怒同義,尤其是形容神的怒氣 (代下 12:7,34:21,25,耶 7:20,42:18, 44:6,結 22:20-22,拿1:6)。因著神對以色列的發怒,耶路撒冷成為荒涼之地(18節)。「荒涼」(18節)一詞,在聖經中一次又一次地表示是「無人居住之地」(耶 6:8,9 :11,34:22, 49:33) ,只能作為「仍得耕種」之地 (結36:34) 罷了。唯一存在的活物是獸 (結 14:15),特別是野狗 (耶 9:11,10:22,49:33)。沒人想要住下來或掛念荒地(耶 12:11),甚至無人經過(結33:28)。

但以理說神是公義的(7節) ,並祂所行的事上,都是公義 (14節)。神對以色列並沒有不公平的地方,但是以色列對神卻是不忠心。

結語:我們可以為有危機的國家代禱。你是否常為你的國家禱告嗎?多用「我們」或「我們的」,少說「我」、「我的」、「你」、「你們」或「他們」。祈求神將那「寬大又有功效的」(林前16:9)門打開,使福音傳到萬邦、列國和地極。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2/prayer-warriors-pt-4.html

同負一軛的結合 (斯 9:1-15)「禱告系列之五」

同負一軛的結合 (以斯拉 9:1-15)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陳智榮

這是一篇針對青年人、年輕專業人士和單身人士的信息。

當我準備這篇講章的那個星期,我確信屬神的人在約會和婚姻方面,實在存有弱點。星期一早上我在洛杉磯約好一個老朋友,以及他的五個好友,其中一個是非基督徒,一起共進午餐。這些信主的朋友在教會和團契中很活躍,甚至居於領導地位。

但是在那天的一個半小時交談中,他們討論著如何製造機會給某位弟兄和這位非基督徒的一位女性朋友見面和約會,而這位女性朋友也是非基督徒。他們滿有熱誠和興奮地討論,並將可能的活動建議給這兩位陌生人去參加,包括唱卡拉OK、滑雪和吃火鍋。

到了晚上,我忍不住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那些基督徒朋友,勸勉他們不要將一個基督徒(即使他不常去聚會)和一個非基督徒拉上約會或婚姻關係,並且說明我為何沒有在午餐時提出反對的原因。兩天後,當我肯定不會後悔我所寫的之後,我便寄出這封電子郵件:

「請重新考慮幫某個主內弟兄和一個非基督徒作媒人的事。第一,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不應該同負一軛 (林後 6:14)。第二,他過去跟非基督徒的約會已經使他遠離神,而絕不是更親近神。第三,我們應該集中精力為他能回到神面前來祈禱。我沒有在午餐時說出意見,是出於尊重非基督徒的朋友,因為他還沒有信主。」

感謝讚美神,我們沒有捲入一場電子郵件戰爭!

在婚姻上,要為信徒之間作媒人,而不是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作媒人,這個聖經原則是記載在哥林多後書6:14「信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這個原則可以追溯到申命記22:10中的農耕原則:「不可並用牛驢耕地。」在聖經的時代,一個農夫不會將一頭牛和一隻驢的頭和脖子並連在一起,去背擔子或耕田。這種混合與配對方式是行不通的,因為不僅是牛和驢不同類,更是因為牠們根本不同行、不合作,而且表現也不同。

當以色列人被擄後回國不久,新一代的人又舊態復發。他們跟外邦、不信及拜偶像的女人結婚,導致以色列人走上背離信仰的道路。祭司以斯拉不是反對跨種族或異族間的通婚,而是反對不同信仰的婚姻。令人驚訝的是,以色列人接受以斯拉的忠告和勸戒,並不反對或嘲笑他。為什麼有人會接受這麼不受歡迎的信息呢?他說了什麼話,感動了他們的心,使他們的心意改變了呢?

不要重複以前你被迫去忍受的9:3 我一聽見這事、就撕裂衣服和外袍、拔了頭髮和鬍鬚、驚懼憂悶而坐。9:4 凡為以色列神言語戰兢的、都因這被擄歸回之人所犯的罪、聚集到我這裡來.我就驚懼憂悶而坐、直到獻晚祭的時候。9:5 獻晚祭的時候我起來、心中愁苦、穿著撕裂的衣袍、雙膝跪下向耶和華我的神舉手、 9:6 說、我的神阿、我抱愧蒙羞、不敢向我神仰面、因為我們的罪孽滅頂、我們的罪惡滔天。9:7 從我們列祖直到今日、我們的罪惡甚重、因我們的罪孽、我們和君王、祭司、都交在外邦列王的手中、殺害、擄掠、搶奪、臉上蒙羞、正如今日的光景。
有位牧師在英格蘭的最高法院看見一個曾經作過賊的人,跪在一個判他入獄七年的法官旁邊。原來那出監獄的賊已經信主而成為一個教會同工。雖然法官和那位曾經作過賊的人跪在一起,但是他們好像沒有意識到對方的同在。

散會後,法官跟著牧師一起散步回家時,就問牧師:「你有否注意到今天早上誰跪在我旁邊一起守主餐?」牧師回答:「有,但是我不知道你也注意到了。」過了一段沉默的片刻後,法官說:「這真是一個恩典的神蹟。」牧師點頭贊成說:「是的,一個奇妙恩典的神蹟。」法官接著說:「但是你是在說誰呢?」牧師說:「當然是那個罪犯的得救囉。」法官說:「我不是在說他。我是想到我自己。」

牧師驚訝地回答:「你在說你自己?我不瞭解你在說什麼?」法官回答:「是的,當他出監獄時他就這樣直接信主而得救。他的過去就是一段犯罪的歷史,而當他認識耶穌是他的救主,他就知道他有救恩、希望和喜樂。並且他知道他多麼需要幫助。但是,你看我。我從小被教導去過一位紳士的生活、我說話算話、我禱告、上教堂、我上了牛津大學、拿了學位、我當上律師,最後當上法官。牧師,唯有神的恩典才能使我承認我和那個賊同樣都是罪人。神給我極多的恩典,饒恕我一切的驕傲和自欺,使我願意承認我在神的眼中,並不比那位被我判入獄的罪犯更好。」(James Hewett, Illustrations Unlimited 257)

回憶過去對以斯拉來說實在是痛苦的事。以斯拉對以色列人的心充滿了憐憫,沒有譴責或傲慢。他感受到以色列人的羞恥,也與以色列人同受羞恥,他不是「為」他們感到羞恥,或是「替」他們感到羞恥 (6節)。「蒙羞」(6節)是被恥辱的意思。第6節的原文記載是:「我抱愧蒙羞去向我的神抬頭仰臉。」中國人說:「我沒有臉去見你。」他不是生氣、憤怒或發洩,而是傷心、失望和悲痛。在他的心中沒有指責、控告和責備。在這段經文中,唯一的「發怒」的是神的發怒 (14節)。以斯拉的目的總是要邀請以色列人跟他一起祈禱、向神認罪和求饒恕。但以理喜歡用「我們」為主詞,去向神承認以色列的罪---「我們犯罪、(我們)作孽、(我們)行惡、(我們)叛逆、(我們)偏離你的誡命典章」(但9:5), 但是以斯拉喜歡用「我們的」這個代名詞---一共6次,從 6至7節:「我的神阿、我抱愧蒙羞、不敢向我神仰面、因為『我們的罪孽』滅頂、『我們的罪惡』滔天。從『我們列祖』直到今日、『我們的罪惡』甚重、因『我們的罪孽』、『我們和君王』、『(我們)祭司』、都交在外邦列王的手中、殺害、擄掠、搶奪、臉上蒙羞、正如今日的光景。」

以斯拉撕裂衣服「和」外袍 (3節),這是罕見的情形,因為哀悼者通常只有撕裂衣服「或」外袍。然後他拔了頭髮和鬍鬚 (3節)。拔頭髮是還可以忍受的,但是拔頭髮以下的毛是很痛苦的。他感到驚懼、麻木和茫然,因為從上層人士到下層百姓都有犯罪的人。那些帶頭犯罪的人包括祭司、利未人(1節) ,以及首領和官長 (2節)。

神在舊約中命令以色列人從列國中分別出來成為祂的選民,並在以色列人中將利未人分別出來 (民3:45) 是有原因的:因為要使以色列「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利20:24),以及利未人「便要歸我」(民 8:14)。列王記上 8:53 強調以色列是神的產業。當他們將自己的兒女和外邦人的通婚姻的時候,他們就是給了不屬於他們的產業而他們沒有權利這樣做。哥林多前書 6:19~20說:「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

然而,神的命令不是有意排斥外國人,因為以賽亞書 56:3 中說:「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不要說、耶和華必定將我從他民中分別出來」,「分別出來」是分開的意思,這裡的外邦人是已經與神聯合了。以色列歷史中二個最傑出的女士是外邦人---喇合和路得,這兩位都是彌賽亞耶穌的祖先 (太 1:5)。經文清楚地說明所反對的是「效法這些國的民、行可憎的事」(1節) 和「違背你的命令、與這行可憎之事的民」(14節)

不要毀掉現在你正自由享受的9:8 現在耶和華我們的神暫且施恩與我們、給我們留些逃脫的人、使我們安穩如釘子釘在他的聖所、我們的神好光照我們的眼目、使我們在受轄制之中稍微復興。9:9 我們是奴僕、然而在受轄制之中、我們的神仍沒有丟棄我們、在波斯王眼前向我們施恩、叫我們復興、能重建我們神的殿、修其毀壞之處、使我們在猶大和耶路撒冷有牆垣。

不同信仰的結合關係是痛苦的。我的妻子和我曾經認識一位年輕時嫁給非基督徒的東南亞姊妹。雖然她的教會知道她的情況,但是他們仍然選她作執事,因為她熱心服事和關心教會。

然而,她的確有值得受責備的一面。她的丈夫從沒踏入教會一步。她其實是一個神秘的女士。雖然她的丈夫沒有阻止她事奉,但是沒有人看過她的丈夫。他從沒參加過教會的聚會或活動,而她的獨生子中學畢業後就離開教會了。問及她家人的狀況是一件千萬不可的事。她會發怒、換話題或曲解問題。

最諷刺的是她已經退休,而她的兒子即將成為美國公民,但是她不想移民到美國,即使她的丈夫很高興要跟孩子相聚。她跟我們說:「那裡沒有這裡方便。最主要的是,我無法繼續事奉。」在她心裡,她擔心在一個新的地方找不到便車去教會。

以斯拉把以色列人被擄七十年後的美好歸回(8節),比喻成神所賜的短暫時刻、一個小空間或一個短暫的片刻。以色列能繼續存活是一個神蹟。一個國家可以從戰敗或殖民中存活過來,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從被擄中存活下來。一個國家即使財寶被奪去、國王被羞辱、人民被折磨或監禁,仍然可以存活下來。但是沒有一個國家的國王被擄走、全國被掠奪、並且人民被殺或被擄,卻仍然可以存活下來而復國的。

從殖民主義之下逃生已經是個突破了,但是被擄之後還能復國,這就是神蹟了。以色列人「暫且」擁有一線希望 (8節)和一個良機,不是因為他們應該得到這些,而是因為出於神的恩典,暫時存留一些逃脫的人 (8節) 可以回到耶路撒冷,去重建聖殿和修復城牆 (9節) ,特別是在當時的被擄之地,第一代已經漸漸絕望、視力逐漸衰退、生命趨向凋零之時 (8節)。七十年的被擄,比起他們的罪孽和不信的歷史,仍然是短促和暫時的。

現代人對不同信仰的婚姻論點(也常是再婚人士的想法)是:「倘若我所做的是多麼壞,為什麼我還會有一個甜蜜的伴侶、可愛的小孩和一個好家庭呢?」這唯獨是神的恩典,而且一切都是出於神的恩典,朋友!保羅在羅馬書6:1~2中說:「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麼。斷乎不可!」

有句話說:「你若不能為你所擁有的來感恩,你也要為你所逃脫的來感恩。」「逃脫」一詞是以斯拉禱文中突出的字眼。以斯拉四次為以色列能從死裡復生和神蹟式的逃脫而感謝神。「逃脫」的原文字出現在8、13、14、15節,有時被翻譯成“逃脫的餘民”,有時是用“餘民”或“存活者”來取代。

以斯拉體認到以色列人所逃脫或躲掉的,是多麼大的懲罰或毀滅啊!下次再發生時,以色列人會足足十九個世紀分散和流浪到地極,從第一個世紀直到第20 世紀,從耶穌預言在70年耶路撒冷所發生的荒場(太23:37) 直到1948年才復國。

不要後悔將來你害怕去期望的9:10 我們的神阿、既是如此、我們還有甚麼話可說呢.因為我們已經離棄你的命令、9:11 就是你藉你僕人眾先知所吩咐的、說、你們要去得為業之地是污穢之地、因列國之民的污穢、和可憎的事、叫全地從這邊直到那邊、滿了污穢。9:12 所以不可將你們的女兒嫁他們的兒子、也不可為你們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永不可求他們的平安、和他們的利益、這樣你們就可以強盛、喫這地的美物、並遺留這地給你們的子孫永遠為業。9:13 神阿、我們因自己的惡行和大罪、遭遇了這一切的事、並且你刑罰我們輕於我們罪所當得的、又給我們留下這些人.9:14 我們豈可再違背你的命令、與這行可憎之事的民結親呢、若這樣行、你豈不向我們發怒、將我們滅絕、以致沒有一個剩下逃脫的人麼。9:15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阿、因你是公義的、我們這剩下的人纔得逃脫、正如今日的光景.看哪、我們在你面前有罪惡、因此無人在你面前站立得住。

一個魔術師正在加勒比海的遊輪上打工。因為船上每星期的觀眾都不同,所以魔術師可以一再表演同樣的魔術。可是有一個問題,就是:船長的鸚鵡每星期看了同樣表演之後,就知道魔術師的每個把戲。

一旦那隻鸚鵡知道以後,便在魔術表演的途中開始大叫:「看清楚,那是不同的帽子啊」、「注意,他把花藏在桌子下」、「嗨,為什麼全部紙牌都是『紅心』呢?」

魔術師很生氣,但是他沒辦法;畢竟,那是船長的鸚鵡。有一天遊輪發生意外而沈船。魔術師發現自己和鸚鵡正在同一塊木頭上,漂浮在海中。他們互相用憎恨的眼光瞪著對方,並沒有說一句話。他們這樣一天又過了一天。一個星期之後,鸚鵡說:「好吧,我放棄。到底船在哪裡?」

以色列不明白神的恩慈、饒恕和忍耐,是只為那些願意回頭、離開罪惡 (結 18:21,33:19) ,並且歸向上帝的人(何12:6,珥 2:13) 所預備的。以斯拉在禱告中四次承認以色列的「罪惡」(6,7,13「罪」, 15節) ,其中三次是他們的「罪孽」(6,7,15節「罪惡」) 和兩次聲明他們的「罪惡甚重」(7,13節「大罪」)。只有另外一段經文也記載四次的「罪惡」,那是一位先知警告北國關於上帝對他們的憤怒,因為以色列人奴役了他們的弟兄猶大國的人,連婦人和兒女一共二十萬人,當作戰利品 (代下 28:8,10,13)。

不同信仰的婚姻歷史是既麻煩又不樂觀的。「結親」(14節)一詞或是結合在一起,在聖經中是用來形容法律上的姻親關係:有21 次是描述岳父, 5 次是形容女婿,並且有一次是描述岳母。無論如何,以斯拉在12節中所提到不同信仰而有的姻親是包括了偶像、可憎之事和污穢。

「發怒」(14節) 這個獨特原文字的歷史其實並不長。這不是在聖經中出現276 次的一般「發怒」的字。這個「發怒」的字在聖經中僅僅出現 14 次,而且全部都是指神的「發怒」,其中10 次是形容「發怒」,而兩次則是極度的「發怒」。沒有任何的發怒可以跟神的「發怒」相比。一般的「發怒」是意味著「快速呼吸」,但是神的「發怒」意味著「沈重呼吸」!神的「發怒」使得摩西不能進入迦南地 (申 1:37,4:21 )、使得敬拜金牛犢的以色列人差點被滅絕 (申 9:8),並且神的「發怒」使得所羅門的王國造成分裂 (王上 11:9)。有兩次,神不只是因偶像而「發怒」,而是「甚是發怒」,差點要滅絕亞倫 (申 9:20),以及神向以色列人大大發怒、從自己面前趕出他們,因為以色列國離棄神的一切誡命,為自己鑄了兩個金牛犢的像、立了亞舍拉、敬拜天上的萬象、事奉巴力,又使他們的兒女經火、用占卜、行法術、賣了自己、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祂的怒氣 (王下 17 : 18 )。

結語:如果你的配偶不是一個基督徒,那麼你身肩重責大任。你第一個錯誤通常是無法參加聚會,然後你將放棄對你的配偶作見證,並且不再教養兒女敬畏神。通常這不是未信主配偶的錯,而是已信主配偶的軟弱。一個錯誤雖然已經存在,但是卻可以重寫。最無效的作法乃是任憑運氣、自我安慰,以為目前一切都還好。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2/prayer-warriors-pt-5.html

教會唯一的根基 (約 17:1-26)「禱告勇士系列之六」

教會唯一的根基 (約翰福音 17:1~26)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陳智榮

幾年前「新聞周刊」作了一個全國性的調查,研究人們對禱告的信念和習慣。有751 個人接受訪問。令人驚訝的是,有一個很高的比率---87%的人相信神必定會回應我們的禱告。54%的人說他們每天祈禱 。25%的人說每天禱告一次,而 29%的人說每日禱告不止一次。以下是他們對新聞周刊其它問題的答案和反應:
82%的人會為他們的小孩或家人的健康或成功代禱
82%的人相信神在回應禱告上不會對任何人偏心
79%的人相信神會回應為不治之症病患的代禱
75%的人要求神幫助他們戰勝個人的軟弱
72%的人認為神會回應找工作者的禱告
54%的人認為當神不回應我們的禱告,是表示所求不合神的旨意
51%的人認為神不會回應為贏得球賽的祈求
36%的人絕不會為財務或職業的成功而向神禱告
82%的人仍不會離開神,雖然神沒有回應他們的禱告(“Is God Listening?” 3/31/97)

基督教是一個強調祈禱的信仰,因為我們的主是一位禱告的主。約翰福音17 章是所有記載耶穌禱告的經文中最長的一段。這段禱告被記載在耶穌被猶大出賣,並被兵丁逮捕的約翰福音18章之前。那時是耶穌得榮耀的時候、也是面對死亡的時候(約12:23~24) ,但是耶穌面對危機的最緊要關頭,祂會作怎樣的禱告呢?什麼是當祂要離開門徒之時,最急迫而必須祈求的事呢?

為失喪者的得救代求
17:1 耶穌說了這話、就舉目望天說、父阿、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17:2 正如你曾賜給他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叫他將永生賜給你所賜給他的人。17:3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有一天,有位老先生正要過馬路的時候,聽到一隻青蛙大聲叫他說:「老翁,如果你親我一下,我會變成美麗的公主。」老翁彎下他的腰、撿起那隻青蛙、放在他的褲袋之後,他就繼續走。

那隻青蛙再次大聲叫說:「如果你親我一下,我會變回美麗的公主,之後我願意跟你住一個星期。」

老翁把那青蛙從他的褲袋中拿出來,向牠微笑一下之後,就把牠放回他的褲袋裡。青蛙又大聲呼喊說:「如果你親了我,使我變回一個公主,我會跟你在一起,並且為你做任何事。」

老翁再一次拿出那隻青蛙、向牠笑一笑之後,又把牠放回褲袋裡。最後,那隻青蛙問說:「這是怎麼一回事啊?我已經告訴過你,我是一位美麗的公主,而我說我會跟你住一個星期,並且做你想要的任何事情。那你為什麼不親我一下呢?」老翁回答說:「你看!我已經是一個老人了,對我這把年紀來說,我情願有一隻會說話的青蛙哩。」

長壽、健康和個人的成就並不在耶穌為門徒的代禱事項之中,當祂知道祂很快就要離開門徒和這個世界。相對地,祂提供永生給跟隨祂的人。永生是神給人最寶貴的禮物。「賜」的原文字在約翰福音17章中出現了十七次,超過聖經中任何一章的經文。其他聖經中有關「永遠」的原文字使我們更了解永生的意思。這些字包括了「永遠的榮耀」(提後 2:10,彼前 5:10 )、「永遠得救」 (來 5:9)、「永遠贖罪」 (來9:12)和「永遠的產業」 (來 9:15)。在聖經中,「永生」的反面或反義字包括「永火」(太 18:8,19:16 , 25:41)、「永遠的罪」(可 3:29)和「永遠審判」(來 6:2)。

今天,我們喜歡用「恐怖」這個字,但是在生命中,最恐怖、最可怕和最痛苦的事乃是沒有神的人生。沒有神的人生是一個浪費的、危急的、倒退的人生,只是空虛、黯淡和淒涼。所羅門王七次在傳道書中說,人生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 1:14,2:11,2:17,2:26,4:4,4:6,6:9)

在世上,沒有神的人生是令人不滿的、無法忍受的、不能激勵人的生活。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寫道:「生命仿似燭光短促熄滅,又似幻影飄泊無定, 愚者趾高氣揚、滿腹牢騷、光陰虛擲, 步入人生舞臺亮相,隨即灰飛煙滅,寂寂無聞。其一生有如癡人說夢,喧鬧激憤之聲滔滔不絕,卻言之無物,了無內涵。」http://aogmms.edu.hk/principalmessage.html

約翰‧季滋John Keats說:「人生只是一日;如同一滴脆弱的露珠從樹頂上掉落,一路經歷了冒險。」

地獄雖然難以想像,但它卻是無法忍受的地方。中國人相信地獄是地底下有18個階層的折磨,而西方人說它是在地面六尺之下。

沒有神的人生就像是一個怪異的雲霄飛車、是一個走下坡的螺旋、是一個無益的操練。人早晚會死的,但是耶穌有永生的權柄 (2節)。耶穌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 (太 28:18) ,是管理所有血氣的權柄 (約 17:2) , 以及福音書中最常提到的權柄,就是赦罪的權柄(太 9:6, 可 2:10, 路 5:24)。

為聖徒的成聖代求
17:14 我已將你的道賜給他們.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7:15 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或作脫離罪惡〕17:16 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7:17 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 (約17:14-17)

一位老執事常常在每星期三晚上的禱告會中,為他所做的錯事禱告,並且總是在禱告結束時說:「還有,主阿!請潔淨我生活中所有的蜘蛛網---那些不應該聚集、卻是聚集的東西。哦,主阿,請潔淨我生活中所有的蜘蛛網。」

這事情漸漸地令一個經常參加禱告會的人覺得厭煩,所以當那位執事又在禱告會中說同樣的話時,他就跳起來大聲叫說:「主阿,主阿,不要清除蜘蛛網,不要清除蜘蛛網。請殺死蜘蛛吧,殺死蜘蛛吧。」(7,700 Illustrations # 5435)

雖然決志信主是一次的決定和行動,但是成聖卻是一生的過程和決心。得救是立刻發生的, 但是成聖卻是需要繼續的行動。著名的衛理公會宣教師斯坦利‧瓊斯(E.Stanley Jones)說:「信主是一個時刻的行動,也是一生的工作。」

成聖並不是意味著過清白或完美的生活,而是一個順服的生活。世界的吸引力、肉體的軟弱,以及魔鬼的攻擊是每日的爭戰。

17世紀的英國學者及佈道家多馬‧福樂(Thomas Fuller)說:「罪看起來好像是很淺的河流,以至於我可能涉水而過卻不沾濕---犯罪的時候一點都不覺得內疚;但是當我犯了罪,牠卻看起來很深,以至於我無法逃脫而被淹死。」

成聖的意思不是消極地出世或逃避世界,而是積極地順服和跟隨神。「世界」這一詞在耶穌的祈禱中是非常突出的字眼,在約翰福音 17 章中,它竟然出現了 20 次之多。我們用來對抗世界的想法、價值或態度的武器乃是懇切地向神禱告 (9節)、遵守神的道 (6,8,14節),以及倚靠祂的名(11節)。

分別為聖並不表示我們被隱藏起來。我們是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 (林後4:8-9)。關鍵是在“已經勝了”,也就是在前一章的最後一節---約翰福音 16:33。耶穌說,「我已經勝了世界。」「勝nikao」的字根是nike,而nike是希臘文,是“勝利” 的名詞(約翰一書5:4),並且nikao是動詞“勝了”(約翰一書5:4)之意,而huper-nikao (羅 8:37) 是“得勝有餘”的意思。

站在神的真理中,我們就有能力得勝,並且打敗撒旦、罪惡和自私。神的道乃是寶劍和盾牌,也是武器和彈藥,是我們的裝備和保護。

為教會的團結代求
17:20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17:21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17:22 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17:23 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有一個故事是講到幾個救生員拯救了一個孤島上的人。但是救生員看到一些令他們大惑不解的東西。他們看見三間小屋子,就問那人這三間小屋是怎麼一回事。他解釋說:「一間是給我自己住的。此外,我是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所以我建了一間教堂。」

那些救生員還是不明白為什麼需要第三間小屋,於是就問:「那麼,為什麼有第三間小屋呢?(誰住在那裡呢?) 」那人回答說:「啊,(沒什麼人住)這是因為教會分裂了。」

托馬斯‧杰斐遜說:「世上沒有一個團體是從不發生爭執的。」

梅爾‧吉勃遜 (Mel Gibson) 是奧斯卡金像獎電影「英雄本色Braveheart」中的主角,飾演蘇格蘭人威廉‧華萊士,他責備他的同胞為了次要的問題、內部的爭執和權力的鬥爭,而忽略集中全力去向英格蘭人爭取獨立。他說:「我們打敗了英格蘭人,但是他們又回來了,這是因為你們不團結在一起的結果。」

「為一」也是約翰福音 17章中的另一個鑰字,此原文字出現一次在11節,兩次在21 和 22節,和一次在 23節。教會的同心應該反應出聖父和聖子的“為一”。23節向我們顯示了聖父和聖子合而為一的本質。原來聖父與聖子的合而為一是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是聖子順服聖父而聖父愛聖子的合而為一(23節)。教會也是一樣。我們都是互相聯絡作肢體,並且在基督裡成為一體 (羅12:4-5,西3:15 )。

此外,合一的意思不是表示沒有不同的意見而是沒有冒犯或攻擊、不是沒有掙扎而是沒有惡意;甚至不是沒有反對而是沒有分裂。教會最大的損害乃是因為誤會或反對的緣故,就擴散和弄大一些痛處或傷口。不合一的教會只會失去她的見證、身分和使命。即使是世界最大的教會也都無法在互相怨恨、批評和攻擊中繼續存在下去。憤怒、敵意和爭執是教會和團契生活的殺手。

有個牧師曾經跟我說他的教會經過無數的傷痛,當有兩個活躍的會友為著教會需要搬遷的問題就離開教會。沒有繃帶、膠帶或膠水可以包紮或黏合一個四分五裂的教會。有的教會分為兩派,一些會友仍有自己的活動,而許多會友則不再去到教會。爭鬧的雙方通常宣稱他們是對的,上帝是站在他們那一邊,都是對方無理取鬧。可悲的是,許多新的教會是因著分裂、紛爭而開始,卻不是因著計畫而開拓新的教會。

結語:人生乃是準備去天堂的面試、審查和測驗。你是否知道今天、明天和永恆對你有什麼意義嗎?不要延遲或拒絕耶穌基督所提供的救贖。信徒阿!你的身、心、靈是屬於世界或是屬於神?你是否將合一、和諧與合好帶給教會、和團契呢?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2/prayer-warriors-pt-6.html

prayer7

prayer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