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7, 2007

小小的宇宙 (創 1)「奇妙的神系列之一」

小小的宇宙 (創世記 1)
作者:葉福成
整理:沈振國

「紐約時報」報導當美國科學促進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在2005 年召開年會的一個「科學與宗教分離」的講座時,許多科學家湧進一間會議室去聽,包括一些不怕表達他們的信仰立場的科學家。國家人類基因研究所 (Natur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的所長科林斯 (Francis S. Collins) 當時正在撰寫一本關於他個人宗教信仰的書籍。他也認為不應該把宗教信仰和科學研究分割成兩個「井水不犯河水」的領域。科林斯說,「我不覺得有這必要,也不覺得這樣才會讓人滿意。牛頓 (Isaac Newton) 寫的關於聖經的著作遠比物理學的要多。」那講座的一個講員,來自以色列巴伊蘭大學 (Bar-Ilan University) 的埃佛倫博士 (Dr. Noah Efron) 說,「科學家和其他普通人一樣,由他們個人的人生目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所引導。從科學發展的歷史上來看,認為事實可以和價值分離的觀點是無法被驗證的。」

根據一份常被提出來討論的1997 年大自然 (Nature) 雜誌調查報告說,有 40% 的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和數學家說他們相信神的存在---而且不只是一位抽象和超自然的神,也是一位聽到我們禱告的神。這份調查報告與1914 年的報告差不多一樣。(“Scientists Speak Up on Mix of God and Science,” New York Times, 8/23/05)

這個世界是先有光或先有水呢?為甚麼地球可能是上千萬年了呢?創世記第一章是科學常忽略的關鍵和重要資料,而最聰明的科學家會欣賞創世記的奇妙記錄。創世記第一章是一個有關創造世界的簡明報告。它的記載是真實和可靠的,雖然不是一個科學和歷史性的記錄,但確實是一個神學和真實的記錄。

高舉神的創造大能1:1 起初神創造天地。1:2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 1:1-2)

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斯 (Stephen Hawkins) 說,現代宇宙論的研究發現我們的宇宙不是永遠存在著的,而是有個起點,大約一百五十億 (15 billion) 年前,他反對德國哲學家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所稱,這世界不是創造而成的,也沒有起點。像康德這樣想法的科學家,他們拒絕接受一個神奇而超自然的起因或有一個創造者的想法。霍金斯相信這世界會再次毀滅或結束,儘管我不肯定他從哪裡找到聖經說這宇宙是 4,000 年的想法。

2004年的蓋氏民意調查 (Gallup poll) 說,僅有28% 的美國人接受進化論,而 有48% 相信創造論 ─ 就是相信這世界及其生命是有一位智慧的創造主。一個來自全國科學教師協會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的非正式調查亦發現被訪問的1,050 個老師之中,有31% 的老師說他們在教導創造論及其他非科學的進化論時,會感到有壓力,其中20%的老師說壓力來自家長, 而22% 說壓力來自學生們。(“New Tactic In Evolution Debat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May 3, 2005)

智慧化的設計 (Intelligent design) 是強調這宇宙和生命的構造是挺複雜的,必定有一位更高的智慧源頭來設計,導致它的發生和形成。科學界中最有名望的科學家之中 ─ 像牛頓 (Isaac Newton,1642-1727) 、路易士‧巴斯德 (Louis Pasteur, 1822-1895) 、刻卜勒 (Johannes Kepler,1571-1630) 和伽利略 (Galileo, 1564-1642) 都是熱心的基督徒並且相信神是這宇宙的創物主。

創世記的開始「起初」是描述時間,空間和物質的起點,而神乃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和設計師。神的存在是在宇宙物質的開始之前。而人是有限的,因為被外表的身體及物質和自然界的定律所限制,但是神不受限於這些。這個希伯來字「re'shiyth」或「起初」的意思是指,當時間開始的時候,神所做的第─件事情。

基督徒常受到一些問題的挑戰來測試他們的知識和信仰,例如:「神是否能夠造一塊祂不能抬得起的石頭?」我們常被物理定律及物體所限制,因為我們除了認識這宇宙之外也沒法想像其他範圍,但是神能超越一切人所被限制的問題,因為是祂造成宇宙一切的存在。神是個靈 (約4:24) ,在空間、時間、距離和物質之外。

「創造」這個動詞告訴我們宇宙是有一個起點,一個我們不知道何時的起點。「發現」和「創造」或「發明」是有巨大的分別;人是發現者,但神是發明者或創造主。即使最優秀和實力的科學家也必須使用已經存在的細胞或微粒去製造出另外一件東西,但是神所創造的一切乃是從無到有。科學家能夠轉換液體到固體,氣體或液漿,亦可以把原子結合成分子和分割原子,但是神是唯一可以從完全沒有而創造出這些物質。世界的天才需要設備和材料,也需要物質的資源和許多的試驗才能發明一個產品或一個理論,但是神所造的是按祂所說的話。

創造的過程經過六日,但是我們不清楚創造之前的地球已經存在多久,特別是適於生物和居住的處境之前的地球。聖經的記載給我們有自由想像的空間,去討論神創造一個只有幾千年的年輕地球或一個老到數十億歲的地球,在祂創造物質之後多久才創造生物及生命。

在世界還沒變得美麗之前,它是潮濕、醜陋和混沌的。希伯來文字「混沌」在聖經中出現20 次,和合本的翻譯,包括三次有「空虛」(賽 34:11,40:17,耶 4:23),「虛空」(賽 40:17,40:23,44:9) 與「荒涼」(申 32:10,賽24:10,45:18);兩次「荒廢」(伯12:24, 詩 107:40) 和「虛無」(賽29:21,49:4) 的意思。

「空虛」的希伯來文僅出現三次在聖經中,三次相同翻譯為「空虛」(創 1:2,耶 4:23,賽 34:11)。「黑暗」的希伯來字出現80 次在聖經中,此字在和合本翻為「黑暗」66次,亦被翻譯為「暗」九次(創 1:4,5, 18, 賽 5:20,45:3,45:7, 47:5, 詩35:6,結l 8:12) ,「幽暗」 (伯23:17,詩88:12) 兩次,以及「烏黑」(出10:22) ,「昏暗」(賽5:30) 和「暗暗」(傳 6:4) 一次。世界不僅是一塊荒地,而且地面還是「烏黑」(我最喜歡的翻譯)。「烏黑」到什麼地步呢?同樣的字形容埃及遍地就烏黑了三天,這三天之久,人不能相見,誰也不敢起來離開本處 (出 10:23) ,另一處經文描述耶和華忿怒的日子是烏黑的日子(番 1:15)。「黑暗」(2節) 就是完全沒有光、沒有生命和顏色。

唯有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使宇宙聚集在一起,「運行」這個字有三次記載在聖經中,其他兩次譯為「搧展」(申 32:11) 和「發顫」(耶 23:9)。神的靈大能大力地在水面上工作,保存宇宙。有趣的是,水在光之前就存在了,在第 3節。

經歷神豊富的供應1:3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1:5 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1:6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1:7 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1:8 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1:9 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1:10 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神看著是好的。1:11 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1:12 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著是好的.1:1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1:14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1:15 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1:16 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1:17 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1:18 管理晝夜、分別明暗.神看著是好的.1:19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1:20 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1:21 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1:22 神就賜福給這一切、說、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1:2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1:24 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1:25 於是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創 1:3-25)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第一件事,這世界的光 (約8:12),神命令光的出現。請注意第一日神所創造的並不是黑暗;黑暗早已經存在了。創世記第一章最主要的關鍵字就是神,祂的名字出現33 次。祂所造的都是好的 (4,10,12,18,21,25節),只有第 二天沒有出現「造」這個字,神僅是把空氣以下的水和空氣以上的水分開(請留意第七節的「造」不是「創造」的希伯來字) 。神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無瑕疵的,都是完美的。

經文形容神創造過程中的一些動詞,包括「衪說」(3,6,9,11,14,20,24,26節) ,「衪分開」(4節),「衪造」蒼天和分開水域 (7節),「衪造」兩個大光擺列在天空」(16節),「衪造」海中的偉大的生物」(21節),「衪賜福」給這所造的–切」(22節),「衪造出」野獸」(25節),「造」人,「造」男「造」女「造」男造女」(27節),衪就「賜福」給他們又說」(28節)。

在創造過程中,最主要的動詞,並非出現多次的「創造」(1,21,27,27,27節) 或七次的「造」(7,11,12,16,25,26,31) 字,而是出現11次並且每天引用的「說」的動詞 (3,6,9, 11,14,20, 22,24, 26,28,29節)。神所創造的不是透過或來自物質的材料而是藉著祂說的話語。祂傳達祂的意念,委任他們的存在和指令他們的出現。祂不需要跟任何人交換意見,討論事情或向誰交代。

神在第一日所創造的是「光」,不是黑暗;黑暗已經存在了。這「光」不是第 4 天被造的光體或陽光。這「光」的來源不是出於太陽和星,而是從環繞著的大氣。沒有這光就沒有植物生存,而這些植物比大光或太陽之前一天就被造了。所以第四天才被造的太陽和月亮並非決定日子的因素,第一天的光和黑暗才是決定日子的。

神提供第一天的光源,但是這來源並非出於太陽,月亮或星。其他的光源包括火,閃電,螢火蟲和其他發光的昆蟲,等等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24/i1/light.asp

一些學者認為第四天才有光乃是針對人類會敬拜太陽的現象,這是出於人的無知,以為太陽是光的來源。

在第二天所使用的「造」字,並非「創造」。第二日是一個創意性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創造的行動。你有沒有想過太空人或科學家要在火星證明生命的存在第一件事是尋找甚麼?為甚麼宇航員在其他行星上先研究其泥土?答案是要尋找寶貴和關鍵的水。神肯定不是在第二日創造水的。光還沒有被造以前,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無論地球或火星,水是生命存在的最重要因素。神稱祂所造的空氣為天 (8節),意味著任何在空中的範圍,從藍色的天空到銀河的遠處。更有趣的乃是「天」的希伯來字來自「水」的原文字。水存在地球的大氣環境並佔了 71%地球的表面。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及已知的宇宙中惟一有水的地方。所以地球是惟一支持生物圈 (biosphere) 生存的地方,是生物存在的場所。

第二天神開始作分隔及區分的工作。神指定要分的包括把光暗分開 (4節),將空氣以下的水和空氣以上的水分開 (7節),分晝夜 (14節),及分別明暗 (18節)。神一說就造成這世界,這是祂創造的過程。「分」或「分開」(4,6,7,14,18節) 這個字是表示區分或分別的意思。

第三日,祂聚集水和地,分配他們到適合之處。祂收集了水,分出了天空使地顯露。旱地亦被稱為地 (10節),雖然地的字已經出現在第一 和第二節,這露出的地是乾地,但經文沒有指出地是浮在水面或則是地面出現了大洞裝著海水,是地的下降還是上升。

第三日的過程還沒有完成,神就吩咐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及果樹從地裡生長出來。「發生」(11節) 這希伯來字在聖經裡 (珥 2:22) 又再出現一次,也是描述草的發生。這豐富的地球有青草,菜蔬,有結種子的樹木和果子。這「結」字 (11節) 表示懷著,生產和結出的意思。

我曾經提過,第四天所出現的太陽和月亮並非決定日夜的因素;它們只是作為日夜、節令、日子、年歲的「記號」。太陽和月亮指出我們生命的每一秒,每分鐘和每一時,亦計算我們經過的星期,歲月和年度。神稱明亮輝煌的太陽和月亮為「光」(16) 或「光體」。它們是「管」晝夜 (16節) 但絕不是管我們的生命或定我們的星座或風水命運。神在第四日還造了眾星但是它們不是「光輝」體。

第五天,神造水中的動物和空中的飛鳥,而且滋生繁多,「滋生」的意思是「爬行」或「扭動」,「繁多」意味著湧出或充滿 (Strong’s)。一般的翻譯包括「爬」(創 7:21,8 :17,利11:41),昌盛繁茂 (創9:7) 和繁茂 (出 1:7)。神就賜福給水中的動物和空中的飛鳥;隔天神就創造地上的動物。從第五日開始,神創造了「有生命的活物」(20節)。這「受造物」的意思是有呼吸有氣息的,而「有生命的」表示肉體的活躍活動。

進化論科學家要人相信人是從猴子甚至石頭,進化來的,但是聖經記載神的創造是「各從其類」(11,12, 12,21,21,24,24,25,25,25節)。歷來科學家並沒找到他們所認定,介於猿與人類之間過渡動物的這個「缺少的一環」 (missing link);神說萬物「各從其類」的道並沒有變。他們的染色體 (chromosomes) 可能有百分之九十相似,但這少量的百分之十就有巨大的分別及影響。「雜交育種」(cross-breeding) 也有其限制。農夫可以將不同的犬種雜交,但是他不能將一隻馬跟驢雜交成為另一種騾,或將一隻驢跟斑馬雜交成為新品種「zonkey斑馬驢」;新品種也不能再滋生、再生肓或再雜交的。生物可以面對變化的環境而應變,但是他們不能夠變化本質,不能進化或產生突變成為新的一個種類。「缺少的一環」是很受歡迎的理論但絕不是科學,只是虛構而不是事實。為了證明而把猴子和人類「雜交育種」是一個愚蠢,無知,浪費和欺詐,徙勞無益的研究,也是欺騙和毒害許多年輕人和無神論者的思想。其實,若要說人與獸有同樣的先祖,那就是塵土 (24節)!

享受神同在的交往
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1:27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1:28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1:29 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1:30 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他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1:31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創 1:26-31)

如今持續研究人類的 DNA (去氧核糖核酸) 和動物的DNA將會令人很吃驚的理解及明白神所創造的人是多麼獨特和優秀的。DNA 基本上是生物的生命和歷史書。有一篇文章說:「只要改變 2.5%的DNA 就可以把老鼠轉化為人。」看來老鼠和人的DNA大概有97.5%的 相同,而猩猩和人類的不同只少於1%。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ns?id=dn2352

科學家說人類的基因和老鼠的基因有99%相同的。老鼠和人約有300 個基因雙方沒有的。老鼠比人的DNA少了 14%,總共約有二十五億個核甘酸基 (nucleotide base pairs),而人有二十九億。其中80% 的老鼠基因跟人的基因是絕對相同。剩下的是「備件」(spares), 而300 左右的基因是老鼠唯一獨有的。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ns?id=dn3147

在 2005 年,研究人員經過兩年的時間分析一隻 12 歲狗之 19,300 個基因,斷定人和狗有同樣的基本基因,可是狗只有二十四億2.4 billion個化學字 ─ 一般所知的 A, T, C 和 G ─ 但是人類有大約三十億。(“Genetic Map of Dog May Help Humans,” Los Angeles Times 12/8/05)

當時代雜誌分析人的三十億的融合基因體 (3 billion number of base pairs),並發現人類和猴類的基因體雖只有1.23%的分別,那雜誌承認人和猴分享99% 的基因體(DNA) 但是他們的確是似而非:
「當提到 DNA 的時候,人與猴的相似性更勝過小老鼠 (Mouse) 與大鼠 (Rat) 的相似性。可是這些分散在基因體中的微小差別正是造成巨大差異的原因所在。農業、語言、藝術、音樂、技術和哲學---一切成就令我們跟猿猴有深刻的差別,硬把猴子穿上西裝使人覺得可笑---好像已經編入我們的基因密碼中了。目前為止,沒人確實知道它們在哪裡或它們是如何運用的,但是我們細胞的核心中有少數的氨基酸amino acids已經按照一定的順序安排好了,使我們的智力在思想和行動上勝過我們在物種分類上最相似的親戚。它們給我們有說、寫和閱讀的能力,能寫交響曲、畫出經典的作品,並探究造成我們的分子生物。」(Time 10/9/2006, “What Makes Us Different?”)

神同一天造了人和動物,可是神所造的人不但是好,然而是「甚好」(31節)。神把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管理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的權給了他們。這種「管理」功能和太陽月亮的「管理」功能 (16節) 有別。「管理」的意思是安排和組織起來,掌管和監視、控制和管轄。

26節記載「造」的希伯來字是特殊的。神造天 (創 1:7-8) 和兩個大光及眾星時 (創 1:15-16)---只說一句話不做任何的解釋。而造植物、動物和野獸時,則加上解釋--- 按各從其類 (創 1:11,25),可是神在造人的時候卻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 1:26) 神所造的,唯有人是要照著祂的形像和按著祂的樣式造的。神造的人是特別的,是照著祂的形像及樣式的,意味著人是有靈命的、有道德和聰明智慧的。我們不是野獸或牲畜。雖然人有軟弱,他還是特出的、非凡的、有趣的、傑出和無比的。事實上,他是神所造中的冠冕、寶貝和高峰。神所造的人不是平凡的,而是非凡的;不但是好的、而且是優越的;不是普通的、而是獨特傑出的。

在這次的創造中,更特別的是,神造人之後不但賜福給他們,還跟他們說話 (28節)!神從造了人的第一天開始就是為著要跟人建立一個關係。人靈裡的夥伴乃是他的神。神將祂的話語栽種在人的心裡,並且與人同在。

結語:真正研究聖經的學生,不怕科學的證據,只怕科學家的欺騙和不正確的科學。科學家只是對問題回答「如何」,但是唯有聖經可以給他們「為何」的理由。古爾德博士 (Dr. Stephen Jay Gould) 在他所著的「萬古之石」(Ballantine, 1999) 中 肯定地說:「科學有權說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事實),以及為甚麼會這樣運行 (理論),但是宗教能回答宇宙的終極目標和道德價值的問題。」歌羅西書1:16-18 記載:「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會全體之首.他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生命的複雜性和寶貴---無論是大自然、動物和人類---都証明一個創造主的存在。神的設計已經印記和輸入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祂創造我們,為著要與我們建立一個有意義的關係。耶穌來是為要恢復人被罪所破壞的與神的良好關係,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見證祂的榮耀。威斯敏司特的問答集 (Westminster Catechism) 說:「人的主要目的乃是榮耀神,永遠享受祂。」沒有任何禮物比神在十字架上將衪自己給我們更寶貴了。神給了我們最好的禮物乃是在主耶穌基督裡的救贖恩典。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1/god-of-wonders-pt-1_27.html

傻瓜 (詩 14)「奇妙的神系列之二」

傻瓜 (詩篇 14篇)
作者:葉福成
整理:顏明誠

教授問一羣正在上哲學課的學生說:「在這班上有誰聽過神的聲音嗎?」這時課堂上靜悄悄的,沒人答腔。

教授繼續問:「那麼,有誰觸摸過神嗎?」這時也沒有人回答。

再一次,教授問班上說:「那有誰看見過神呢?」還是沒有人回答。教授看這三次都沒有人回答,於是說﹕「所以,根本就沒有神的存在。」

有位學生聽了之後,不喜歡這樣的邏輯,他先得到教授的同意,再站起來問班上的同學說:「現在我也要問你們一個問題,有誰聽過我們教授大腦的聲音嗎?」課堂上一片靜默。

他再繼續問:「有誰摸過我們教授的大腦嗎?」課堂上更是沒有聲音。

最後他問:「那有誰看見過教授的大腦嗎?」這時,課堂上沒有一個人敢說話。於是,這位同學最後作個結論說:「這樣,若照上面的邏輯,我們的教授真是沒有大腦阿!」

我們從詩篇第十四篇,知道甚麼是愚頑的人嗎?愚頑的人,是不是因為他 I.Q. 的智商低,而使他成為愚頑的人呢?還是因為他講話比較慢,腦筋的反應也比一般人差呢?愚頑的人是因為他在工作上和人合不來,不能維持良好的關係嗎?還是因為自我形象不好,以致缺乏自尊心呢?

人要對他們愚蠢的總結負責
14:1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詩14:1)

有一個女人的丈夫昏迷了幾個月,時而醒來,時而神志不清,但每天她都守在他的床邊。有一天,當她的丈夫醒過來時,他要他太太靠近一點。

於是她就坐到他的床邊,聽她丈夫滿眼淚水地微聲說:「你知道嗎?你一直都陪我度過不如意的歲月。回想起來,當我被公司解雇的時候,你在旁邊扶持我。當我的生意失敗時,你沒有離開我。當我受傷時,你在我的身旁陪伴我。當我們失去房子時,你仍然在我的身旁。當我的健康開始出問題時,你還是在我身邊陪我 ... 你知道嗎?現在,我想讓你知道一件事嗎。」

他太太的心裡覺得很溫暖,便微笑的輕聲問她先生說:「親愛的,是甚麼事?」

她丈夫回答說:「我想你的運氣不是很好,請你遠遠的離開我!」

人之所以愚頑是因為他們以為不需要那創造、供應、和護祐他們的主宰。愚頑人的希伯來字是「nabal」,這個字在舊約共出現了18 次,其中有5次出現在詩篇中,超過了其他的書卷,並且這裡的「nabal」是第一次出現在詩篇裡。我們可能會覺得「拿八」這個字好像很熟悉。猜對了,亞比該的先生,字也叫拿八。這個拿八很愚蠢,他居然不自量力地想挑戰大衛的軍隊 (撒上 25:25)。拿八的太太去見大衛,俯伏在大衛的腳前,說:「我主不要理這壞人拿八,他的性情與他的名相稱。他名叫拿八,他為人果然愚頑。」在詩篇中,愚頑人否認神的存在 (詩 14:1, 53:1),褻瀆或憎恨神的名 (詩 74:18);愚頑人更是終日辱罵神 (詩 74:22)– 不斷地指責和嘲笑祂。

其實聖經不認為到處充滿無神論者,是一個大不了的事。聖經已經預料到無神論者的世界,對神的存在有百般的爭議,他們爭辯、否認和懷疑神的存在。不相信神的人,認為這世界是自然出現的,是意外發生的,或是經由進化產生的。而且愚頑人認為他的判斷、發現、和理論,比神的啟示、設計、和真理,還要高明許多。為甚麼這些人是愚頑人呢?因為他們靠著不足的知識、有限的瞭解、和膚淺的思想,居然能在最不懂的事情上高調地發表高論。為什麼我們這種必死、有限的人,而且這麼低下,卑微的受造者,竟然能夠去認識那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和無所不在的神?但愚頑的人活在軟臭皮囊,懷著驕傲的心思,來抗拒福音,拒絕神的教導,和拒絕接受聖經的智慧。

聖經很慷慨地稱讚人,也很容易獎賞人,但人愚蠢時,聖經也很快地指出來。當詩篇談到人的軟弱時,詩人不是使用普通的「人」或希伯來文的「ish」,而是使用第二節裡的「亞當」,為得是要提醒人,他是誰,他從哪裡來 -- 他乃是從「地」上或「亞當」( 創 2:7) 的塵土來。沒錯,人是很有能力,甚至是毫無比較的,但是,他只是個會朽壞的人。詩篇其他經文記載,「亞當」最穩妥的時候、真是全然虛幻 (詩 39:5) -- 虛幻代表空虛和無奈 (詩39:11)。「亞當」的一生,也會如同死亡的畜類一樣 (詩 49:12, 20)。詩 144:4 更說「亞當」過往的歲月好像一口氣,他的年日要如同影兒快快過去。

「亞當」的神學和象徵性的意義,是人從小時心裡就懷著惡念 (創 8:21)。約伯說「亞當」(人) 生在世上時,必遭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 (伯 5:7),並且「亞當」的日子短少,多有患難 (伯 14:1)。耶和華知道人或「亞當」的意念是虛妄的 (詩 94:11)。他們都是說謊的 (詩 116:11),成了畜類,毫無知識 (耶 10:14) 。

「垂看」這個字 (2節) 也可翻譯為「觀看」,「看」,或「望」,但為甚麼詩篇卻偏偏要把它翻譯為「『垂』看」呢?不是只有「看」的意就好嗎?原來每當這個字與神有相關的時候,它的用法總是加上「從天上」(申26:15,詩 14:2, 詩 53:2,哀3 : 50) 或「他從至高的聖所」的詞句來做補充 (詩 102:19)。在「地下」的世人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敢挑戰和攻擊屬於「從天上垂看人」的神的存在。

人要對他們污穢的狀況負責14:2 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14:3 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詩14:2-3)

有一本書,叫做 「美國說真話的那天」,作者詹姆斯·彼特森 (James Patterson) 和彼得·金 (Peter Kim),對2,000 人做了問題的調查,這個問題是:「你願意做什麼來換取一千萬美元?」得到的答覆是:
3% 的人會把他們的小孩墮胎。
4% 的人會做變性手術。
6% 的人會改變他們的種族。
7% 的人會殺死一個陌生人。
10% 的人會隱瞞證據和讓兇手被釋放。
16% 的人會離開他們的配偶。
16% 的人會放棄他們的美國公民。
23%的人會做妓女一個或更多的星期。
25% 的人會放棄他們的教會。
25% 的人會放棄他們的家庭。
(James Patterson/Peter Kim, “The Day America Told the Truth” p. 66, NY/Prentice Hall Press/91)

第三節的「污穢」在舊約共出現三次,其中兩次在詩篇 (14:3,53:3),一次在約伯記 (15:16),這三次都翻譯為「污穢」。約伯感嘆「何況那污穢可憎、喝罪孽如水的世人呢。」(伯15:16) 我很喜歡「污穢」這個翻譯,因為這不但講到人外面的行為犯了規,還提到人的本質、內心和個性被「污染」了。人不僅是「骯髒」而是「污穢」;「骯髒」還可以洗,但「污穢」就洗不掉了。「骯髒」讓人想到政客或不正當的金錢,但「污穢」卻是講到人的品格和核心本質。神學家稱人的敗壞是為「the total depravity of man」,中文不同的翻譯包括人的「完全墮落」,「全然敗壞」,「全然罪孽」或「全面的墮落」。

罪徹底地進入了人生活的每個層面 -- 包括一個人的態度、知識、或看法,還有他對事實的認知和分析,都受了罪的影響。人是完全的敗壞,他忽視神,他敵對神。他對待人是邪惡的,他是瞎眼的,並且還無情和野蠻地互相殘殺。他像跌落在一個滑坡上,自己沒有辦法爬出來。維基百科全書 (Wikipedia) 這樣記載說:「total depravity (全面墮落)」是「人的本性傾向偏離神,不再全心、全意、和全力的愛神。各人反倒尋求自己的利益過於他鄰居的利益,並且拒絕神的掌管。甚至到了一個地步,人的宗教和善事都深具破壞力,而這種破壞是出自人的想像力,激情,和意志。不過,『全面墮落』並不意味著人是壞到極處,它的意思乃是,人的善是出於有缺陷的假設、錯誤的動機,和冷淡的執行;以及沒有品格的操練能夠改正這樣的光景。」

對神來說,反對和拒絕祂的存在,不是一件令祂吃驚的事。一個排斥神的聖名和要把祂的存在趕出這個世界,對神來說,也不是新聞了。神早就預料到這些,只是人對自己的越來越敗壞,卻渾然不知。一個沒有道德價值的社會,不會使神震驚。引用著上進與多元化的口號,現代一些「政治正確」的政治家、傳媒、和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正千方百計地想把十誡、聖誕節、和任何與基督教有關的傳統、或提及神的團體從國家,城市和學校除去。人現在沒有甚麼事比「趕出神」及「解放自己」更緊急。這世界早就想把神排除在生活外。他們不想提到道德、犯罪、或絕對真理的事;他們只想要一個具有人文主義、中立立場、自由開放與無神論的社會。

一個沒有神的社會不是一個更好的世界;它其實是一個醜陋的世界。聖經說,「罪的工價乃是死。」有關社會變化的討論可以分成兩派:一派認為這個社會將會越變越好,另一派說它將會越變越壞。沒有人相信這個社會將會維持不變。每個政治家都答應給大家帶來一個更好的社會,但後來都發現,原來他們也是社會問題的一部分。

人沒有神,可能可以安全度過,並且慢慢地進步或步步高升,可是他的知識卻不斷地使他往地獄沉淪。但無論再怎麼樣的進步和發展,他也不能延長他的壽命或提昇自己的道德。人被權力,慾望,名聲,和舒適所吸引。雖然人類有幹勁、動機、能力、和果斷去尋找財富和名聲,但他卻絕對不會去尋求神。不像壞掉的電腦文件一樣,敗壞的人卻沒有辦法找出毀損的地方,去改善、恢復、修理、或重新組合。

人要對他們未來的行為負責14:4 作孽的都沒有知識麼.他們吞喫我的百姓、如同喫飯一樣、並不求告耶和華。14:5 他們在那裡大大的害怕、因為神在義人的族類中。14:6 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14:7 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耶和華救回他被擄的子民、那時雅各要快樂、以色列要歡喜。(詩14:4-7)

有一位小兒科醫生正在診斷一個四歲的小孩。當醫生用耳鏡看她的耳朵時,他問那孩子:「你猜猜看,我會在這裡面找到芝麻街的『大鳥』(Big Bird)嗎?」那位小女孩靜默不語。

接下來,醫生把壓舌板壓住她的舌頭時,問她說:「你想我會在你的喉嚨裡找到『甜餅怪』(Cookie Monster) 嗎?」那女孩仍舊不作聲。

然後醫生把一個聽診器按在她的胸膛上。當他聽她的心跳聲音時,他問她:「我會聽到『邦尼』(Barney) 在裡面嗎?」那小女孩忍不住的先指著自己的心,再指指自己的屁股回答說:「啊,當然不會!耶穌是在我心裡。『邦尼』在我的內褲上。」

可是愚蠢的人並非全然沒有救藥。人仍然有選擇的機會,可以回心轉意,站到神的真理這邊來。我們的麻煩是從哪裡來的?麻煩的來源總是來自壞人、鬧事者、和違法者。神不是我們的敵人;邪惡才是我們的敵人。神是我們的盟友、避難所、和幫助。我們所受公義的迫害,是來自壞人的手中。我們不需再對今天的社會和政客,抱太大的希望。因為如今他們通過許多排斥基督教的法案,控告基督徒挑起人與人之間的憎恨,稱聖經的道德價值是在樹立一個憎恨的文化,而基督徒對罪惡的指責,反而是在製造種族的仇恨。

第五節的「義人」(5節) 是一個含義豐富,卻很難解釋的字。「義人」和「惡人」在詩篇中常拿來做對比。「義人」乃是指投靠耶和華的人 (詩 32:11, 64:10, 97:12) 。耶和華是公義的來源 (詩 7:9, 11:7, 116:5, 119:137, 129:4),祂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 (詩 145:17)。「義人」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詩 1:1)。

義人多有苦難,而這些苦難多半出自惡人的手,加害在義人的身上,但耶和華要救義人脫離這一切。在患難時,耶和華是義人的營寨 (詩 34:19,37:39-40,55:22);耶和華的恩惠,如同盾牌四面護衛義人 (詩 5 : 12 )。祂堅立義人 (詩 7:9),祂眼目看顧義人 (詩 34:15),耶和華喜愛義人 (詩 146:8)。義人得到神的祝福、恩待、堅立、保守、和愛護。
義人是人最喜歡欺負的人,他們又是社會上最讓人討厭的一群 (詩 34:19)。惡人設謀害義人,又向他咬牙 (詩 37:12);惡人窺探義人,想要殺他 (詩 37:32)。他門出狂妄的話攻擊義人 (詩 31:18),聚集攻擊義人,將無辜的人定為死罪 (詩 94:21),但是義人並不羡慕惡人的富餘 (詩 37:16)。

義人的口談論智慧,他的舌頭講說公平 (詩 37:30),且要笑惡人的結局 (詩 52:6)。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利巴嫩的香柏樹 (詩 92:12),因為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斷的神(詩 58:11)。

結論:人生最危險的一件事,乃是反對神的存在。當人拒絕神的時候,他就是拒絕神在聖經裡記載的指令,拒絕神在道德上的價值觀;他不但賭上自己的將來,也賭上自己的命運和永恒。人只是驕傲,不是聰明。一個真聰明的人,能控制自己的生、死與命運,所以人的聰明只是在自己的眼裡。聖經高舉智慧和理解,但輕視聰明或機靈。人只是伶俐和精明,但並不是真正地有智慧或遠見。他有足夠的能力、天賦、潛能、和活力,可以幫助他持續許多年;但是他不能戰勝疾病、死亡、和災難。一個愚頑的人是相信人,不是相信神。你可以是學歷很好,又會讀、又會寫,但你有好的敬虔和靈命生活嗎?你的熱心如何呢?不要羨慕邪惡;反而要努力向善。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1/god-of-wonders-pt-2_27.html

藉口不成立 (羅 1)「奇妙的神系列之三」

藉口不成立 (羅馬書 1:18-23)
作者:葉福成
整理:顏明誠

有個家庭收到一份產品回收的重要通知,上面寫著:「造物主決定收回祂所造的全部人類,因為不管他們是什麼種類,或是生產的年份,都在他們心臟的中心部位發現了嚴重的故障。這是由於代號為亞當和夏娃的原型出了問題,所以後來按此原型造出來的產品都有同樣的故障。這故障的專有名詞叫作「延續內部失德症」,英文學名為「Subsequential Internal Non-morality」簡稱SIN,中文翻譯成「罪」。它的症狀包括﹕失去方向、口出惡言、自私自利、嚴重沮喪、恐懼害怕,以及侵略行為。

這個故障並不是製造者的錯誤,但製造者願為所有產品提供免費糾正「罪」的服務。服務電話號碼是772-930 或P-R-A-Y-E-R。電話接通以後,請按R-E-P-E-N-T-A-N-C-E (「悔改」)上載「罪」的重擔,然後再下載J-E-S-U-S (「耶穌」) 到您的心中。

警告:你若不接受修正,繼續在故障的情況下使用產品,你將失去原廠的品質保證,因為你將使產品暴露在寫不完的無可救藥的危險和問題之中。免費急救服務請電:J-E-S-U-S。

危險:不接受此人類產品回收行動者,最終將被丟在爐火中作廢。

神的憤怒不是現代怯懦的人所願談論的話題,也不是所謂思想進步的人所願接觸的問題。它雖不是福音的中心信息,但也不能從福音的中心信息分離。「憤怒」這個字在羅馬書出現12 次,在新約聖經中共出現36 次。記載耶穌的憤怒雖只有三次,但耶穌發怒的表現是極明顯的事。有一次,法利賽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治病,要找祂麻煩,耶穌「怒目」周圍看法利賽人,憂愁他們的心剛硬 (可 3:5)。又有一次,他嚴重的警告人說:「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並且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 約 3:36)。最後的一次,祂嚴重警告眾人有關末後的日子,因為將有大災難降在這地方,也有神的「震怒」臨到這百姓( 路21:23)。

然而,神的憤怒是保羅書信的重要神學主題,「憤怒」這字在他的書信中出現了21 次,佔了三分之二在新約聖經中出現的次數(總共31次)。對保羅來說,神的憤怒不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事,而是現在的事實。他說:「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羅1:18)。不過,他將「神的憤怒」跟「神震怒的日子」( 羅 2:5) 區分。根據先知撒迦利亞的預言,「神震怒的日子」是忿怒的日子,是急難困苦的日子,是荒廢淒涼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是吹角吶喊的日子,要攻擊堅固城、和高大的城樓 (亞 1:14-16)。這個雙重應驗──有關現在和未來的──是保羅在他的書信中持續強調的重要思想,導致讀者一定會注意到它的嚴重性。但儘管如此,保羅堅持說:神並非預定我們遭受憤怒的刑罰,反而要我們藉著主耶穌基督而得拯救 (帖前 5:9)。因此,由於罪的後果以及我們選擇的緣故,神的憤怒是未來事件顯出在現在的事實。憤怒遠超過生氣;是神對那些拒絕福音,和他們的固執不信所發的猛烈忿怒。

為何神未來的憤怒已經顯明在現在,或已提先來到了呢?祂的憤怒到底是向誰發出?祂為什麼這麼忿怒?

末日早確定
1:18 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
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羅1:18)


有個罪犯在法庭出席,他立刻發現法官是曾替他在其他案件當過辯護的律師。但他的歡喜很快變成了憂愁,因他聽到法官對他說:「當我作你的辯護律師時,我有義務替你辯護,但我現在不再是律師了,我現在的任務是執行正義。我必須聽證人的話,然後根據法官的誓言作出正確的判決。」

無知罪人的窮途末路是確定的,保羅提到人的罪不是指單一的罪惡,而是指人所犯所有的罪過。因此,第18節提到「一切不虔不義」,除了這節以外,「不虔」和「不義」這兩個字沒有同時在任何經文中再出現過。本來,如果單提到「不虔」或「不義」,已足夠指出罪的嚴重性了。但同時使用這兩個字,便意味著人的罪大惡極,和罪惡滔天,十分嚴重。

神在挪亞時代的審判,同樣是為了這個罪的理由。根據彼前2:5,18節的「不義」也形容諾亞時代的那批人,致使神的審判落在他們身上。創6:5記載:「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8:21說:「人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所以就像遠古之時,今天的人滿身是罪,滿懷是惡。他對神不敬,對人惡霸。所以,神對祂忿怒的啟示 (希臘文是 apocalupto) 既不隨意也不主觀,祂的審判有充足的理由、有根有據,而且合情合理。

「不虔不義」的人究竟做了些甚麼事,犯了什麼錯?神的忿怒降在一切故意阻擋、壓制神存在的真理的人(18節)。「阻擋」是甚麼意思?這個字的希臘文是由兩個字組成──就是“kata”或「敵對」,和“echo”或「擁有」。就好像今天的無神論和自由派的人,他們不但抵制或拒絕真理,還反對別人獲得或相信真理,並且還反對任何尋找和遵守真理的人。他們不能忍受基督徒擁護並宣稱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這些宣稱今天對他們來說是不能接受、太極端、或甚至是可憎恨的。

證據已足夠
1:18 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
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
1: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
已經給他們顯明。
1:20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
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
可推諉。(羅 1:18-20)

一位大言不慚的無神論大學教授,正在教一班學生。

當他直言神不存在,倡言「一個在神之下的國家」這種說法不合憲,並且繼續還說要進一步證明神的不存在時,確實震驚了一些學生。

接下來他對著天花板大叫說:「神,如果你是真的,就把我從這個講臺上推下去。我給你 15 分鐘的時間!」課堂變得鴉雀無聲,安靜到可以聽到一根針掉到地上。很快地十分鐘過去了,他再語帶嘲弄地對神說:「神,我在這裡,我還在等你哩!」

當這位教授算到最後幾分鐘時,突然有一位剛從海軍陸戰隊退役的學生,走到他面前,朝他的臉上狠狠地揍了一拳,這一拳使他從講臺上跌下去。這位教授在講臺下昏了過去!其他學生對這突來一擊都很震驚,並且議論紛紛。

那個年輕的海軍陸戰隊隊員回到前排的座位,安靜的坐在那裡等候。整個課堂鴉雀無聲,也在等侯。最後,那位教授昏沈沈地醒過來,身體發抖。他看到這位海軍陸戰隊隊員坐在前排。等他再清醒能夠出聲時,他對著這位海軍陸戰隊隊員大叫:「你發了甚麼神經?為甚麼要打我呢?」那年輕人說:「神正忙著做其他事情,祂派我來。」

「顯明」的希臘字是“phaneros”,意思是顯然的、或清楚的。神存在的證據並不是一個秘密,因為神自己已把它顯明出來;並且祂的顯明是那樣的明確,那樣的清楚。這個「顯明」的原文就好比光把一切都「顯明」出來,把黑暗都照亮了 (弗5: 13-14)。

每一個藝術家有他自己傑出的作品、與眾不同的簽名,或個人特殊的風格。但我們的神呢?世界的創造乃是神無比的巨著、優秀的設計,或歷世歷代永垂不朽的設計圖。這被造世界的精彩、均衡和完美,是每個藝術家、建築師、數學家、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所夢寐以求的。世界上沒有一幅繪畫、一件雕塑,或一個藝術品,可以和神精心創作的宇宙相比。沒有一個藝術家能比神用更大的帆布來創作,沒有一個人會比神更仔細的關注每個創造的細節,也沒有人能像神那樣創作「原版」的東西,當然,更沒有人能像神那樣的有創意。

這位看不見的神,透過祂奇妙的創造,來顯明祂那看不見的存在和永能。我們可以透過宇宙間看得見的次序,來認識祂那看不見的大能。我們也可以藉著外在的證據,來曉得祂永恆的屬性。我們更可以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體會出祂神聖的本質。每一個不同的植物、昆蟲,和生物,都見證了神的存在。天空的星座、世界的色彩、和有機體的複雜性,也都為有一個創造主說話。人不用再懷疑祂的存在,因為我們都看到了祂手所作的萬物。人可以感到驚奇,但不用去猜測。可悲的是,人看了宇宙的創造,也就是看到了最了不起的藝術品,卻沒有把功勞歸給他的創造主;他反倒願意相信地球是數十億年前的爆炸而成,或生物是經由進化而來!

「明明可知」(20節) 這字或“kat-horao”的希臘字,在聖經中只出現在這第20節,雖然它更短的字型“horao”在聖經中出現了59 次。“Horao”的意思是察覺或看到,這樣,“kathorao”就是“horao”再 加上“kata”,或「徹底」的意思,就是更清楚地或更徹底地看見。雖然沒有人能夠完全或完美的看見,但證據是無可爭辯的,也是無可否認的。

「曉得」的希臘字是“noeo”,英文字“nouetic”就是從“noeo”而來,是透過事實的觀察去操練頭腦,換句話說就是明瞭或注意到。「曉得」神的存在,是藉著認真的尋求,而不是靠著天才的心思,去相信神的存在。一般啟示和自然法則已經為神說話,證明祂的存在,且足以叫執迷不信與反駁神不存在的人閉口。事實上,世界天天替自己作證,我們不但住在其中,天天看到它的存在,我們更天天倚靠它。

藉口是無效
1:20叫人無可推諉。
1:21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
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
1:22 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
1:23 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
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羅 1:20-23)

著名的百老匯製作人傑德‧哈里斯 (Jed Harris) 有一次確信自己失去了聽覺,於是去看一位耳科醫生。醫生專家從口袋裡拿出一個金色的手錶,問他說:「你聽到這鐘錶的滴答聲嗎?」哈里斯回答說:「當然聽到了。」

醫生走到門口,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哈里斯很專心地告訴他說:「是的,我可以很清楚地聽到。」

醫生再走到隔壁的房間,第三次再問重複的問題。哈里斯還是回答說他能聽到滴答聲。醫生結束他的檢查,說:「哈里斯先生,我看你的聽覺沒有甚麼問題,你只是不願意聽罷了。」[i]

神對人拒絕聽祂懷著失望,比任何父母跟孩子交談的中斷,或男女溝通不良的障礙更為嚴重。

中文的「無可推諉」(20節),在希臘文裡其實只有一個字,就是“an-apologetos”,意思是無可辯解或不能有藉口。這個字的“A(n)”是「否定」的意思,譬如“a-theist”是否定神,而“apologetos”是「辯護」的意思,譬如,護教學或“apologetics”的意思。

保羅從20節的「明明可知」和「曉得」,發展到目前的「知道」(21節)。保羅表達人類最基本的雙重責任就是:榮耀祂和感謝祂。人很諷刺地要獨立於神之外,以致於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而不是變得更豐盛或更自由;他們心地昏昧,不是更聰明或更明亮。第21節的「虛妄」是「枉然」或「虛空」的意思,這個字的希臘文雖然在新約只出現過一次,但同樣的字根被翻譯為「虛的」(雅1:26)、「無益」(多 3:9), 或「虛妄」(彼前 1:18)。

英文的“dialogue”或「對話」,乃是由「思念」或
“dialogismos”(羅 1:21) 引申出來的。這個字有內在的考慮或外在的爭論的意思。其他地方翻譯為「念」( 可 7:21)、「議論」( 路9:46)、「疑惑」(羅 14:1),或「爭論」(提前 2:8,腓2:14)。

其實人類無知的心或“kardia”已經夠愚蠢了,現在這無知的心更變得「昏暗」了。「無知」的希臘字出現在聖經中五次,只有在這裡的意思是「愚蠢」或「笨蛋」,其他的翻譯是「不明白」(太 15:16,可 7:18)、「無知的」(羅1:31,羅10:19)。他們的「心」有多「昏暗」呢?而且昏暗到什麼地步呢?同樣的原文字形容末日的災難,導致日頭變「黑」的情況 (太24:29,可 13:24,啟 9:2) 一樣。當太陽變黑或停止照亮時,整個世界就像黑夜一樣。

愚昧的人不信神,把「源頭」和「資源」對調過來。第22節的「稱」或“phasko”的希臘字原文,只有在聖經使用四次,其中一次翻譯為「告」(徒24:9),一次是「說」(徒25:19)。人們會不斷地高舉他們的「聰明」或「智慧」(sophos),他們屬世的智慧,或專有的知識,一直到世界的末了。啟示錄 2:2 描述有一班「稱」自己為使徒的假使徒們。

羅馬書第一章23節 說:「人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變成像」這字的希臘文是“homoioma”──把不朽的神變成像必朽的人、鳥、動物,和爬蟲的樣式。他們不僅不榮耀神,反而將祂貶低到受造物的地位。

結論:神的憤怒已經向罪惡、不信、和不虔不義的人顯露出來;並且,有一天神要審判那些拒絕耶穌基督和福音真理的的人。除了羅馬書使用最多次的「憤怒」以外,再來就是啟示錄所昭示滿貫的忿怒 (啟 6:16,6:17 ,11:18, 14:10 ,16:19, 19:15)。在啟示錄裡所顯明的「憤怒」,不再只是神的憤怒而已。那時的「憤怒」不但是全能神的烈怒 (啟 19:15),而且還有羔羊的忿怒 (啟 6:16)。朋友,不要再延遲或懷疑了,現在就接受祂的愛與救恩吧!「你們今日若聽祂的話,就不可硬著心!」(來4:7)

[i] Today in the Word, June 9, 1992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1/god-of-wonders-pt-3_27.html

聖哉、聖哉、聖哉 (賽 6)「奇妙的神系列之四」

聖哉、聖哉、聖哉 (以賽亞書 6)
作者:葉福成
整理:顏明誠

你有沒有看過「法櫃奇兵」這部電影?它的英文片名叫做「The Raiders of the Lost Ark」;這是主角「印地安那‧瓊斯」(Indiana Jones) 的第一部電影。還記得最後那一幕嗎?就是他和朋友一起被綁住時,束手無策地看著約櫃被納粹士兵搶走。印地安那‧瓊斯拼命地掙扎,一方面想解開捆綁在自己身上的繩索,一方面又驚恐地看著約櫃終於落入敵人的手中。

可是那些劫財的士兵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是他們把約櫃打開了。這個約櫃可是猶太人的聖物,跟他們的信仰是分不開的。當這些士兵打開約櫃時,開始並沒有什麼動靜,然後就是一片雲霧飄上來,夾著火花四面射向空中,這個奇景把這些士兵都看呆了。慢慢地,這些雲煙形成一個美女的臉,望著那些看呆的士兵們。

印地安那立刻對他的朋友大叫說:「快閉上眼睛,不要看那幻影的臉和眼。」這時,那些考古專家的竊賊們,卻開心地觀看那美麗的畫面;他們都張大了眼睛,欣賞那又奇妙、又神秘的一幕,口中還不斷地喊叫說:「美麗極了!美麗極了!」。說時遲,那時快,這個臉又立刻變回煙雲,先往上噴到空中,再回轉過來刺透他們、擊殺他們,將他們一個一個地碎屍萬段的置於死地。

在高天的神,不像人間製造的神明們,祂是聖潔的。烏西雅是個好王,當他去逝的那年,也就是烏西雅王崩的那年,以賽亞看到神聖的異像;整個過程充滿了戲劇性。雖然烏西雅的王位空下來了,但神仍坐在祂的寶座上,掌管著一切。地上的國歷經興衰,這些王國和政府雖然在歷史上出現了又消失,但神的寶座卻永不會動搖;祂的寶座仍然高高在上接受一切的敬拜。烏西雅王的隕落,和神的屹立不搖,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地上國王的「榮耀」,總有一天會過去,要被埋葬掉,但天上君王的榮耀,卻一直要彰顯在整個聖殿中。

歷世歷代以來,神和他聖潔的同在,配受一切地上和天上的敬拜。根據東正教的說法,圍繞在寶座四圍的撒拉弗,掌管著九個基路伯的合唱團隊,地位高於服侍神寶座的基路伯 (Keil 和Delitzsch)。撒拉弗和眾天使們一同高聲頌讚聖潔的神,由於不敢正視神所發出的榮耀,也不敢正視榮耀主的奇妙,所以他們都遮掩著臉和眼,並遮著腳,並且彼此高聲呼喊著說、「聖哉、聖哉、聖哉、全能的主。全地都充滿了他的榮耀。」既然聖潔是神的核心,更是神的屬性,我們平凡的人該如何去回應神的聖潔呢?

罪人需要先認罪6:1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6:2 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6:3 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6:4 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6:5 那時我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賽 6:1-5)

有一位牧師獨自走進教堂裡,這時整個教堂只有他一個人,他可以感受到神的聖潔,強烈到令人招架不住。於是他走到講台前,跪在祭壇的前面,開始搥打自己的胸膛,向神哭訴說:「喔,主啊,我真不是甚麼東西啊!」

過了片刻,負責音樂的牧師也走進了教堂,他同樣感受到神強烈的同在,當他看到跪在祭壇前的牧師,也走過去,跪在他的旁邊。當他跪下後,也開始搥打他的胸膛,說:「喔,主啊,我真不是甚麼東西啊!我真不是甚麼東西啊!」

就這樣,教會裏的牧師和職員們,都一個個的走進教堂。先是負責康樂的,然後是負責教育的,最後是所有的職員們,全都跪在祭壇邊,在全能神的面前,悲嘆地哭訴他們的不是。

過了一陣子,教堂的清潔工走進來,看到了這復興的景象,也趕忙跪到他們的當中,並開始搥胸,而且喃喃地自語說:「喔,主啊,我真不是甚麼東西啊!我真不是甚麼東西啊!」

正好在那時牧師抬起了頭,看見那清潔工正輕輕地頂了一下音樂的負責人,並且對他說:「嘿,嘿,看誰是那些『不是甚麼東西』的人!」

當人遇到聖潔的神時,回應往往不是歡欣、慶祝、激賞、鼓掌、或稱許,這時最有可能的回應是警告、驚慌、恐懼、害怕、不安、和虧欠。當你面對聖潔的神時,你的反應會是怎麼樣呢?你會說「美哉」?或者說「禍哉」呢?神的聖潔是祂的本質,和神的屬性是不可分的;在祂裡頭並沒有任何的罪惡、不純、污穢、瑕疵、或錯誤。祂的意念、作為、和決定是百分之百的正直和完美。在祂並沒有一點點的的缺失、不足、或弱點。神是不能有污穢的,祂也不能和不潔淨的相處,祂更不能和罪惡相關聯。除了重複三次的頌讚:「聖哉,聖哉,聖哉」以外,撒拉弗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描述神的聖潔。這三次對神的重複頌讚,是首先出現在聖經裡的「重複」,對撒拉弗來說,這樣地讚美祂的聖潔,不是多餘的,也不是煩瑣的,更不是驚恐的。

神在舊約中有九次被稱為「聖者」(伯 6:10,賽 10:17,40:25,43:15,49:7,結 39:7,何11:9,哈 1:12,3:3),一次被稱為「雅各的聖者」 (賽 29:23),有三十一 次被稱為「以色列的聖者」 (王下 19:22,詩 71:22,78:41,89:18,賽 1:4,5:19, 5:24, 10:20, 12:6, 17:7, 29:19, 30:11, 30:12, 30:15, 31:1, 37:23, 41:14, 41:16,41:20,43:3,43:14,45:11,47:4,48:17,49:7,54:5,55:5,60:9,60:14, 耶 50:29,51:5)。神是聖的,難怪在《新約聖經》中,就有一個被鬼附的人喊叫說,耶穌乃「是神的聖者」! (可 1:24,路4:34)。

神在天上的顯現是極榮耀的,但不管對天上的受造物也好,或對墮落的罪人也好,祂的顯現都不是一個能夠欣賞的奇景。因為祂的顯現實在太明亮,而且太刺眼了,沒有一個受造物有辦法直接去注視祂的榮耀。事實上,祂榮耀的顯現反而對眼睛是一種折磨和損害,更何況墮落的人。因人心充滿了污穢、敗壞、罪孽、不潔、和不純,當人遇到神的顯現時,便要無地自容了。

以賽亞說:「我滅亡了」,意思是說「我完了」、「我沒希望了」、或「我死定了。」「滅亡」的希伯來字在聖經中出現15 次,其中有14 次是和無助或無防禦能力的經文有關 (耶 14:17,哀 3:49,何 4:5,4:6,10:7,10:15,10:15,俄5,番 1:11);這個字也翻譯成「荒廢」的城 (賽 15:1,15:1,耶 47:5) 和「死亡」的畜類 (詩 49:12,20)。這位先知道他的一生很快就會過去–他可能被刀劍所殺,也可能因心臟病突發而過世,他知道罪人只有存潔淨的心才能與聖潔的神同在。人只能看到神的異象,不能面對面見到神,連摩西也不例外。雖然摩西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申 34:10),而且耶和華還和摩西面對面說話 (出 33:11),好像耶和華面對面和以色列人說話 (申 5:4) 一樣,但摩西並沒有親眼見到神。出埃及記 33:23 說到摩西得見神的背,卻不得見祂的面。我們要留意的是,申命記34:10是強調摩西被「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而不是耶和華被「摩西面對面所認識」。

來到聖潔的神面前,人必發現自己的敗壞,覺得自己罪大惡極。人在神面前,羞慚地想把頭埋在沙土裏,或想找個山洞鑽進去,人的罪在神面前是無法隱藏的。人在神的面前,越發覺得自己的「不潔」。在舊約裏,以色列人有四種情形會造成「不潔」:首先是喫了不潔淨的動物,例如豬 (利 11:5 ),接著是摸了死屍 (利 11:8,38 ),再來就是摸了患漏症人身體的排洩物 (利15:5 ) ,最後就是患傳染病的,像長大痲瘋的 (利 13:15,13 : 44 )。前面的三種通常是七日不潔淨 (利 12:1,15 : 14 ),影響別人有限,但患麻瘋病的人卻傳染深遠,他們要對路過的人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利 13:45),好叫人迴避他們。以賽亞面對榮耀的神時,就好像一個患麻瘋病的人,只能喊叫說「不潔淨了」,因他看到自己的罪孽深遠,也看到自己在神面前的不配和不義。

靈魂需要被潔淨6:6 有一撒拉弗飛到我跟前、手裡拿著紅炭、是用火剪從壇上取下來的.6:7 將炭沾我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賽 6:6-7)

你認為最煩雜的家事是甚麼?一個網路的專欄作家說,他認為燙衣服是最麻煩的家事之一。其他討人厭的家事,有的說是割草、有的說是買菜、有的說是拿垃圾出去倒,有的則說是每天整理床,飯後洗碗盤。不過,不管是家人,或者是家長,或者是一些年輕人,都對這問題有個共同的答案。這也是我常問妻子的一個問題:「你認為最煩雜的家事是甚麼?」她會回答說:「維持家中的清潔,特別是去清潔那些最難清潔的事。」

家當然跟宿舍不同,在家,我們必須不斷的吸塵,不斷的洗碗盤和鍋子,不斷的擦淨爐灶、清潔廚房地板,還有擦洗家裡最髒、也最難清理的廁所。當我洗碗盤的時候,我的妻子如老鷹一樣地盯住我。她注意到我常很自然地忘記去洗在水槽以外的東西 – 包括爐灶上的鍋子、或桌子上的電鍋,甚至於附近水槽的碗盤。她常抱怨說,我只會清洗在水槽裡的碗盤而已。
人心是世界上最難洗淨的東西,世上沒有一種肥皂、清潔劑、或溶劑,可以洗淨我們內心的罪惡,也不能洗淨我們內心的固執和污穢。「洗淨」和「潔淨」雖然在意思上很相似,但在實際生活上卻是很不同。雖然兩者在生活上都是必需的,兩者都是繼續不斷的,並且兩者都是使事情煥然一新的,但洗淨是關乎東西和事物,潔淨是關乎心思和意念。洗淨是牽涉外在的事,但潔淨是涉及內心的事。特別是,洗淨是出於人的努力,潔淨是出於神的工作。舊約中的潔淨工作,通常是用水洗來處理一些小錯或間接的不潔 (利 15:5-18);雖有時需要加上燔祭或贖罪祭(利12: 6-8);或用火(民 31:23);或用母牛的灰。至於一些較複雜的情況,譬如麻瘋病,處理的方式就要結合使用活鳥、香柏木、朱紅色線、牛膝草、素祭、贖愆祭、贖罪祭、燔祭、和素祭 ( 利 14)來進行。血代表生命,是主要的潔淨工具,它不但可以挽回人的罪,還可以除去人獻祭時禮儀上的不潔淨。(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Cleanse”)

這段經文有兩個有關「罪」的用字。第一個是從「avon」字根的「罪孽」而來,意思是「彎曲,彎腰,扭彎,歪曲。」此字說明「罪」是人生的歪曲,真理的歪曲,或是意圖的歪曲。另外一個字是「過犯」,這個字是有關人內心的狀況。(出自Vine's Expository Dictionary of Biblical Words)

第二個字「罪惡」或「chatta'ah」的意思是走錯路,或錯過了目標。世上的人因這樣的忽略和虧欠,都得罪了神。人必須從他們的「罪惡」中回轉;什麼是從「罪惡」中回轉呢?乃是從偏離神的道路、從偏離神的生活方式、和從偏離神的行為中回轉,走在神所指定的道路上 (王 上8 : 35 )。

六章7節的「赦免」,在神學上是一個極寶貴的字。「赦免」的原文字「kaphar」在聖經中出現了102次,多半都翻譯成「贖罪」(出29:33) 或「贖」,其中有八次翻譯成「赦免」(賽22:14,27:9,詩65:3,79:9,申21:8,詩78:38,耶18:23,結16:63) ,四次翻譯成「潔淨」(結43:20, 26,申32:43,民35:33) ,各有一次翻譯成「抹上」( 創 6:14),「解」(創 32:20),「饒恕」(代下 30:18),「止息」(箴 16:14),「廢掉」(賽 28:18),和「除掉」(賽 47:11)。當神吩咐挪亞建造方舟的時候,他也指示他要分成一間一間的,並要抹上「kaphar」松香;讓建造者去想一想其中的意義吧!「贖罪」並不是說就沒有罪的出現,而是說罪被遮蓋了。一個人得救贖,並不是說他從此就沒有罪,而是說他的罪有了遮蓋。

從神學上來說,罪人 的「罪」被饒恕和赦免,不是說罪人就不會再犯罪了,或者說罪人的罪被赦免後,和罪就毫無瓜葛了。屋主知道他們一天清潔了廚房,房間和廁所後,以後就不用再做了,是嗎?當然不是,有些家庭每天都要打掃他們的地板,每星期和每個月都要再吸塵。

同樣的,「除掉」的意思是移開、拿走、或扭轉,但這不是永遠的。如果是這樣,人就不用擔什麼責任。亞倫一年一次,要在祭壇上行贖罪之禮 (出 30:10)。他把兩手按在羊的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把這罪都歸在羊的頭上。他再藉著所派之人,將羊送到曠野去 (利 16:20-22),象徵以色列人的的罪愆被移開。

僕人需要受差派6:8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6:9 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6:10 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6:11 我就說、主阿、這到幾時為止呢。他說、直到城邑荒涼、無人居住、房屋空閒無人、地土極其荒涼.6:12 並且耶和華將人遷到遠方、在這境內撇下的地土很多。(賽 6:8-12)

有一部電影叫做「矛的終止The End of the Spear」,劇中重新提到在現代宣教史上的一個傳奇故事。這電影敘述在五十年代的時候,有五個傑出又能幹的年輕人,將他們的生命奉獻在宣教上。他們為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宣教,把他們的家庭從原來熟悉的地方連根拔起,他們學習一個新的語言,等待著有朝一日傳福音給 Waodani 族;這個族是厄瓜多爾Ecuador最狂暴的部族之一。他們嚐試著和這個部族接觸,給這個部族禮物和信息,想盡辦法跟他們做朋友。可是這些年輕的宣教士,在和這些族人會面時,卻悲慘地被殺死;喪命的包括有名的Jim Elliott。

所有的宣教士,除了一位個剛結婚二個月外,都留下傷心的寡婦和幼小的兒女。電影裡講到史蒂夫Steve,他是被害的宣教士Nate Saint 的兒子,又是當年在他父親被殺的現場中年紀最大的的一位孩子。史蒂夫決定在 1995 年返回亞馬遜河,接替他阿姨的工作。這位堅強的阿姨拉結Rachel,以驚人的勇氣、繼續不斷地,向那殺死他兄弟的族人傳福音,帶領他們信主;他的兄弟就是史蒂夫的父親。

電影中最感人的情節,就是當年才五歲的史蒂夫,悲痛地為他父親的喪命哀哭,也為這些宣教士朋友和英雄們哀哭。後來史蒂夫解釋說:「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爸爸是我的宇宙。我知道當我長大以後,我要像我爸爸一樣。」(“End of the Spear Story Bridges Murder, Brings Love, Reconciliation” Christian Examiner Feb. 2006)

史蒂夫的爸爸被殺四天以後,他媽媽把他帶到房間裡對他說,「史蒂夫,我的孩子,你爸爸不會再回來了。」在電影裡,那個孤獨的小男孩,絕望且無助的大聲哭號:「沒有用的!」這些宣教士和家屬們,想盡辦法想和當地人做朋友,盡可能地去親近他們,並且為他們失喪的靈魂,時時想贏取他們歸回基督。可是,最終他們卻失去了父親,不但感到死亡的陰影迫在眉睫,還要擔心他們的前途茫茫,不知所措。

我常笑那些浪漫地想看神奇妙的出現,和親耳聽到神向他們說話的人。我總是說神可以默默地跟你說話的,只要你肯定他不是用啟示的方式向你講話,像聖女貞德(Joan of Arc) 式的經歷!看到神的異象,或聽到祂使者的聲音,所帶來的不是一種超然的感覺,也不是一種喜樂的慶祝,更不是高聲的歡唱。這種經歷所帶來的後果,會使人嚴肅地反省和真正的認罪。神不會戲劇性的出現,就為了給你帶來個人的安慰或忠告。有神生命的人,生活會有改變。神差他們來改變這世界,他們所做的事,不僅僅是與這世界有少許的不同而已,他們甚至會犧牲自己的生命像先知以賽亞一樣,傳說中的以賽亞是被鋸子鋸死的。

神啟示的結果,就給人帶來特別的託負。其實,神並沒有託負以賽亞什麼,祂只是給以賽亞一個邀請,以賽亞卻很樂意的回應了,以賽亞說:「我在這裡」。「我在這裡」這句話在希伯來文是一個字,這個字是「hinini」,或是「看哪,我。」這句話通常表示一個人的確知,絕對的奉獻,和完全的留意。其他兩個類似「hinini」的回應,一個來自亞伯拉罕( 創 22:11),當他要拿刀向以撒下手獻祭時,回應了天使的呼叫。 另一個是來自摩西 (出 3:4),當他看到燃燒的荆棘時,向神作了回應。

以賽亞真不敢相信神對他說的話。他要被差派到一些只能聽,但是卻不能明白,能看見,但卻不瞭解他為什麼而來的人。他們真是一些硬著心、掩著耳、和閉著眼的人,他們不能同意以賽亞的意見。神阿,你真會開玩笑。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神的委派確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對比,比方說傳道的矛盾,或者是毫無果效的努力,都催逼我們去深思。神帶著警告來差遣以賽亞,祂說:你好像是對牆說話。你會講到嘴酸牙歪,但人會把你看成好像沒這個人似的,人甚至會覺得你很煩,或把你看做是肉中的一個痛,眼中的一個釘。你還要去宣教嗎?你所說的話將會被認為是令人痛恨的話,你的信息將會被認為是令人痛恨的信息,你所差派的使者也將會被認為是令人痛恨的使者。

結語:當以賽亞看到神的聖潔時,他只能哭泣地說,「以色列的王萬歲。」神的潔淨的能力已經賜給每個敬拜者。神仍然坐在祂的寶座上,並掌管一切,他仍積極地掌管他所創造的世界,他還不斷地在塑造祂的子民,成為祂合用的器皿。當我們
看自己時,會發現我們是多麼的欠缺;當我們看自己時,會發現我們是多麼沒有能力,多麼的一無是處。但當我們仰望神,定睛在祂身上時,我們便能成為祂的同工和器皿。有句話說,「進入是為了敬拜,離開是為了服事。」當我們看到神的聖潔時,立即的回應是「我滅亡了。」只有當我們承認自己的罪惡和軟弱時,我們才能得到神的赦免,然後才能說,「我得潔淨了。」只有那羔羊的血遮蓋我們的罪時,我們才可以進到第三個曾次說,「我被差遣了。」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1/god-of-wonders-pt-4_27.html

榮耀的王 (詩 24)「奇妙的神系列之五」

榮耀的王 (詩篇 24:7-10)
作者:葉福成
整理:顏明誠

有一個基督教學校的老師,問她五年級的學生說:你們從電視廣告上,看到什麼與神有關的嗎?以下是孩子們整理出來的答案,他們說:
神有如「拜耳的阿斯匹林」(BAYER ASPIRIN)...祂會行神蹟。
神有如「福特」(FORD) ...他往往有更好的想法。
神有如「可口可樂」(COKE) ...他是真的。
神有如「賀冠的卡片」(HALLMARK CARDS)...祂會送出最好的來關心別人。
神有如「汰漬洗衣精」(TIDE) ...他會把別人留下的污穢弄乾淨。
神有如「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他把好東西帶到人的生活裡。
神有如「西爾斯百貨公司」(SEARS)...他有所有的必需品。
神有如「我可舒適胃藥」(ALKA-SELTZER)...你試過就會喜歡。
神有如「思高牌膠帶」(SCOTCH TAPE)...你不能夠看見他,但是你知道他的存在。
神有如「達美航空」(DELTA)... 當你準備好時,他也準備好了。
神有如「全州保險」(ALLSTATE)...你在他的手中就安心。
神有如「VO-5 」髮型噴霧 ...他在任何天氣都能幫你定型。
http://bitsandpieces.blogstream.com/v1/pid/42398_What-is-God-Like.html

希伯來文的「榮耀」,很多時候是用在神的身上,雖然它也是一個很普通的字,有時也描述地上的事情。「榮耀」的希伯來字「kabod」用來形容亞倫的華美聖衣 (出 28:2),形容大衛的王國 (代上17:18,29:28);或形容約沙法 (代下 17:5)、希西家 (代 下32:27)、和外邦王像亞哈隨魯 (斯 1:4),和摩押 (賽 16:14)。這個字也用來形容國家的榮美,像以色列國 (賽 17:3)和利巴嫩國 (賽 35:2)。形容人榮耀的字,也用來形容神的榮耀。但是神的榮耀跟人的榮耀不同,到底神的榮耀是甚麼?神的榮耀和人的榮耀怎麼個不同呢?
神是尊貴的,祂的榮耀不能分享24:7 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被舉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詩24:7)

倪托聲是中國教會歷史中最有爭議性的人物之一,他在所創辦的教會的影響、權力、和控制,都大到一個不正常和不健康的地步。他的姪子陳終道,也就是倪托聲姊姊的兒子,在他所寫的 ”我的舅舅倪托聲”這本書上,講到他和教會這羣人的一些經歷。他說:在 1948 年從神學院畢業後,本想加入「小群」教會,因為他很喜歡讀舅舅寫的書,也很喜歡他所寫的雜誌和單章。可是後來跟他們接觸後,他便決定不去了。

陳終道牧師解釋為什麼他最後不加入「小群」教會的原因。他說:「當我於一九四八年回到福州時,最令我失望的是,我雖覺得他們當中有些人實在是敬拜神,但也有好些人卻在那裡「敬拜」他們的偶像。我們可以常常聽到「倪弟兄說」,而不是神說。似乎「倪弟兄說」比「聖經說」更有權威。

陳牧師繼續說:如果我要把所有聽到關於倪弟兄的那些「神化的故事」都寫出來,這些小冊子立刻可以變成一本巨著。但感謝神,我把那些聽到的故事都忘掉了,因為它實在是令人倒胃口。(我的舅舅倪托聲50頁,宣道書局出版)

神最獨特的屬性之一是祂的「榮耀」,「榮耀」這個字比「神聖」的字更為特出。「榮耀」在聖經裡,是少數屬於描述神的用字之一。在地上,皇帝被稱為「皇帝陛下」(Your Majesty),在天主教會裡,教皇被稱為「神聖的」(Your Holiness),主教被稱為「閣下」(Your Grace),紅衣主教被稱為「殿下」(Your Eminence),以及法庭的法官被稱為「法官大人」(Your Honor)。然而,沒有人自稱為「榮耀的」(Your Glory),為甚麼?

聖經告訴我們,人並不能分享神的榮耀,人若有榮耀,是來自神的給予或賞賜 (代上29:12,詩 3:3)。人是神榮耀的受益者,但惟獨神是榮耀的給予者。我們享受豐盛的生命,並各樣的好處,但是我們卻忘記神是一切豐盛的來源。聖經記載許多人隨便使用「榮耀」這個字,忘了只有神的名才是榮耀的,是聖潔的,是值得稱頌的(尼 9:5,詩 66:2,72:19,145:21)。

我們的神,不只是榮耀和值得稱頌的,而且他更是榮耀的王。事實上,從我的研究裡,發覺神只同意和接受幾個王的名稱。「王」這個希伯來字雖然出現了 2523 次,但這不是神通常使用的;因為在古代舊約的環境裡,「王」這個字的意義,受到很多的限制。「王」通常用在本地的領導人,國家領袖,或外邦帝王的身上。可是我們所敬拜的王,不是一個地上或屬世的的王,而是有永遠榮耀的君王。

事實上,在舊約的歷史書中,從來沒有使用過「王」這個字來稱呼我們的神。直到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去,猶太王國不再存在以後,才使用這個字。真的,神從來沒有在亞伯拉罕,摩西,或撒母兒的時代的被稱為「王」。「王」這個稱呼,是從大衛稱王以後才開始使用。很諷刺的是,神後來稱自己是雅各的王 ( 賽 41:21),稱自己是以色列的王 ( 賽 44:6),和萬國的王(耶 10:7),為了凸顯祂才是真正的君王。以色列的王和其他的王,都只不過是暫時的,甚至會遭廢除。

可是,在詩歌文學裡,尊稱神為「王」是有意義的,特別從詩篇開始,歡呼神為「王」的,有20 次之多,但它的意義不是狹窄的,像地方王的觀念那樣。在舊約裡,神最喜歡的稱呼乃是「榮耀的王」,在詩篇24篇裡用了五次。總共出現「榮耀的王」的稱呼,有四分之一在詩篇(詩 24:7,8,9,10,10)。神稱為「王」是和祂的屬性有關;祂啟示祂自己,也要人知道如何去認識祂。神拒絕做任何村莊、城市、或國家的王。地上的王不是邪惡、軟弱,就是毫無價值。若王的稱號和任何國家有關連,那就沒有意義,而且是遺憾和錯誤的。

最令人吃驚的是,神拒絕做祂心愛的以色列國和猶大國的王,直到他們不再有國家的時候。舊約中稱神為王的記載,大部分是在詩篇裡。在詩篇中,祂有一次被稱為「王」(詩145:1),「這王」(詩98:6),「大君王」 (詩 48:2),「他們的王」(詩 149:2),「永遠的王」(詩29:10),「永永遠遠的王」(詩10:16),「全地的王」(詩 47:7),「全地的大君王」(Ps 47:2),或「超乎萬神之上之大王」(詩 95:3);有兩次提到「我們的王」(詩 47:6,89:18);有四次提到「榮耀的王」 (詩24:7,8,9,10),以及有六 次提到更親切的「我的王」(詩 2:6,5:2,44:4,68:24,74:12,84:3)。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王」的「我的」,在強調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在「新約」時,耶穌接受「猶太人的王」(太 27:11) 這稱號,是因為這名號是指著民族說的,而不是指國家;國家是指它的政府、地域、和政治制度。
神是全能的,祂的榮耀不能限止24:8 榮耀的王是誰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華、在戰場上有能的耶和華。(詩24:8)

當美式足球員邁克‧科林 (Mike Kollin) 從奧班 (Aubum)大學畢業時,他過去的球隊教練,沙葛‧約旦 (Shug Jordan)先生,問他是否可以幫他招募一些年輕的球員。邁克說:「沒問題,教練。但你要找的是什麼樣的球員呢?」教練說:「邁克,你知道有的球員,你把他打倒在地上,他就倒地不起了?」邁克說:「那我們就不要他了,是嗎,教練?」「不錯,答對啦。還有些球員,你推倒他在地上,他又爬起來,但是你再推倒他,他就不再起來了。」邁克回答說:「這個我們也不要了,對嗎,教練?」教練回答說:「對的,這種人我們也不要。可是邁克,有些人,你推倒他在地上,他很快就起來。你再推倒他,他又起來。再推,他又再起來。不管你怎麼推倒他,他都很快地爬起來。」於是邁克說:「那就是我們所要的人,不是嗎,教練?」教練卻回答說:「那也不是我們所要的人。我要你找的,是不斷把人推倒在地上的那個人,那個就是我們想要的人!」(出自James S. Hewett, Illustrations Unlimited p. 466, Tyndale).

要知道什麼是榮耀的王,我們必須先體會祂的能力有多大。若說我們的主是「有能力」的,究竟這「有能力」是什麼意思呢?祂是否像咖啡那樣讓人有提神的能力?或是像吃了特效藥,讓人覺得有藥到病除的能力?還是祂像公牛一樣的強壯,像參孫或赫拉克里斯那樣的有能力呢?

一提到能力,沒有比在戰場上作戰的耶和華更強的。「榮耀」的希伯來字「kabod」,在舊約聖經大約出現了 200 次。「kabod」的意思是指一件東西的重量或東西的數量,但這個字不單是指「重量」,還包括一件東西的「豐滿」,「優質」和「配的」的意思。我們的主不但厚重,而且是完全的豐滿;祂還有百分之百的實力。在新約中,基督的榮耀和受造物的榮耀之間的差別,乃在於他的榮耀是永恒 (彼前 5:10)和偉大的 (太 24:30);而其他的榮耀只是「榮耀」而已。祂的榮耀是不改變的、不衰殘的、無窮盡的、永恒的,並且是沒有止境的。

「有力」和「有能」是兩個普通的字,但這兩個普通字放在一起,「有能有力」就只有用在形容「榮耀的王」。「有力」的這個字,不是通常在希伯來聖經出現92 次的「力量」那個字。「有力」的這個字在希伯來聖經只出現兩次 (詩 24:8,賽 43:17),它的意思不只是有力,而且是很有勢力,是形容軍隊有勢力。它的字根有壓制 (士 6:2) 的意思 ,或得勝 (士 3:10,詩 9 : 19,但11:12) 的意思。神不但是強有力,祂也是不能阻止、無法控制、和從不休息的神。祂出現如一人軍隊、一個遊騎兵,或到處遊行的武士。祂可以將任何阻擋祂的個個擊破,並且他還可以一手將他擊敗。他像一個掃蕩的機器,一人就可以勝任。

更有甚者,神的榮耀意味著,他是的的確確會實現祂所說和所想的事,而且還要成就更多。神不僅是個競賽者,他還是個征服者;神不僅是個摔跤者,他還是個勝利者;神不僅是個參賽者、挑戰者、和競爭者;他還是個冠軍者、審判者、和成就者。

當然,如果不是在戰場上「有力」的話,「有力」不是真的「有力」。「大能」這個字,使人回想到以前戰士和得勝者得來的榮耀 (詩 19:5)。得勝的天使是「大能」的天使 (詩 103:20)。電影裡的獅子王是「大能」的,因為沒有什麼可以讓牠退卻 (箴 30:30)。
神是獨一的,他的榮耀不能超越
24:9 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把頭抬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24:10 榮耀的王是誰呢.萬軍之耶和華、他是榮耀的王。〔細拉〕(詩24:9-10)

他是榮耀的王,也稱為全能的神,也有的譯本是翻成萬軍的耶和華。「萬軍的耶和華」是什麼意思呢?特別是「萬軍」這個字又是甚麼意思呢?這個字是指天上眾星之主(申 4:19, 詩 33:6, 賽 34:4),和天上眾天使之主(詩 103: 20-21)。

根據維基百科 (Wikipedia) 的說法,天文學家數算星球的方式,是按照它們的溫度,大小,年齡,位置,和它們的伴隨星來算。太空人們則估計,光是在我們的銀河系就有三千億個星球,而光是這個宇宙,就至少有7乘以10的22次方個星球。那是 7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就是7的後面跟著22個0那麼多的星球),或者是二千三百億倍多於我們銀河的星。太陽是最近地球的最大的星球。星球的大小分佈很廣,從微小的中子星 (死星,它們比一個城市還小),直到超級巨星像北極星和獵戶星座的一等星,它們的直徑比太陽大 1000 倍 - 大約有十六億公里長。

奇妙的是,天上這麼多眾星的主人是單數的「萬軍之耶和華」,而這個「萬軍」也就是眾星,當然是複數的。

神複數名稱的用法有250次稱做「萬軍之耶和華」,有3次用較短的名稱「萬軍之神」(詩 80:7,80:14,摩 5:27),有超過30次用較長的名稱「萬軍之神耶和華」或「耶和華萬軍之神」(撒下 5:10,詩 59:5,69:6,80:4,80:19,賽 3:15,10 : 23,10 : 24,22:5,22:12,22:14,28:22,耶 2:19,5 : 14,15:16,35:17,38:17,44:7,46:10,46:10,49:5,50:25,50:31,何 12:5,摩 4:13,5:14,5:15,5:16,6:8,6:14, 9:5),還有1次那最長的名稱,就是「主耶和華萬軍之神」( 摩 3:13)

讓我驚訝的是,以色列人在歷史上越被欺壓,「萬軍之耶和華」就越發對他們說話,也為他們說話。「萬軍之耶和華」的稱頌和讚美雖常出現在詩篇中,但「萬軍之耶和華」並不是在詩篇中最突出的用語。我們知道「詩篇」是寫在以色列人被擄前,而且是在大衛王國最興旺的時候。「萬軍之耶和華」的用語,在整個150篇的詩篇中,也只出現過15次之多。「萬軍之耶和華」的這稱號,反而是在被擄以及被擄歸回之後,最多被先知們用來安慰受苦難的百姓。以賽亞使用「萬軍之耶和華」 有64 次之多,以後的撒迦利亞使用了53 次, 而瑪拉基書雖只有短短的四章,也使用了24 次,就是更短只有兩章的哈該書,也使用了14 次。 從先知書一章一章的來看,被擄歸回後的先知哈該,反而在比例上用了比被擄前和詩篇更多這樣的稱號。因此,我們可以說「萬軍之耶和華」,不是用在詩篇中的平靜時,或是用在被擄風暴中的平靜時。「萬軍之耶和華」,反而是用在被擄歸回的平靜中,神對百姓說話最常出現的稱號。

結語:威斯敏斯特信條說:人生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榮耀神和永遠享受祂!哥林多前書 10:31 也說:「所以你們或喫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問題不在你瞭解神的榮耀有多少,而是在祂是否為你而來?福音書上記載說,只有一次大有能力、大有榮耀的日子要來臨 –那就是人子要駕雲降臨 (太 24:30,可 13:26,路21:27),並宣稱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提前 6:15,啟19:16)。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大有能力和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 太 24:30) 那時候。當人子在他的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他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地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把綿羊和山羊分開來一般 (太 25: 31-32),並且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太 16:27)。那時,我們必要見到神永遠的榮耀 (羅 11:36,16 : 27,加 1:5,弗3:21,腓 4:20,提前 1:17,來 13:21,彼前4:11,5 : 11,彼後 3:18,啟1:6)。耶穌說:「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可 8:38)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1/god-of-wonders-pt-5.html

神是愛 (約 3:16)「奇妙的神系列之六」

神是愛 (約翰福音 3:16)
作者:葉福成
整理:顏明誠

什麼是愛?有人說:
「金錢雖能使人建造一個可愛的房子,
但愛能使人讓它成為有感情的家庭。
責任心雖能使人預備出一頓豐盛的午餐,
但愛能使人在餐點中塞進一個關心的字條。
金錢雖能使人買一台電視機,
但愛能使人決定要看多少時間,和看什麼節目。
職責感雖能使人要一個小孩按時睡覺,
但愛能使人給小孩在上床前一個親嘴和擁抱。
職責感雖能使人烹煮一桌正餐,
但愛能使人在桌上加點盆栽在蠟燭旁。
責任心雖能使人寫信給在營地露營的小孩,
但愛能使人在信中加上一個笑話、一張照片、或一個口香糖。
義務心雖能使人可以料理好家務,
但愛和禱告能使人營造一個快樂的家庭。
責任心雖使人很容易就覺得被冒犯,如果他的工作不被肯定,
但愛能使人學習為工作而歡笑,並且為工作而付出,即使他的工作不被肯定。
義務心雖能使人可以倒一杯牛奶,
但愛能使人加添一點巧克力在牛奶裡。」

基督教是獨特的,因為它的教導和對愛的強調,使它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不一樣。基督教有一條最大的誡命,那就是「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第二條大誡命,就是「要愛人如己。」(可 12:30-31) 耶穌再給我們一條新的誡令,乃是叫我們要「彼此相愛」(約 13: 34-35)。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自戀式愛自己的人,實在是跟基督教的理想相差太遠了。

約翰福音 3:16 是聞名於世的聖經經文,也是最多人熟記的經文。它廣泛的出現在運動衫上,汽車的貼紙上,或球場的廣告上。傳道人在一生當中,至少都要講一遍這樣的信息;但要講一篇單一經文的道,是沒那麼容易的。

聖經裡的agape,或是「愛加倍」的愛有甚麼特點呢?

愛有行動表示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 3:16-17)

「屋頂上的提琴手」是我最喜歡的百老匯的音樂劇之一,這劇中的猶太人「特福」是個靠擠牛奶為生的人。特福發現他的女兒們已經安排好自己的婚禮,一個要嫁給一位關過監牢的革命分子,一個要嫁給一位窮裁縫師。

這位猶太特福先生問他太太「金寶」說:「妳愛我嗎?」太太回答說:「你問我愛你嗎?你知道我們的女兒都要結婚了,城裡也有動亂,你可是不太高興吧?我看你是累了,快進屋子裡來,躺下來吧,你可能是消化不好。」

先生又再回一次:「金寶,我在問妳,妳愛我嗎?」太太罵他:「你真是笨蛋。」

先生又問:「我知道,可是妳愛我嗎?」太太說:「你怎麼一直問『我愛你嗎?』你知道二十五年來,我替你洗衣服,替你煮三餐飯,替你打掃屋子,供應你小孩的需要,幫你擠牛奶。二十五年都過去了,你怎麼到今天還談起愛來了?」

先生說:「金寶,記得我第一次見到妳的時候,是在我們的婚禮那天,那天我真是害怕。」太太也回應著說:「當時我很害羞。」

先生跟著說:「記得當時我也很緊張。」太太同意的說:「我也是。」

先生接著坦承的說:「但我的爸媽說,我們會學到彼此相愛的。今天我問妳,金寶,妳愛我嗎?」太太升高了嗓子,大叫道:「我可是妳的太太阿。」

先生低語:「我知道,可是妳愛我嗎?」於是太太問自己:「我愛他嗎?二十五年來,我和他生活在一起,一起奮鬥,一起挨餓;二十五年來我的床是他的,如果這不是愛,那又是什麼呢?」

先生很開心地說:「那妳愛我了?」太太回答:「我想是吧。」

先生也覺得:「我想我也愛妳。」最後他們一起結束說:「這二十五年來沒有什麼改變,但就算有,二十五年後,知道了也還不錯。」

希臘人將「philos」,或「eros」的愛和「agape的愛分開。「Philos」的愛是指個人的喜歡、個人的關係,或自然情緒上的喜好;「eros」的愛是指肉體的愛慾、性關係或情愛。而「agape」的愛是指神的愛,神的愛是完全的愛,神的愛是無條件和不改變的愛。

約翰福音裡講的愛是agape的愛,這個「愛」的動詞在馬可福音出現5次,在馬太福音出現8次,在路加福音出現13 次,但在約翰福音卻出現了 37 次之多。約翰福音的這37 次,比路加福音大約多了3倍,比馬可福音多過7倍以上,比馬太福音也大約多了5倍,總之,這個「愛」的動詞出現在約翰福音裡,共超過符類福音的總數。

但這個「愛」的名詞,在福音書中卻描述了更大的戲劇性和對比性。它除了沒有出現在馬可福音,而只有一次出現在馬太福音 (太24:12 )和路加福音 (路11:42) 外,其餘都出現在約翰福音中,總共有7次 (約5:42,13:35,15:9,15:10,15:10,15:13,17:26 )。

「Agape」(愛加倍) 的愛不是一種感覺,或是一種情緒,它乃是一種行動。這個字是一個主動的動詞,它的被動語態在「新約聖經」的書卷中是找不到的。所有出現過的140次的希臘動詞都是主動語態的 –就是去「愛」別人,而不是求「被愛」或被別人愛,聖經裡沒有被動的愛的例子。亞西西城的法蘭西斯曾這樣祈禱說:「主啊,使我不多求安慰,而安慰人;不多求人的了解,而多了解人;不多求人愛,而多愛人。」

Agape的愛描述神堅定,和持續不斷的切望接納罪人,聖經說:「我們愛,因為 神先愛我們」(約壹 4:19)。愛不是袖手旁觀,愛不是說「你死是你的事」。耶穌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可 2:17),「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 10:45) 祂又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 10:10)

神今天仍然積極地參與在我們世上的生活,祂不停地在祂的創造物中工作。祂醫治和更新祂的兒女,祂關心和在意祂的兒女,祂更不斷地向我們顯明祂自己。

神不是看人有什麼優點,值不值得祂來愛。神的愛也不是根據人有什麼特出的地方,或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或得到神的愛後有沒有什麼善良的反應。神的愛是Agape的愛,這個愛的特質是,好意和同情,寬恕和主動。

愛的範圍超越
早期到香港的外國宣教師,都要先學會當地的方言才能展開工作。他們甚至必須學會用廣東人所通用的俗語來表達,例如要說「唐人」就要用輕音,若是發音重一點,就變成「中國人」;或把「tang堂雞」說成「殺雞」了。

宣教士經常被提醒在人前要避免班門弄斧,想表現他們學來的語言。他們常被提醒,傳福音時,要特別注意約翰福音 3:16「神愛世人」的發音要輕一點,若發音重一點便說成「神愛西人」,意思變成神愛西方人,這樣就得罪了當地的人。事實上,人們都建議他們在講台上最好不要使用這節經文,以免出差錯,但即使是這樣,誰又能怪他們用到聖經中這最著名、而使用又最普遍的經文呢?

一位聰明和能幹的宣教士,覺得他的語言已經很不錯了,因此,他決心要面對福音佈道會的挑戰。到了奮興佈道會那天,他向那些還沒認識耶穌的羣眾宣佈說,他所要講的經文是約翰福音 3:16。教會的領袖一聽到他這麼說,就都緊張了起來,個個握著拳睜著眼,心裡面暗想:「又來了,另一個要搞糟信息的宣教士!」可是那位宣教士因為心裡有準備,便說:「我知道你們會期待我將約翰福音 3:16講成『神愛西人』,但是讓我告訴你,『神愛世人』」。於是,教會的領袖都鬆了一口氣。但這位宣教士還想賣弄他學來的語文,便繼續說:「其實,神不只愛西人,神亦愛「劏」人,但因這「劏」的音說得太重了,聽起來不像「唐」人,而是像「殺人 」了,就變成神喜歡殺人了。

從前我總以為愛不是舊約所強調的,但現在知道這想法是不對的。有些人認為神愛人不是舊約中的概念,這也不對。「愛」這動詞在舊約裡出現了209 次,其中包括描寫男和女、父母和小孩之間的愛,或愛朋友 (撒上 18:1)、愛鄰舍( 利 19:18)和寄居的 ( 申 10:18),和愛奴隸和主人(出 21:5)。「愛」這個字遍佈在整個舊約裡,可是好像集中在某些人。神宣告祂愛亞伯拉罕 (賽41:8,神是他的「朋友」或「愛」),神也宣告祂愛雅各或以色列(賽 43:4,48:14,何 11:1,瑪 1:2),祂愛列祖(申4:37),愛以色列人或猶太人 (申23:5)。

所以約翰給那些熟悉舊約的讀者一個驚人的宣告,雖然這些人都明白神對祂百姓的愛,但這個驚人的宣告,卻必須藉著尼哥底母夜晚的求見耶穌來瞭解。這個尼哥底母是一個法利賽人,是猶太人的官( 約 3:1),又是以色列人的先生( 約3:10)。耶穌對尼哥底母不是說「神愛以色列」,或「神愛猶太人」,耶穌是說「神愛世人」,句句都擊中他的要害。更令人欽羡的是,這句話在「新約聖經」中,是「愛」字第一次的出現。在福音書中,這個既大膽又有爭議性和極具革命性的宣告,是紀錄在施洗約翰被監禁之前(約 3:24)。

神的愛是廣闊的,神的愛不會局限於某一個種族、某一個國家、某一個群體、或某一種背景或教養。神的愛不僅是及於猶太人,神的愛也及於外邦人、受割禮的人、未受割禮的人、蒙揀選的百姓、或處在社會邊緣的人。在初代的教會圈子裡,這說明了福音的預備,不僅是為猶太人,敬畏神的外邦人、或那些常到聖殿裡的外邦人,福音的預備也是為了那些沒有改信猶太教的人。

愛的態度正面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審判世人〕,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約 3:16-17)

我到過新加坡最恐怖的地方是”萬金油花園”,那裡有十殿閰羅的陳列,來參觀的人都覺得不舒服,因為這裡展示著人死後要受到的懲罰。當然這些懲罰針對最壞和邪惡的罪犯,但還針對騙租金的地主、不合格的醫生、媒人、忘恩負義的人、對年長者不敬的人、放高利貸的人、浪費食物的人、和那些輕看老人或年少的人,可以說幾乎沒有人可以倖免!

這些刑罰包括難以忍受的口渴和饑餓、泡在冰水裡、丟在火山口裡、浸在污血中、綁在燒紅的銅柱上、被大石錘敲打、拉到刀山上、被鋸子鋸到一半、舌頭被拉出、在熱油鍋裡炸、或被大石頭壓碎!

聖經的作者,對「滅」的這個希臘字,並不輕易地使用。耶穌在地上惟一「除滅」的是污鬼,他有兩次這樣的行動 (可 1:24, 9 : 22 ,路4:34)。反而在聖經裡另外記載的「除滅」,就是除滅主耶穌祂自己,這是說很多人要計劃「除滅」祂,包括法利賽人 (太 12:14,可 3:6),祭司長和長老 (太 27:20,路19:47),希律一黨的人 (可 3:6),文士 (可 11:18,路19:47) 與百姓的官長 (路19:47)。

神的愛是正面的,而不是負面的。從正面來看,約翰極重視世人相信福音,雖然他偶而也會負面地提出不信的警告和後果;這可從聖經記載「信」與「不信」的比率是77 比23看出來 ,也就是說在聖經裡出現了77 次「信」,但「不信」只出現了23 次。

約翰福音提到「永遠」的話題,比其他福音書還多,總共出現了17 次。和「永遠」有關的字,在馬太福音出現了6次,在馬可福音出現了3次,路加福音4次。約翰的 13次都和”永遠的生命”有關,其餘的4次和”活到永遠”有關 (約 4:36, 12:25, 12:50, 17:3)。事實上,「永遠」不但在約翰福音裡提到的次數比其他福音書還多,它還是充滿積極和正面的涵義。至於有關「永遠」負面涵義的記載,都出現在其他的三本福音書裡,如「永火」(太 18:8,太 25:41),「永刑」( 太 25:46),和「永遠的罪」( 可 3:29)。

約翰所說的「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這句話,時常受到無神論者、不信的人,和自由派人士的挑戰。他們說,基督徒不但不能去愛那不同信仰的人,並且還強調耶穌是惟一的拯救,和到神那裡唯一的通路。他們還說,基督徒就喜歡看罪人在地獄的火湖裡燒。

耶穌為甚麼說祂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呢?如果祂來不是要定不信的人的罪,那祂來是要定誰的罪呢?約翰福音在16章11節說:「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如果祂來不是定世人的罪,那為甚麼還有審判呢?保羅給我們的答案是:「凡沒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滅亡。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審判。」( 羅 2:12)。若照這樣來說,我們日常生活的想法,說話和行事,都要照律法來審判,而不是耶穌基督。律法才是個審判的量尺,是我們的評估表,也是我們的評分老師。因此,若照律法的標準,我們大家都考壞了,不但大家都得了一個C的分數,並且都沒有重考的機會。

那是不是耶穌來就沒有審判呢?難道耶穌完全不審判嗎?約翰 12: 48-49 說,等到末日的時候,耶穌要來審判那不領受祂話語的人。末日的審判是耶穌所講的重要主題 (約5:30,約8:15,徒 17 : 31 , 林前 4:5),祂再來,是要審判活人和死人(提後 4:1, 來 10:30,彼前 4:5,啟 11:18,16:5,19:2,19:11, 20:12 )

結論:約翰壹書 4章18 節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最大的愛不是愛自己的愛,也不是愛鄰居的愛,或你對神的愛,或甚至神對你的愛。最大的愛也不是神對世人的愛,最大的愛乃是聖父對聖子的愛,那是一個最原先和最基本的愛。父神對聖子的愛完全地記載在聖經中,但都寫在約翰福音裡(約 14:31,15:9,17:23-24,17:26 ),特別在約翰福音 17章24節說,神在創立世界以前已經愛聖子了。雖然如此,神為世人的緣故,樂意犧牲祂的獨生子,給我們這些迷失和不配的罪人。你是否已嚐到父神對祂獨生子的愛嗎?你是否已有份於那最偉大的愛嗎?你願不願意承認和接受你創造的主宰( 約 1:10),和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嗎?( 約 1:29)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1/god-of-wonders-pt-6.html

祢的信實廣大 (詩 89)「奇妙的神系列之七」

祢的信實廣大 (詩篇 89:1-4)
作者:葉福成
整理:顏明誠

神對我的信實,可以藉著妻子對我的埋怨來總結,她說:「神賜下一切給你,包括我!你只會袖手旁觀!」她講得對。神給我一個虔誠,聰明,充滿愛心,又了不起的妻子。當我的博士妻子第一次聽到我講道時,她就喜歡我的講道,並且深受感動。如果不是這樣,我仍不敢娶她,而我們倆可能還是單身!每次我們講到那天的事情,她總是說:「真不公平!」

我在洛杉磯事奉七年之後,想去找美國東部或中西部的教會事奉,可是找了半年,神又把我帶回到南加州來。我想基本上,我是個不中不西的人!

回到加州後,有華語的神學院邀請我去教講道學,我的牧師朋友們都感到意外,本來這個不但是巧合,也是無意的。事情是這樣的,這個神學院有次邀我到週間崇拜中用中文講道,可是他們又建議說我可以混著英文一起講,所以我勉強同意了。但要去的幾天前,他們又打電話給我,希望我當天全用英語講,因為那天剛巧有神學院協會(ATS)的代表要去視察神學院,並且也會參加週間的崇拜。那天講完道以後,神學院就來邀請我去教講道學。我問他們說:「是用英文教嗎?」他們說:「不,是用華語教」,我說:「那我要想想看」。於是我就去問其他的牧師朋友們,他們都同意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於是我接受了這個邀請。幾年來,雖然我和學生之間還是有些語言的隔閡,可是我教講道學已有七年多了,其實,這個課對大多數的牧師來說,都是很容易去教的課。不過,我教這個課,對從小受英語教育的同學來說,倒是一個學習使用華語的好機會。

「神是信實的」這種宣告,在「新約聖經」裡是綜合出現的 (林前 1:9,林前 10:13,林後 1:18,帖後3:3,約壹1:9)。這個宣告比「神是榮耀的」或著「神是愛」的宣告還要多。
詩篇89篇是一個很美的詩篇,以斯拉人以探是這一篇的作者,它頌讚神的信實。以探(王上4:30-31)和所羅門一樣是智慧的人,我們從聖經裡知道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以探雖只寫了一首詩篇,但從這篇詩我們可以一窺他是一個出色的詩人和抒情者,因為它述說了神廣大的信實。 我們述說神的讚美89:1 〔以斯拉人以探的訓誨詩〕我要歌唱耶和華的慈愛,直到永遠。我要用口將你的信實傳與萬代。 (詩89:1)

我太太有個青少年的侄子約書亞,食物和唱歌對他來說是分不開的。他在聖地牙哥出生和長大,他很喜歡吃中國菜,吃飽了以後還會在車後很滿意地唱著歌。

每次約書亞他們一家人來玩時,吃總是他們最優先的選擇。所以我們一定陪他們一家人去蒙特利市,或羅蘭崗的餐館吃一頓。有一次,我們到蒙特利市一間頗有名氣的日本火鍋店吃飯,那家餐館收費很貴。我們覺得這麼一個薄薄的肉片價格實在是太貴了,同樣的肉片在一般的華人超市也可以買得到,而且價格還要比這裡的便宜好幾倍,所以我們不敢點得太多!飯後我們開車回家,在車上我們盡情地聊天,直到聊到沒有話題。

當聲音安靜下來時,大家都發現好像有些事情不太對勁。原來約書亞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車後,一句話也不說,也不再問一些新鮮的問題。他通常會很留心聽我們講話,偶然也會驚訝地問我們說「你們是說誰阿?」或著當他聽到不懂的中文字時,也會問是什麼意思。這時,他的父母說:「我們沒有注意到約書亞今天不唱歌,那一定是食物不好吃。」約書亞只是沒有表情的聳聳肩。照他父母的判斷,如果約書亞不唱歌,食物一定不是那麼好,普普通通而已。

可是神是配得我們頌揚的,祂的信實也不僅僅是一個宣稱或一個事實而已。神不但要我們頌讚祂的名,神還要我們傳揚祂的名。祂不但要我們用嘴唇來頌讚祂,還要用心靈來敬拜祂。祂不是喜悅我們頭腦的頌讚;祂乃是喜悅我們每天的讚美。

歌唱是一個振奮情緒,引發興趣,和鼓勵他人的好方法。難怪,向神歌唱一直就是崇拜中的一個傳統。以色列中第一個向神歌唱的人可說是摩西,他擊敗了埃及人之後,便帶領以色列人向耶和華歌唱 (出 15:1)。聖經中第一個獨唱者是米利暗(出 15:21 ),她手裡拿著鼓,眾婦女也跟著她出去擊鼓跳舞 (出 15:20 ) 。

我們的歌唱大部分是個人性的,但聖經中的歌唱不是個人性的。聖經中的歌唱是有關神,而不是個人自己。聖經中的歌唱是有關神的偉大,而不是個人的情緒。聖經中的歌唱,更是描述有關神對祂百姓的作為,而不是描述個人的感覺如何。
早期的人,包括摩西和米利暗,歌唱是一種感情上的抒發,而不是神學上的表達。他們述說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例如,摩西和 以色列人這樣唱:「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大大戰勝,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 (出 15:1)。」他們就是在述說發生在他們個人身上的事,而不是在教導一個神學真理。

大衛王可說是在以色列的歷史中,一位最偉大的歌唱者,他把音樂、歌唱、合唱團,和樂器都帶進了敬拜裡。他不但寫了第一個歌唱的詩篇(詩 7),他更指派利未人來管理聖殿裡有關歌唱的事 (代上 6: 31-32)。

因為神學上和教導上的需要,有人在詩篇裡就特別收錄了很多這方面的歌唱集。你會發現在有詩篇之前的頌讚,大部分是描述式而不是命題式的,他們大多是描述他們為什麼歌唱,而不是歷代的百姓為何要歌頌他們的神。例如,在大衛之前的詩歌會是,「我要向耶和華歌唱.我要歌頌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士5:3) 他們的歌唱是即興式的,而不是有系統性的。在他們的「歌唱」裡,並沒有像詩篇裡陳述的神學內容,他們沒有頌讚「神是什麼」,也沒有說「為什麼」要頌讚神。換句話說,他們的頌讚,內容比較鬆散,沒有結構性和教導性。反觀詩篇,它卻較具有神學和詩的文學結構,並且也不落入僅是情緒的發洩裡。

在詩篇裡,詩人有時也因神的力量 (詩 59:16)、祂奇妙的作為(詩 105:2),和祂榮耀的偉大 (詩 138:5) 而「歌唱」。但促使他們「歌唱」的最大原因是因神的慈愛(詩 59:16,89:1,101:1)。神的慈愛有的版本翻譯為「恩」,「憐憫」,「恩待」,「恩典」,「慈悲」,「仁愛」,「恩惠」,「厚待」,「恩愛」,「善行」,「善事」,「良善」,「虔誠」,和「信實。」

「checed 」或「慈愛」的原文字在舊約聖經裡出現了 247次,它也是舊約中最重要的字之一。這個「愛」不是指情感的愛,這個「愛」是因神與人立約而來的愛;它是神堅定的愛,它是出於神的信實,而不是因人的可愛。從某些方面來說,「checed 」比「agape」更能表達神那無私的愛,因為「agape」是一個普通的希臘字而已,但「checed」只限於用在神那沒有條件和永不止息的愛。

穹瘡顯出神的大能
89:2 因我曾說,你的慈悲,必建立到永遠。你的信實,必堅立在天上。

有個人在旅行當中,恰巧遇到三個石頭匠。他好奇地想知道這三個工匠到底在什麼,於是他走近其中一個工人,問他說:「朋友,你在這些石頭上做甚麼?」這個工匠毫不遲疑地回答說:「我是一個切割石頭的人,現在我正在切開這些石頭。」

因為這個答案還不能令他滿意,於是他繼續問第二個工人同樣的問題,他說:「你在這些石頭上做甚麼?」這個工人思考了一下,一方面上下打量著這個不速之客,一方面試著想向他解釋,他說:「我是一個切割石頭的人,現在我正在切石頭,為的是賺錢養家,。」

這個人覺得有點困惑,因他問了同樣的問題,卻有兩個不同的答案。於是他再問第三個工匠:「你在這些石頭上做甚麼?」那個工人眼睛盯著前面的石頭和他手裡的鑿子,想了一想,然後轉身對那人說:「我是一個切割石頭的人,現在我正在建造大教堂,為的是榮耀神!」

你看到的天是個甚麼樣的天呢?你是像詩人一樣地看著天嗎?還是你像一個科學家,看到天色是藍藍的,充滿灰矇矇的雲,就做出了些氣象預報。要知道,詩人看到的天,總是能夠構成一幅大的圖畫。就像我常說,科學家固然能說出一件事情是「甚麼」和「如何」,但他們永遠不能給你一個「為甚麼」的解答。

不久之前,美國太空總署發佈了一份WMAP衛星的報告,這個值一億五千萬美元的衛星是他們在2001年發射的。那份報告說「正常物質」(normal matter),就是人和星球的組成 ,大約只有佔這宇宙物質和能源總合的4%。其他的是包括「看不見的物質」(dark matter)、不可見的和外來物質的顆粒、「看不見的能量」(dark energy)、和膨脹宇宙中的抗重力。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學家色斯金(Leonard Susskind)繼續補充說:「這宇宙其實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大,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相信我們這微小的一部份,可以代表它的全部。我們所能看見的,只不過是時空大海的微小一點而已。」(“Big Bang unfolded in the blink of an eye,” USA TODAY 3/17/06)

神的信實深深地刻劃和顯現在天空中,它不是一個新的啟示,它乃是一個持久穩固和持續不變的主題。詩 36:5 說:「耶和華阿,你的慈愛,上及諸天。你的信實,達到穹蒼」;詩篇 119:90也說:「你的誠實存到萬代。你堅定了地,地就長存。」

諸天和穹蒼常用來表明神的信實,因為神的信實像我們所住的地球一樣久。你知道聖經第一次記載「天」的字嗎?創世記1:1 說:「起初 神創造天地。」所以神從創世的第一「天」就顯出祂的信實,即使人不能很快地就體會到祂的創造,或甚至忘了祂。

希伯來文的「天」具有一個偉大的歷史、豐富的故事,和神學的意義。當神創造諸天時,祂賜給我們一塊極其巨大、極其寬闊、極其廣大,和極高且深的天上的帆布 –它的壯麗偉大甚至超過我們所能形容的。創世記告訴我們神創造了諸天,「天」的原文總是複數的,這個複數是表示其強度,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可以複製的多數。神在天上高高的掛了兩個大光體,神讓光體的光照在地球上 (創 1:15-16),也讓飛鳥充滿在天空中( 創 1:20)。當神創造「天」的時候,祂藉著創造日、月、星,和天上的萬象,來造齊並完全祂的計畫 (創 2:1, 申 4:19),這「萬象」是首次出現在聖經中。

其他和「天」直接有關的字包括雨(創 8:2, 申 11:11),眾星 (創 15:5, 22:17 ),硫磺與降在所多瑪和俄摩拉的火( 創 19:24),天上的甘露 ( 創 27:28),高天和天上的天(申 10:14,王上 8:27, 尼9:6,詩 115:16,詩 148:4),大冰雹 (書 10:11),天上的霜(伯 38:29),雨雪( 賽 55:10) 和雲(詩 147:8),這些都顯示神的信實。

然而,「天」的神學意義卻大部分是出自詩人的領悟,他們注意到「天」的神學意義和神的關係,特別是詩篇的作者更指出有關神的陳述。當你抬頭凝視著「天」的時候,你要看到「天」的創造主(詩 115:15, 121:2, 124:8, 134:3, 146:6),並祂指頭 (詩 8:3)和手所作的工(詩 102:25)、祂的榮耀(詩 8:1,19:1,113:4,148:13)、祂的憐憫 (詩 36:5, 詩 57:10,108:4)、祂的公義 (詩 50:6,97:6),和祂的信實 (詩 89:2)。

子民得見神的應許
我與我所揀選的人立了約,向我的僕人大衛起了誓 (89:3)。我要建立你的後裔,直到永遠,要建立你的寶座,直到萬代 (89:4)。

有一首古老的詩歌這麼說: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
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

神未曾應許:常晴無雨,
常樂無痛苦,常安無虞。

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
行路有亮光,作工得息,
試煉得恩助,危難有賴,
無限的體諒,不朽的愛。

神的信實最大的確認,就是不管我們做錯、跌倒、或犯罪,祂仍然保守我們。

從大衛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神怎樣對祂的子民建立信實。大衛是以色列人最偉大的王,他不但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一個偉大的國王,而且還是一個英勇的戰士。可是不要忘了,大衛並不是神唯一所揀選的人。神揀選的人還包括雅各 (詩 105:6,賽 45:4),摩西 (詩 106:23), 和以色列人 (代上16:13,詩 105:43),彌賽亞 (賽 42:1),和掃羅 (撒下 21:6)。這表示神的揀選是出於祂的恩典和信實。掃羅,以色列的第一個國王,不是大衛,也有可能是被揀選的。

「建立」的希伯來字有「確定」,「準備」,和「應用」的意思。第四節的「建立」和第二節的「堅立」是相同的原文字,意味著神對大衛的信實穩如天。在詩篇8:3 提到的「所『陳設』的月亮星宿」,詩篇74:16「亮光和日頭,是你所『預備』的」,和詩篇89:37「又如月亮永遠『堅立』」也是用相同的原文字。換句話說,一天有月亮星宿以及亮光和日頭,就有神的信實!

大衛在年青的時候沒有犯錯,可是當他年老之後便和拔示巴犯姦犯,並且還謀殺了她的丈夫烏利亞。後來,大衛的孩子互相殘殺,拜偶像,他的後代還出了幾個壞王。在他的後代中,有八個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看為正」的這句話居然用在大衛的身上,而不是用在他拜偶像的兒子所羅門身上。這八位行為「正」的王包括亞撒 (王上 15:11 ),亞撒的兒子約沙法(王上 22:43 ),約阿施 (王下 12:2),亞瑪謝 (王下 14:3),的兒子亞撒利雅 (王下 15:3),約坦 (王下 15 : 34 )和他孫子希西家 (王下 18:3) ,和最後一位,就是約西亞 (王下 22:2)。

讀者知道在這八位好王當中,只有三位對神盡忠到底,他們是約沙法、約坦,和約西亞。不能堅持到底的,其中有兩位,一位是殺祭司的約阿施,一位是拜偶像的亞瑪謝,因為在神面前自取其辱,以致於他們的名字沒有列在耶穌的家譜中,這家譜還有些壞王列在上面哩!。其餘的三位雖不是平庸之輩,但並不卓越,有脾氣苦毒的亞撒,行事驕傲的烏西雅,和過於天真的希西家,他們最後的下場也不好。

結論:因此,只有我們的主是誠信和真實的 (啟 3:14,19:11 ),只有祂是慈悲和忠信的 (來 2:17),雖然如此,祂卻呼召我們要有忠心且有見識 (太 24:45,路12:42),做一個既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太25:21)。天空的一切都見證神的信實,不管是從分子氣體到臭氧層、從陽光到雪花、從日出到日落、從北半球到地平線、從下雨到滴霧、從烏雲到彩虹、從閃電到打雷,甚至從偶而的風雪和雷雨,都述說著神的信實。信實不是說人的一生都完美或無罪,它是說我們是否專一、負責,和可靠。當我們望著天上的星象時,我們並不是要問這些「是甚麼」,而是要問這些「為什麼」會這樣。我們不是要問東西的本身是甚麼,我們是要問東西的目的是甚麼;不是要問本體,而是要問意圖;不是要問結果,而是要問原因。神的信實的意義是,祂總要給信徒在試探中開一條出路 (林前 10:13),祂不但要堅固我們,保護我們脫離那惡者 (帖後 3:3),祂還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約壹1:9)。最後,讓我們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來10:23)。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1/god-of-wonders-pt-7.html

耶穌是主 (腓 2)「奇妙的神系列之八」

耶穌是主 (腓立比書2: 4-11)
作者:葉福成
整理:顏明誠

有位陸軍士官長在營區裡要打公用電話,可是他沒有一元的硬幣可以投錢。這時,他看到一位低階的士兵正在走廊拖地,於是便問他說:「喂! 士兵,你有沒有一元的零錢可以換?」

那位兵回答說:「是啊,有的。」

那位士官長立刻變了臉,臉紅脖子粗的斥罵那士兵說:「你難道不知道,在軍中這不是回答上級的方式嗎!回答上級,要先說『報告長官』,沒有其他的,清楚了嗎?現在讓我們從頭再來說一次。喂! 士兵,你有一元的零錢換嗎?」

那士兵看著士官長,回答說:「報告長官,沒有!」

「主」或“kurie”的希臘字是聖經中最重要的字之一,它出現在新約聖經中有75 次。「主」也是耶穌比「王」或「救主」更喜歡的稱呼,「王」或「救主」在新約聖經只出現24 次。

那些來懇求耶穌醫治的人,通常都喜歡叫祂作「主」,這樣叫一方面是為了得到祂的注意,另一方面是要說明他們的苦情。這個情形在馬太福音中特別多,例如那患痲瘋病的人 (太 8:2)、百夫長 (太8:6)、迦南婦人 (太15:22)、被鬼附孩子的母親 (太17:15),和兩個瞎子 (太20:29-30)。還有約翰福音中的大臣 (約4:46)、病了三十八年的患者 (約5:7)、淫婦 (約8:11),和生來是瞎眼的人 (約9:36)。

「主」也是門徒最喜歡用來對耶穌的稱呼 (太 8:25,14:30,26:22,路9:54 的雅各和約翰,11:1,17:5,17:37 ,約11:12,13:25,約14:5 的多馬,14:8 的腓力,14:22 的另外一個猶大),尤其是彼得。從他和耶穌初次見面 (路5:8,太。14:28,16:22, 17:4,18:21,約 6:68, 13:6,13:24,36,37),直到耶穌被捕 (路22:33) 和耶穌復活 (約 21:7,15,16,17,21),總共有16次稱耶穌為「主」。

英文的NIV翻譯本出現102 次「主」的字,其中有59 次是用「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為甚麼聖經稱耶穌為「主」?他做了甚麼,以致於祂配得這尊貴和大能的名號?為甚麼「主」變成了耶穌專用,而不是一個官方指定的名號?

祂甘為人僕
2:5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2:6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
2:7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
(腓2:5-7)

有株玫瑰花長在一棵蘋果樹旁。每個人都羨慕那株玫瑰花的玫瑰多麼美麗與幽香。聽到大家的讚賞,那株玫瑰不禁虛榮起來。它問說:「誰能與我相比?誰和我一樣重要?我的花瓣令人眼目歡愉,我的氣味也是所有花中最香的。沒錯,蘋果樹比我高大多了,但它提供給人的歡喜能勝過我嗎?」

蘋果樹回答說:「即使你比我高,比我美,又比我香,你仍然比不過我的善良。」玫瑰挑戰反問說:「說來聽聽!你誇耀的美德是什麼?」

蘋果樹回答說:「你不先用刺扎人一下,就捨不得將花給他們,相反地,我甚至將果子賞給那些用石頭丟我的人!」

「心」的原文字在腓立比書中是個主要的字,它在腓立比書的四章中出現了十一次,比羅馬書總共十六章中出現的十二次才少了一次!這字在腓立比書中有五個不同的翻譯;包括「意念」(腓1:7,2:2)、「心」(腓2:5,3:15,4:2) 、「照著」(腓3:16) 、「念」(腓 3:19) 、「思念」(腓 4:10)。這字的基本意思是「思想」或「認為」。

我們還要弄清楚希臘字「形像」這個字,才能瞭解耶穌是個怎樣的僕人。希臘文的「形像」或「屬性」(註:希臘文「morphe」)在聖經中只出現了三次 (腓 2:6, 7,可 16:12),而這個字全用在耶穌身上,都是指祂為神的身分和獨特。在腓立比書之外唯一的使用,是馬可福音16:12記載耶穌復活後往以馬忤斯的路上,在兩個門徒面前變了「形像」。

耶穌不認為放棄跟神同等是一個可悲的事。「強奪」(harpagmos) 在聖經中只出現一次,可是這個字的字根「harpazo」有好幾個意思,像「奪」(太 13:19,約 10:28, 29)、「被提」(林後 12:2, 4,帖前 4:17,啟 12:5)、「搶」(徒 23:10,猶 23)、「強逼」(約 6:15),和「抓住」(約 10:12)。簡單來說,耶穌沒有為著取了人的樣式而毛躁、發脾氣、爭奪,祂甘心樂意主動地來到世上。

「同等」這個字在聖經中出現了八次,它的翻譯分別為在葡萄園工作的工人得「一樣」的工價 (太 20:12)、當耶穌拿自己與神「平等」(約 5:18)、「相合」(可 14:56, 59)、「如數」(路6:34),與「一樣」(徒11:17)。維布斯特字典 (Webster Dictionary) 對三位一體的定義是:「三個位格的結合 (hypostases),父、子、聖靈為一聖神,三位在本質上全為一神,但有三個位格 (hypostases)。」

神學家對祂「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產生很大的關注,因為耶穌的屬性和神一樣是同等。他們稱之為「虛己」或“kenosis”理論,這是從動詞「倒空」或“kenoo”而來,因耶穌虛己地放棄或倒空自己的權能。在其他經文出現的三次中,同樣的字翻譯成「歸於虛空」(羅 4:14) 或「落了空」(林前 1:17, 9:15)。

耶穌是成為「奴僕」(doulos),不只是成為執事 (diakonos) (腓1:1) 或管家 (oiketes) (路16:13)。沒有甚麼人比「奴僕」的地位更卑微。“doulos” 可是一個全時間的奴隸,並不是一個朝九晚五的服務員或管事員。他是地位最低微的一個,比打雜的、洗碗的,或掃地的更低微。「奴僕」沒有權力,沒有工會,更沒有自由,他在任何的條件和時間下,要做任何的事情。

保羅區別出耶穌的「形像」(祂的本體),即「morphe」,和祂的「樣式」(homoioma)。一個是祂真實的身分,另一個是祂承擔的角色。羅馬書 8:3 說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 (樣式),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

祂本是救主
2:8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
死在十字架上。(腓2:8)

有人說「你和你老闆之間的差別」就是:
當你花太多時間在一件事上時,你就是太慢;
但當你老闆花很多時間在一件事上時,他就是做得仔細。

當你沒有做事時,你就是懶惰;
但當你的老闆沒做事時,他就是太忙。

當你做錯事的時候,你就是個笨蛋;
但當你的老闆做錯事的時候,他只是個人嗎

當你做了沒人告訴你做的事時,你就是越權;
但當你的老闆做了同樣的事時,他就是主動。

當你堅持立場時,你就是固執;
但當你的老闆堅持立場時,他就是堅定不移。

當你疏忽了禮節規定時,你就是沒禮貌;
但當你的老闆忽略了禮節時,他就是創意。

當你討好你的老闆時,你就是在逢迎上司;
但當你的老闆在討好他的上司時,他就是願意配合。

當你不在辦公室時,你就是去四處遊蕩;
但當你的老闆不在辦公室時,他就是去忙公事。

當你請一天病假時,你就是在找藉口;
但當你的老闆請一天病假時,他一定是病得很嚴重。

基督教常使用「主」這個字實在是件很奇怪的事,因為在古時候,「主」並不是對一個仁慈或寬宏大量的人說的。

「卑微」這個字的意思,乃是降低或看低自己。一個人可能願意降低自己,但沒有人會願意為降低自己而死,可是耶穌降低自己的意義卻比這複雜得多!耶穌是「卑微」或「謙卑」,耶穌不是「卑賤」或「踐踏」,後者乃是極端的羞恥和侮辱。「謙卑」是來自內心和自發的,而「卑賤」是來自外在的羞恥和逼迫的。耶穌的「卑微」和講小孩子的「謙卑」(太 18:4) 是同一個字,同樣的字也用在大小山岡的「削平」(路3:5),和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1:7說到的「就自己卑微」或「就自居卑微」。耶穌的卑微是榮耀和值得的,因為祂是為了罪人的過犯,和罪人的拯救而自己卑微,所以祂的卑微是榮耀的,不是羞愧的。耶穌是經過患難和痛苦,並不是經過卑賤或羞恥。祂為罪人感到傷心和難過,可是祂不為自己感到後悔或可憐。

十字架在聖經中代表三件事情:它表示愚拙 (林前 1:18)、討厭 (加 5:11),和羞辱的事 (來 12:20)。耶穌承受了無情、羞辱,和獻祭般的死亡。十字架對世界而言是一個逼迫 (加 6:12) 和絆腳石 (林前 1:23),但它是父神的決定,而不是人的。十字架代表了最偉大的愛,這愛就是父神對耶穌的愛,也是耶穌對世人的愛。

祂必要作王
2:9 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
名。
2:10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
名,無不屈膝。
2:11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 2:9-11)

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是共和黨的加州州長,他的妻子是麻薩諸塞州有權勢的甘迺迪家族的侄女。沒有摩托車執照的阿諾,有一次在任內出了一次車禍。事情是這樣的,他駕駛著摩托車,在一個曲折蜿蜒的山路上,撞到一輛剛從自家車房出來的休旅車。這一撞,害他的上唇縫了15針。

州長阿諾面對一羣批評他的人,和反對恥笑他的記者開玩笑說:「一輛車突然在我前面出現;它就橫在我面前。這時不知道我該怎麼決定我的方向,我如果向左轉,共和黨人會生氣,我如果向右轉,我的妻子會生氣,所以我就乾脆直撞那輛車。然後我對自己說:『這是一個較安全的選擇。』」[i]

有一件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主耶穌絕不是一位「甜美」的主。祂不像「新世紀」派別的人和世俗的宗教者,像喬治‧哈禮遜所信的「甜美的耶穌」。我們的主可不是像蜜糖、巧克力、蛋糕、肉桂,或奶油一般,特別是祂再來時。

「升」或“huperupsoo”這個字,在聖經中只出現一次,即使較簡短的“hupsoo”的形式,在聖經中也只有出現20 次。“Hupsoo”這個字,最常翻譯成「升高」(路1:52,10:15,雅4:10,彼前 5:6),或「舉起」(約 3:14,8:28,12:32,12:34)。耶穌責備迦百農的驕傲,說「已經『升到』天上」(太 11:23),或“hupsoo”了,可是耶穌所說的「升」是“huperupsoo”, 意味著上升的程度已遠遠地超過平常。耶穌的「升」是超過平常的升,或是那最高的升,是超高的「舉起」,遠超過諸天。這個「高升」只能用於耶穌,我們的主,我們的王;因為只有祂,才可以承擔十字架的重負和配得其冠冕。

“huper” 這個字或「超出」,常用來描述耶穌所做偉大的事,這個字有兩次附加在另一個字上,還有一次是單獨出現。兩次中其中的一次是第8節的「順服」,是來自兩個字“huper”和“akouo”(聽) 的組合,所以耶穌的「順服」是「超出」的「聽」,或儘可能的去聽;再一次就是出現在「升」,或“huperupsoo”這字。單獨的一次,是出現在第9節 的「超乎」萬名之上的名。為什麼耶穌的名是這麼特別呢?因為祂是一位極其謙卑和絕對服從的主!一提到祂的名,凡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百物,都無不屈膝跪拜。諸天和穹蒼將向祂屈膝,死人和活人都要向祂跪拜 (羅 14:9),天使和魔鬼也不例外。這世界和宇宙都不足以述說主的威嚴,總之,不管是有生命的,或是沒有生命的,一切在這地上的,天上的,甚至超乎天上的,都要向祂屈膝跪拜。

「屈膝」的這字,在聖經中出現了四次,通常和敬拜有關 (羅 11:4,14:11,腓 3:14)。「屈膝」不只是一個動作,它更指完全的效忠、絕對的委身、和徹底的忠誠。

「地底下的」在聖經上,除了第6節的「強奪」和第9節的「升」外,又是個罕見的字。它指的是「地表下面」,是個已離去的靈魂的世界。

「承認」(或homologeo) 這個一般的用字在聖經中出現了24 次,它是“homo”和“logos”兩個字組合起來的;“homo”是「集合/一同」的意思,而“logos”是「話語」的意思。但“exomologeo”或「認罪」這個特別的字並不常用,它是“homologeo”加上個“ek”或“ex”而來,“ek”是「出」的意思。因此,“exomologeo”是人把話語吐露出來,不管是保留的或盡情的,不是信耶穌的人也會不經意的把話語吐露出來。聽到耶穌的名,有人樂觀,也有人悲觀,無論如何,屬神或陷入憂鬱的人會呼喊祂的名。有的日子對有些人來說是樂觀的,可是對有些人來說是悲觀的;喜樂的日子對不信主的人來說,反而變成了不吉利的日子。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喜樂的日子反而變成了悲慘的日子。

要知道這不是偶然的,就是當主耶穌復活之後,「主耶穌」的名才第一次出現 (可 16:19,路24:3)。從此以後,這個名字在聖經中出現了超過100次。「一切」的原文也出現過三次,為「萬名」(9節)、「無不屈膝」(10節),和「無不口稱」(11節)。「一切」就是到了那一日,沒有例外或可以免除的,沒有藉口或任何解釋的,也沒有能夠逃脫或排除在外的。

根據路加福音2:11的記載,耶穌誕生為「主基督」,可是今天希臘版本對復活的耶穌,用的是更個人和準確化的稱呼,就是有 3次稱「我們的主耶穌」 (羅 4:24,林前 9:1,彼後 1:2),4次稱「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羅 1:3,5: 21,7:25,林前1:9),7次稱「我們的主」(提前1:14,提後1:8,來 7:14,彼後 1:11,2:20,3:18,啟 11:15),7次較長的稱呼「我們的主基督耶穌」(羅 6:23,羅8:39,林前15:31,弗 3:11,提前1:2,提後 1:2),有11次稱「我們主耶穌」(徒 15:11,20:21,羅 16:20,林前 5:4, 5:4,帖前2:19,3:11,3:13,帖後 1:8,來13:20),還有33 次最長和莊嚴的稱號,那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徒15:26,羅5:1, 5: 11,15:6,15:30,羅 16:18,林前1:2,1:7,1:8,1:10,15:57,林後 1:3,8:9,加 6:14,6:18 ,弗 1:3,1:17,5:20,6:24,西 1:3, 帖前5:9,5:23,5:28,帖後 1:12,2:1,2:14,2:16,帖後 3:18,彼後 1:3,1:8,1:14,猶 4,17,21),這表示祂的名在我們的生命中有獨特及絕對的權柄。

結論:主耶穌是莊稼的主 (太 9:38)、是安息日的主 (太 12:8,路6:5)、是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的眾人的主 (徒 10:36,羅10:12)、是死人和活人的主 (羅14:9)、是平安的主 (帖後 3:16),和全地的主 (啟 11:4)。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是他們也是我們的主(林前1:2),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是可以說祂是「我們的主」和「我們的主耶穌」、或「耶穌我們的主」和「耶穌基督我們的主」、或「基督耶穌我們的主」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最後,在啟示錄裡的耶穌不再是「主」或「全能的主」(雅 5:4),祂有三個新的名,就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啟 17:14,19:16),「主神、全能者」(啟 11:17, 15:3,16:7,19:6 - 我們的主神、全能者,21:22) 和「主我們的神、全能者」(啟 19:6)。換句話說,耶穌再來時,不再是以和平忍耐和溫柔謙卑的樣式出現,耶穌再來時,是要以王者的身份出現。

[i] “Gov. to Ditch Bike for Now,” Los Angeles Times, 1/11/06

英文版本:http://e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1/god-of-wonders-pt-8.html